第41章
楚行回国后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去参加了他们圈子的跨年夜酒会。本来就要强打着精神,楚行一口酒都不想碰,全程用气泡水糊弄过去了。
等酒会结束,楚行坐在车子里缓神。
今天这个会所是他合作过的一个人投资的,最近刚开业,也是请大家来暖一暖。司机也是第一次到这个地方,路线难免有些不熟。
他开了导航,但怕吵到楚行就准备连一下蓝牙耳机。但耳机还没连接好,导航就开始了,楚行在机械女声播报行驶路线后皱了皱眉。
这条路的名字,好熟悉。
好像几天前见过。
季知许。
季知许的家!
楚行打开手机输入季知许家的地址,发现果然离得不远。
要去看看吗?
这个想法忽然涌上心头。
楚行看了眼时间,还不算太晚;明天又是节假日,过去看看叔叔阿姨也没什么奇怪的…楚行给自己找了一堆想法可行的借口,就是不知道季知许愿不愿意见自己。
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在拜访之前是要提前告知对方的,否则不礼貌。
但楚行很怕自己一个电话打过去季知许能找到一万个合适的理由拒绝。
赌一把吧。
楚行在心里这样鼓励自己,尽管他从不是一个爱冒险的人。
他让司机开到附近的商场,自己去挑了些送给叔叔阿姨的礼物,又把季知许家的地址交给他,让他往这个地方开。
季知许住的地方是个老旧的家属院,车就停在楼两旁,司机开得慢慢悠悠才好不容易在拥挤的小区找到一个停车位。
楚行要过了车钥匙,让司机打车走了,自己打开后备箱,提着礼物上了楼。
季知许听到门铃声时,正无聊的在各大跨年晚会间切换。铃声响起,把他吓了一跳,按说这个时间不该有人敲门的。
“谁?”他扯着嗓门问了句。
“我,楚行。”
季知许像触电似的把眼睛从猫眼处移开。他犹豫了一下,就听见楚行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是不想见我吗?”
季知许哪受的了楚行示弱,他连忙开了门。
“刚刚去套了件衣服。”季知许撒谎解释道。
他就站在门边,本不算宽的通道被季知许占去大半。楚行手里还提着一堆东西,根本进不去,他挑了挑眉,感觉季知许不是太欢迎自己。
季知许后知后觉才发现自己堵路了,不等楚行说“你不想让我进去吗”就连忙让开了身。
中老年保养品和一袋…零食大礼包。
楚行把东西放下,转过来看着季知许:“刚刚在这附近有事,顺便就过来看看叔叔阿姨。”
季知许去餐厅给楚行倒水,楚行顺带打量了一下季知许的家。
他第一次来呢。
“没看到叔叔阿姨,是睡了吗?没打扰…”
楚行说不下去了,因为他看到餐厅的置物台上摆着两张黑白照片,和一个香炉。
“他们是睡了,不过不会打扰的。”季知许垂着头,回答楚行的话,把水杯递了过来。
喝了一晚上气泡水的楚行嗓子被黏得不行,可他一口水也不想喝,就想知道怎么回事。
“如果你是来看他们的,现在已经看到了。买的礼物心意领了,不过真的用不上,你带回去吧。”季知许堵在餐厅门口,不想楚行再进来,甚至想让他快点离开。
他很怕自己下一秒就撑不住了。
楚行不进也不退,只是紧紧抱住了他。
“什么时候的事?”
楚行声音很低,更像是让季知许不自觉吐露真话的魔咒。
什么时候的事?二十年前吧。
这下楚行真的被震惊到了,他回想了一下平日里季知许提到他父母的言行,以为季知许一直瞒着只是因为发生在他们结婚之前,但没想到这么早。
那时的季知许,才十岁吧。
十岁…楚行一想到这个年纪,别家的小孩还在父母的陪伴中无忧无虑玩耍,季知许就已经是孤身一人了。
他切实体会到了心如刀割的感觉。
楚行突如其来的拥抱让季知许还没太失态,他只是轻声劝楚行离开。
“不早了,这里离你家很远。”
季知许是在赶他,可这时候楚行不能走。
“你别这样,季知许,你这样我更心疼。”
“我不要你心疼!”季知许装凶吼他,实际上眼眶都有点红了。
他就怕楚行知道后心疼他,同情他。他怕楚行本就想不清楚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到底是长时间同居形成了习惯还是真的喜欢,如果再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他,那不是又在这份模糊不清的感情上笼了层纱?
季知许抿着嘴,不愿再退缩。
“好,那不心疼了。”楚行只能顺着他的话说,只是听起来有些好笑。
“那你愿意和我讲讲吗?说出来你会不会好受些。”
况且楚行也想多了解他一些。
季知许轻笑了一声,转身打开冰箱,拎出了半打啤酒,冒着冷气。
“说就说,不过要等我喝醉了,才能和你讲。”
说着季知许就打开了一罐。
楚行按住他的手:“我不听了,不喝了好不好。”
六罐啤酒不是季知许的酒量,他喝不醉,但会喝到胃疼。
季知许不想讲他就不听,什么比得上健康重要。
季知许看看按在自己手上的手,缓缓传来暖意,自己的指尖依旧被啤酒罐冰到发僵。
但心是暖的。
“不要你管我。”季知许垂着眼不敢与楚行视线交汇,推开了他的手。
一口气,一整罐,季知许喝完浑身发冷。
喝太猛了,脑子真的有点晕。
季知许再去摸第二罐,却发现它们都被楚行移到了桌子的另一边被楚行死死按着。
“别喝了,季知许。”楚行真的有些生气了,第一次,对季知许。
季知许为什么不能珍惜自己,这要楚行怎么做才好?
“让我喝吧。”季知许终于看向了楚行,“我刚才说的是真的,不喝醉我真的说不出来。”
“我想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