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恶毒表弟爱种田
“咳咳, ”张三和李四提着东西站在院门口,对上赵珩良那张黑脸,两人对视一眼后, 张三清咳一声,“我们这是来得不巧了?”
“心里有数就行了,”赵珩良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张三李四闷笑着, 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进来坐下聊吧, ”姚彦拍了拍恢复正常的脸,提高声音道。
赵珩良心不甘情不愿的往旁边站, “进来吧。”
“那怎么好意思呢, ”张三嘿嘿笑着, 身体却率先进门,赵珩良嘴角微抽。
“打扰了,打扰了, ”李四将手里的东西在赵珩良眼前一晃, 也跟着讪笑进院子。
他们带来了一些孩子喜欢的零嘴和小玩具,全是春蝉这个年龄喜欢的,可以收十分有心了。
赵珩良之前买了茶回来, 正好量也多,所以姚彦便去泡了点茶,再端出几盘自制的小点心。
四人坐在院子里,享受着微凉的秋风,十分惬意, 张三瞅着赵珩良已经笑眯眯的脸,“大哥,这周瘸子和他老娘可不是省油的灯, 不能让他们闲下来。”
“现在他们挺安分,等他们不安分的时候,我会收拾他们的,”赵珩良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后,挑眉道。
闻言,张三与李四对视一眼,露出大家都明白的笑,午饭张三李四自然留下来了,他们对姚彦的厨艺称赞不已,赵珩良听得十分骄傲,好似那些菜都是他做出来似的。
吃过饭,两人坐了一会儿后便起身回家了。
赵珩良搓了搓手,兴奋的关上院门,刚往堂屋走了几步,赵婆子的声音又传来了,这是回来了。
赵珩良:……
姚彦出来见他傻傻的站着,也没去开门,上前拍了他一下,“傻了?”
“我倒是想,”赵珩良叹了口气,眼巴巴的瞅着他,几乎是小碎步的去开门。
“咋回来这么早?”
开门的赵珩良收拾好表情问道。
这确实有些早了,就算是吃了午饭,直接走回来也没这么快的。
赵婆子叹了口气,牵着春蝉直接进了屋子,赵老头手里拿着旱烟,脸上的褶子比去之前多了一些似的,“我们去的时候,你成文哥和他媳妇正闹腾着呢,你是没瞧见你大舅那脸,黑得和锅底灰似的,我和你娘哪有心思吃饭,这不,让春蝉见了人,说了几句话,又坐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他们出发的时候比较晚,为了让春蝉熟悉这村里周边的环境,于是便选择来回都走的大路,春蝉到了这村子后还是第一次出村,路上十分兴奋。
姚彦一听他们没吃饭,立马去了灶房,赵珩良跑去帮忙烧火,春蝉和赵婆子帮着择菜,至于赵老头则是去清理猪圈。
灶房人多,赵珩良看着乖巧的春蝉,与赵婆子有说有笑的姚彦,心里暖洋洋的,这样的日子简直比神仙还舒坦。
见赵婆子脸色好看了许多,赵珩良便问道,“成文哥他们好端端的闹啥?”
“你怎么和碎嘴婆子一样好奇?”
赵婆子不答反问。
赵珩良一噎,听见春蝉和姚彦的笑声立马委屈了,“那不是我表哥吗?我关心嘛。”
“别用这种调子说话,讨嫌,”赵婆子被赵珩良那怪异的腔调弄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谁知赵珩良不改,反而变本加厉,开始跺脚了!
“娘,您说嘛!”
姚彦受不了的捂住眼,赵婆子作势要脱鞋子过来打赵珩良,赵珩良连忙捂住脑袋,“我错了我错了。”
春蝉和姚彦笑得肚子疼。
“皮猴,”赵婆子也露出舒心的笑,接着说起刚才的话题,“你成文哥前不久向你成武哥借了一笔银子,去县城开什么木雕铺子,别说,生意还不错,可谁知道被一姑娘瞧上了。”
“时不时就照顾他生意,你成文嫂为了孩子,就没县城,这不,从别人口里得知你成文哥与那女子略亲密,等他回来就和他闹。”
“那传闲话的人也是添油加醋,其实你成文哥和那姑娘每次除了谈买卖外,就没有过多的接触,偏偏你成文嫂不信,想要把孩子给你大舅他们带,自己和你成文哥去县城。”
赵珩良皱起眉,与姚彦对视一眼,“可大表嫂前不久又有了身孕,底下还有一对龙凤胎,大表哥又常不在家,光是照顾那两个孩子就挺吃力了,要是再把成文哥的孩子接过去,大表嫂能愿意?”
“就是不乐意,”赵婆子又是一叹,“你舅娘又是个不理事儿的,你大表嫂最近反应大得很,整个人瘦了一圈,偏偏你舅娘觉得两个孩子是养,三个孩子也是养,不碍事,气得你大表嫂哭得不行。”
于大舅最后发了好大的火,先是将于成文骂了一顿,接着又将于舅娘骂了一顿,最后拍砖决定于成文把媳妇孩子都接去县城,粮食啥的从家里拿。
姚彦听得摇头,赵珩良也眉头拧起,“那确实一通乱,今儿委屈小妹了,改天我和你彦哥再带你去认门,一定高高兴兴的。”
春蝉笑着摇头,“不委屈,大舅对我很好,还送了我小花绢。”
闻言赵婆子也笑了,“那是你大舅刚买回来的,本想给龙凤胎,不想咱们春蝉去了,便给了春蝉,也亏得龙凤胎大度,不然又得一通闹了。”
说话间,饭菜便做好了,姚彦与赵珩良已经吃过,便没再吃,两人站在院门处吹着凉风,瞧着杏叶发黄,姚彦道,“你怎么想的?”
赵珩良难得聪明,明白了姚彦的意思,他伸出手拦住姚彦的肩,柔声道,“咱们两就很好了,孩子多了就和大舅似的,啧,瞧着吧,等过年的时候,大舅又得教训三位表哥。”
接着,赵珩良便说起小时候的事儿,每次去于家拜年,总会瞧见于大舅训斥三位表哥的场景,等他大一些后,也加入了被训斥的队伍,现在想起来又是心酸又是好笑。
春蝉最先吃完,被赵婆子赶出来玩儿,姚彦瞧见她后便将人招了过来,三人排排坐着,春蝉夹在中间,个子小小的,却异常和谐。
当天傍晚,络腮胡赶了过来,他是来接赵珩良去府城看伤的,不想来到赵家,却瞧见正在劈柴的赵珩良,那双手有力的样子震惊了络腮胡。
“老、老十,你伤好了?”
“好了,”赵珩良笑着过去,“咋来了?”
络腮胡高兴得眼圈都红了,他激动的伸出手将赵珩良的右臂抬起又放下,直到确认没有问题后,才笑道,“咱们镖头说府城那边有个大夫治毒厉害得很,让我接你去瞧瞧。”
赵珩良闻言十分感动,他抬起手表示,“我好全了。”
而旁边虽然感动却还带着理智的赵婆子却上前,“好什么好,以后用不得力。”
络腮胡眼神一闪,明白了赵婆子的意思。
“这么晚了就在婶子家住下,你爱吃腊肉,婶子这就给你做去!”赵婆子笑眯眯的说道。
“哈哈,那就叨扰婶子了,”络腮胡拱手。
他也不是空手来的,带了不少补品过来,里面除了他的心意外,还有镖局兄弟们的心意。
“其实干咱们这一行都是在刀口上过日子,婶子的意思我能理解,”络腮胡伸出手拍了拍赵珩良的肩膀,“好好的过日子,镖局那边其实也招了替代你的人,你不用挂心。”
赵珩良点头,和络腮胡过了几招后,被姚彦叫去提水出来,让络腮胡洗去风尘。
这一聚或许要很久才能见到了,姚彦和赵婆子也十分清楚,除了一些家常菜外,姚彦还做了几道下酒菜,让他们在院子里单独摆上了一小桌。
等姚彦他们这边吃完饭后,便开始做辣椒肉,闻着那灶房飘出来的味儿,络腮胡满上酒,意味深长的看着赵珩良,“你这小日子确实美。”
“过奖,过奖,”赵珩良红着脸,神情却十分欠打,“也就那么回事儿。”
“小子,瞧你狂的那样儿,来,喝!”
“喝!”
两人并没有喝太多酒,第二天络腮胡离开的时候,带走了一大包袱的辣椒肉。
赵珩良将人送上牛车后才回来的。
“明儿个你和彦儿早些去王叔家帮忙,记住一定要少说话多做事儿,你王叔家当年可是救了你一条命,现在人家唯一的姑娘成亲,咱们该出多大的力就出多大的力。”
晚上,一家人坐在堂屋里闲聊时,赵婆子叮嘱着赵珩良和姚彦。
“我们知道,娘,咱们随多大的礼合适?”
赵珩良和姚彦点头后,赵珩良又问道。
赵婆子想了想,“寻常家,咱们都是随的一百二十文,你王叔家到底不一样,咱们随个吉利的数,你们觉得六百六十文怎么样?”
赵老头没意见,姚彦和赵珩良更不用说了,春蝉人小,加上之前受了许多罪,这会儿已经趴在赵婆子膝上昏昏欲睡。
瞧着她那放松样儿,姚彦回房拿出一件粉红的衣裙,春蝉双眼一亮,“这是大哥出的布料,我出的力,第一次做裙衫,有不足的地方,可别笑话我。”
春蝉摇头,十分认真的看着姚彦,“不会笑话,彦哥做什么我都喜欢。”
“这孩子就是嘴甜,”赵婆子稀罕的抱了抱她,“正好我又给你做了一双新鞋,面子恰好是轻红的,配上这衣裙一定好看,你明儿穿上,请新娘了摸摸你的脑袋,以后咱们春蝉也会嫁个如意郎君的。”
春蝉羞得很,抱着衣裙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对着那衣裙爱不释手,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抱在怀里。
翌日一早,姚彦便和赵珩良去了王家,赵老头和赵婆子带着春蝉后一步出发。
王家招了上门女婿这事儿村里早就传遍了,来的人也多,但是李秀才和周婆子那边没人来,老何家倒是来齐了。
何婆子先是夸赞了一下穿得粉红粉红的春蝉,接着拉住赵婆子低声询问姚彦的事儿。
“他真没意愿?以后孩子都随着他姓行不?”
这是老何家最大的让步了。
可赵婆子却十分冷漠的拒绝,想得美,姚彦可是他们家的人。
想到这,赵婆子更加骄傲,牵着满脸不高兴的春蝉就走了。
瞧见帮着搬桌子的赵珩良,赵婆子一把拉住他,低声道,“老何家可还盯着咱们彦儿呢,你可得给老娘争点气!”
赵珩良整个人都戒备起来了,“想得美!”
“可不,”赵婆子点头,“晚上回去我和你爹选个好日子,把你们的事儿办了。”
“成!”赵珩良又傻笑起来。
春蝉眨巴了一下眼睛,瞅了瞅不远处的姚彦,又看了看面前笑得一脸傻气的赵珩良,“彦哥是咱们家是吗?”
这话对赵珩良来说动听极了,他揉了揉春蝉的脑袋,“对。”
春蝉刚才的不高兴全没了,笑得和赵珩良差不多的傻。
很快,村里的小姑娘们便和春蝉熟了起来,她们虽然不是很明白春蝉为什么从周家的孩子变成了赵家的,可春蝉性子好,又像个小大人,许多小姑娘都爱和她玩儿。
“去吧,”赵婆子爱怜的摸了摸春蝉的脑袋,叮嘱着,“不能去人少的地方,不能去河边,更不能去爬树,吃陌生人给的糖果。”
春蝉一点也不会觉得不耐烦,她乖巧的点头,然后朝赵婆子挥了挥手这才和小伙伴们玩去了。
“多好的孩子啊,你啊,真有福气。”
同村的妇人瞧见这一幕后,略带些羡慕道,她家的孩子都和皮猴似的,一点也不听话。
“太乖了也不好,”赵婆子也有自己甜蜜的烦恼,“我倒是希望她闹腾一些,乖成那样,我看着心疼。”
赵珩良听了赵婆子的话后,这才发现现场好多人都在偷偷瞧姚彦,有妇人,有婆子,还有些未出嫁的姑娘。
“彦弟,我来,”赵珩良挡在姚彦身前,挥舞着大手,极力展示自己的魅力。
姚彦看得莫名其妙,“你挡着我了。”
“你嫌我?”
赵珩良一脸委屈,看得姚彦脑袋疼,“不嫌不嫌,但你要把那簸箕给我啊。”
“给,”赵珩良瞬间复活,将东西递过去。
现场那些有心人瞧着两人的举止动作,也渐渐疑惑起来。
走得近的已经凑在一起嘀咕了。
“这赵大郎怎么对那打秋风的那么好?”
“我看明白了,那赵大郎都护着那打秋风的呢,不像村里人说的那么仇视。”
“可我明明记得赵大郎很不喜欢姚彦啊。”
“传言不如眼睛所见的,看来赵婆子说的是真的,这姚彦还真成了赵家人,以后一定会给姚彦娶媳妇的。”
甭管他们怎么想的,结束了一天帮忙的姚彦他们回到家时,春蝉已经趴在赵珩良身上睡着了。
从王家往外走的时候,春蝉就有些打哈欠,原本想自己走回来的,被赵珩良一把抓到背上,没多久便睡着了。
“小心点,”赵婆子帮着将人放在床上,接着又轻手轻脚的出去了。
不等赵老头和赵婆子说话,赵珩良便已经从赵老头他们的房间拿出了年历册子,“爹,娘,彦弟,我觉得这个月二十二是个不错的日子。”
他着急的样子让姚彦和赵婆子笑个不停。
“真的,这个日子好极了,”赵珩良看着姚彦,“宜嫁娶。”
姚彦的心蹦蹦跳,“那就二十二吧。”
赵珩良露出大大的笑,将册子往赵老头怀里一塞,“爹,日子定了!”
“那明儿你和彦儿就去县城,把该买的都买了,”赵婆子也笑得合不拢嘴,她还拿出五十两银子,姚彦和赵珩良没要,他们手里还有两百两呢。
可赵婆子说那银子本就是给赵珩良娶亲用的,硬塞给了他们。
这天晚上姚彦和赵珩良都没怎么睡着。
可偏偏第二天他们还没出村口呢,就瞧见一牛车往这边赶来,车上的人还冲着赵珩良猛招手。
“大、大表哥?”
赵珩良的笑僵硬在脸上。
姚彦轻轻拉了他一下,“不着急,还有十几天呢。”
“我急啊,”赵珩良叹了口气,认命的和姚彦迎上去。
“咋啦,跟谁欠你几百两银子似的,”于成武瞅着赵珩良那苦大仇深的神情,打趣道。
赵珩良幽怨的看着他。
于成武一愣,看了眼姚彦,“你欠他银子啊?”
姚彦憋着笑,“对。”
于成武立马严肃了,“欠了多少让他这么愁?”
“一辈子吧,”本来气呼呼的赵珩良闻言扭过头看着他,“不,是生生世世,一辈子太短了。”
姚彦与赵珩良对视了一会儿,“……对,是生生世世。”
于成武:???
他是没见过姚彦的,等赵珩良说姚彦是他的夫时,于成武已经傻了。
反应过来后,他意味深长的看着赵珩良,“难怪你多年不成亲。”
赵珩良哼了哼,“本来,今儿我和彦弟要去县城置办成亲的东西的。”
这下轮到于成武尴尬了,他清咳一声,抬头望天,“我这不是有事来的嘛。”
到了家后,赵婆子夫妇对于成武突然来此也十分惊讶,于成武是直接从县城赶过来的,倒也没回家,瞧见赵家多了一个小姑娘,而且那小姑娘还叫自己姑姑娘时,他才知道赵婆子多了一个女儿。
“好妹妹,表哥来得仓促,倒忘记给你买东西了,”于成武说着,从钱袋里拿出一两碎银子给春蝉,“表哥庸俗,妹妹自己去买可好?”
春蝉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银子,立马摇头,可于成武不给她拒绝的机会,直接将银子塞到她手里,接着满脸严肃的看着赵珩良,“我有事跟你说。”
这倒把赵婆子和春蝉唬住了,不敢耽搁他们说话。
“你的事儿瞒得也够紧,好在我在守城门的兄弟那里得知你受伤的事儿,昨儿个碰见师傅,他说让你伤好后去武馆教武,我今儿正好得空,便急忙过来了,”于成武说完后也十分高兴赵珩良的手好了的事儿。
“原本还担心你,现在一瞧大好了,我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赵珩良与姚彦对视一眼后,对于成武道,“怕是让师傅失望了,我和彦弟想开个小饭馆,就在镇上,离家也近,能照顾家里,就不去县城了。”
于成武沉默了一会,“也成,左右你好就成,师傅他老人家盼的也是你好。”
为了这事儿,于成武特意跑这一遭,就足够让姚彦对其充满好感,午饭做得十分丰盛,吃过饭后,于成武也对姚彦充满了好感,顺带要了两罐子的辣椒肉。
这下三人一起坐牛车去了县城。
到了县城时,天已经黑了。
好在有于成武在,他们进了县城大门,守门的小哥瞧见赵珩良完好的手臂以及神采奕奕的模样时,也高兴,“那天瞧着你血淋淋的,我还为你担心,现在见你好了,我心里也高兴,改天一起喝酒。”
“好,”赵珩良顺手递过去一小包旱烟,“空了一定喝酒。”
守门小哥笑眯眯的接过旱烟。
于成武住在衙门,外人是不能进的,赵珩良也没去镖局叨扰,而是带着姚彦在客栈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吃了两碗馄饨后,两人买好礼,去见了赵珩良的师傅。
师傅已经满头白发了,可精神却不错。
得知两人的关系后,师傅还特意给了姚彦一个红封,并且表示二十二那天一定来喝他们的喜酒。
对于赵珩良不进武馆的事儿,师傅也十分支持,“有夫万事福,两小口能在一起做事儿也是极好的。”
出了武馆大门,赵珩良才告诉姚彦,原来师傅的另一半也是男子,只不过在几年前因病去世了。
也是因为另一半不在,师傅无聊,便听从众师兄的意思,在县城开了武馆。
接下来赵珩良带着姚彦在县城逛了逛,又在有名的酒楼吃了午饭,“味道不如你做的好。”
赵珩良的话让姚彦有些骄傲,“那是。”
见此,赵珩良捏了捏姚彦的鼻子,“瞧你那嘚瑟样儿,你之前的担心完全不用,我和我大表哥也认识一些人,在镇上虽说不是横着走,可也没人敢惹,那开赌坊的肖大哥之前是镖局的镖师,后来受了伤,这才回去开了赌坊。”
这也是周瘸子被下套的原因。
“还有那贪吃的刘员外,之前走镖的时候,我护了他一命,倒有几分患难情。”
刘员外可是比张员外的财富还多,也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富员外。
“等咱们小饭馆起来了,咱们也是员外。”
“那是,”这下轮到赵珩良骄傲了。
接下来,姚彦想去听曲儿,赵珩良便将他带到县城最有名的园子里听,听完后,他们才去镖局,倒也没进去寒暄,只是将礼交到守门汉子手里,接着便离开了。
镖局正是忙的时候,他不便打扰。
晚上自然是和于成武一起吃饭。
第二天姚彦他们才开始甩开膀子在各个商铺买成亲用的东西。
喜服是买的成衣,省时又不累人,这是赵珩良坚持的,他不想让姚彦黑灯瞎火的赶喜服。
喜糖啥的也提前买好,至于瓜皮果酒,在镇上买就是了。
等他们回到家时,赵婆子指着猪圈里那头大肥猪道,“二十一那天咱们就给杀了,给你们做席面用。”
大肥猪不知自己即将做贡献,还在嗷嗷叫着讨食。
赵珩良见此,立马去割了满背篓的猪草回来喂给它,“多吃点多吃点。”
那小孩模样看得姚彦发笑。
张三李四自然知道了赵珩良和姚彦的婚期,他们也跟着跑前跑后,比如赵珩良那张床是单人的,得找木匠打一张双人的床。
恰好李四的老父亲就是木匠,于是这活儿便让李四盯着。
“一定要结实,知道吗?一定要结实,”赵珩良用力鼓了鼓自己的肱二头肌给李四看,严肃地叮嘱着对方。
李四:……
另外就是大衣柜了,赵珩良的房间,装衣服的是小柜子,不是大衣柜,现在他是有夫的人了,那必须将大衣柜安排上啊。
他家的彦弟穿衣服可好看了。
而为了赶时间,李四的老父亲是赶不出来的,只好请张三的堂叔做。
“一定要大,知道吗?一定要又大又结实,”赵珩良用大长腿在张三面前走来走去,看得张三一脸懵。
“大哥,衣柜大我能理解,做那么结实干啥?”
赵珩良一脸嫌弃的看着他,“解释了你也不明白,反正按照我所说的盯着就是了。”
都成了亲的人了,难道还不知道老树盘根?
张三:……
不想赵珩良回到家,就见姚彦站在院门口,他加快步子过去,还没说话,便听见院子里传来他大舅娘的声音。
“我那侄女的模样也是百里挑一的,性子更是温顺……”
赵珩良脸色一变。
“给你说媒的,”姚彦添了一把火。
赵珩良刚要冲进去,就把姚彦拉住了,“我没生气。”
而此时,赵婆子也不高兴,“你那侄女不是订了亲吗”
于舅娘脸上的笑一僵,清咳一声后,才道,“那汉子不是个东西,与外女有了首尾,那样的人我侄女能嫁?所以亲事作罢。”
赵婆子的脸色更难看了,“大嫂,我们大郎的婚事已经订下了,就在这个月二十二。”
于舅娘一惊,“什么时候的事儿?”
“订下好几个月了。”
“这、这,我们怎么没听见啥风声?”
赵婆子掀起眼皮,“大嫂忘了,大郎那回去你们家的时候,把人带过去了,你许是没注意。”
于舅娘皱眉仔细想了想,这才想起姚彦去的那回,她脸色一变,起身说家里有事儿,得早些回去,赵婆子也没拦,这大嫂她向来不喜欢。
于舅娘一出来,便瞧见姚彦与赵珩良,赵珩良干巴巴的叫了一声,“舅娘。”
“哎,”于舅娘面色不佳,瞧也没瞧姚彦和赵珩良便疾步离开了。
赵婆子见他们进来,开口道,“未免出事端,你们的亲事咱们明儿就宣扬出去。”
免得那些不长眼的盯着。
于舅娘那侄女接连订了三次亲事,都快二十五了,这大嫂才想起他们家大郎,怪恶心人的。
这边于舅娘回到家也是气得很,她冲回来的于大舅阴阳怪气道,“你那外侄儿本事大着呢,我原本想着把我那侄女
订给他,谁知道人家闷声不做响的已经订好人家了!”
不料于大舅皱眉,骂道,“你那侄女什么性子你不知道?嫌贫爱富就罢了,还与外男私下定情,偏偏几人下来也没嫁出去,这样的女子,你居然想说给我侄儿!你安的什么心!”
“我、我那侄女怎么了?你那侄儿更笑人呢,人家不爱红妆,给你找了个男侄媳!真是羞死人了!”
这边的吵闹自然也让于大嫂听见了,她也是吃了一惊,却更觉得即便是男子,也比婆婆那侄女好,那姑娘眼高手低的不说,嘴还毒得很,十分惹人嫌。
“男侄媳?什么意思?”
于大舅一愣,接着追问道。
见他这般姿态,于舅娘心里痛快了些,她坐回去,斜眼道,“还记得上次大郎带过来那少年吗?又或者你还记得那个上门打秋风的姚家孩子?大郎定下的就是他。”
“是他啊,”于大舅想到当时两人过来时的模样,确实举止有些亲密,而姚彦也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哪一天成亲?”
“这个月二十二,”于舅娘说完又盯着他,“你不生气?”
“我生气作甚?”于大舅颇为冷淡的看了于舅娘一眼,“至少他们是真心喜爱。”
于舅娘脸一白。
等于大舅都离开了一会儿,她才缓过神,当年于大舅想要的姑娘并不是她,可于舅娘自己偷偷跟于母说她与于大舅私定终身,于母气得很,还将于大舅打了一顿。
而于大舅误以为是自己喜欢的女子向他娘说了什么,便借机应下了亲事,不想换庚帖那天才知道,那人是于舅娘。
木已成舟,若是退亲于舅娘就没法见人了,而当时于大舅喜爱的女子心灰意冷之下,又与他人订了亲,到底是错过了。
而这边的姚彦也才听完赵婆子说于大舅和于舅娘的事儿,“成亲后,大哥自然是收了心,既然娶了她,就得好好待她,即便不是爱,可也是有相伴的感情的。”
“她不爱下地干活,大哥就请人种地,她生下几个孩子后,闹腾了不少事,大哥也能忍则忍,我要是大哥,我早就受不了了。”
“可她居然还打我大郎的主意,真是昧了良心!”
赵婆子越说越气。
春蝉见此拱到她怀里,逗得赵婆子又笑出声。
赵珩良却低声道,“若是成亲那天她敢坏事,我和我大舅都不会饶过她的。”
赵婆子听到这话却道,“看着吧,那天你大舅不会让他来的。”
赵珩良和姚彦于二十二那天成亲的消息被赵老头和赵婆子传到了想要请的客人耳中。
不说于家这边的亲戚是怎么想的,村里算是炸开了锅,特别是老何家和老王家。
老何头白着脸瞧着自家姑娘,“幸好,幸好没成事儿!”
那姚彦原来喜欢男子!
“得赶紧把闺女的事儿给定了,否则不知道会被说成啥样子,”何婆子说完又骂起赵婆子,“难怪每次让那老婆子当说客她总是推三阻四的,原来是被他儿子给瞧上了!”
这边的王岚也震惊极了,她追问王婆子,“是良哥自愿的?”
“那可不,”王婆子一脸吃过瓜的模样,“而且是大郎先冲人家什么什么的。”
“也幸亏当初我们没同意,”说到这王婆子想起马山,立马闭上嘴。
马山倒是不惊讶,他想起姚彦的模样,以及他们成亲那天赵珩良那满脸占有欲的样子,走过来对王岚道,“其实姚兄弟人不错,而且对赵婶子他们又尽心。”
“可不,”王婆子连点头,“可孝顺了,做饭也好吃,这样的孩子不多见,大郎算是捡到宝了。”
王岚抽了抽嘴角,看来上辈子真是梦。
不然,赵珩良怎么会和姚彦成亲。
“原来他们好那一口啊……”
“真不知道老赵头他们怎么想的,娶一个男夫,能生娃?他们可就赵大郎一个儿子!”
“是啊,我要是老赵头,一定不会同意的!”
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
张三和李四路过听到这话,立马不干了。
张三指着那满脸麻子的妇人,“就你那儿媳妇,三天两头的和你儿子干架,可咱们彦哥不但孝顺,还和赵婶子关系极好,你是嫉妒自己没儿子没福气娶个好的,这才乱说话吧!”
李四冲着满脸褶子的婆子,“就你那几个儿子,长得歪瓜裂枣的不说,还好吃懒做,别说男夫了,就是带着奴籍的丫鬟也不会嫁给他们!”
赵珩良倒是被姚彦拉着忙碌,不让他理会外界的声音,赵家族人也来过,他们倒没阻止,只是再三询问赵珩良是不是铁了心的,若是以后反悔,再娶姑娘,那可丢了名声不说,还给赵家未婚男子挂上一个花心的名头。
赵珩良自然是赌咒发誓,表示自己是真心要娶姚彦。
周家听到这事儿后,周媳妇的第一个反应便是,“两个男人生不来娃,那小花以后的好日子不就来了?”
周婆子也有些心动,毕竟赵家的家底可厚着呢。
但是她到底见识多,“都签了断亲书了,真要享福,那也得赵家两口子死了。”
周媳妇的心冷了下来,不过看着周婆子脸上的皱纹,她的心思又活了,自己还年轻,熬得起。
二十这天,于大舅带着于成才和于成文兄弟过来帮忙,龙凤胎也过来了,整个院子热闹得不行。
“大哥,来尝尝咱们彦儿做的饭菜,”赵婆子端上一盘又一盘的好菜,看得双胞胎直流口水。
“色香味全,好,好啊,”于大舅尝了尝后,看向赵珩良,“你有福。”
“嘿嘿,大舅,二表哥三表哥,多吃点,”赵珩良骄傲得不行,看得于成才哈哈大笑。
“我还有机会瞧见你这模样,真是可乐,”于成才长得最像于大舅,他这名字的也是于大舅满是期望的寄托,可惜不是个爱念书的,倒是个爱财的。
可把于大舅气坏了。
于成文的话比较少,看样子上次闹腾后,被于大舅骂得有些狠。
吃过饭,春蝉和龙凤胎在院子里疯玩儿,孩子稚嫩的欢笑声让大人们的心也跟着高兴起来。
兄妹两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自然有话说,可于大舅和赵婆子也没说多久便去休息了,毕竟第二天一早还得杀猪。
翌日一早,张三李四还有王老头一家便过来了,王婆子和王岚帮着择菜,马山则是和李四他们帮着将猪赶出来。
小孩子们又好奇又害怕的躲在门后面,时不时的随着猪的惨叫声而尖叫。
姚彦他们忙得不行,他们虽然没在外面帮忙,可一锅又一锅的开水是得供着的,猪杀死后,得倒吊着划肉下来,大小都有讲究,赵家的猪都是赵珩良杀的,他刀法极好。
看得王老头道,“今年咱们家的年猪,就请你。”
赵珩良一愣,“那吴屠户不得气我?”
“气他的,”王老头瘪嘴,“他去年给我杀的那猪,猪毛都没刮干净,可把我和你婶子折腾得厉害。”
众人一笑,新鲜的肉第一时间送到灶房,王岚切肉丝,赵婆子将五花肉和长豆煮下锅,到时候五花肉用来炒回锅肉,长豆烩着吃,或者连着肉汤成汤菜也行。
王婆子看着两个灶门的火,也亏现在是秋天,没有那么热,要是夏天,没人爱看灶门这活儿。
“我来吧,”瞧着姚彦又要准备姜丝又要准备肉片,王岚上前接过菜刀道。
姚彦对她微微一笑,“谢了。”
王岚一愣,也笑了。
瞧见这一幕,赵婆子和王婆子对视一眼,接着又笑说起其它趣事,她们不是瞎子,王岚对姚彦有意见也不是一天两天,现在能放下心中防备和姚彦这般相处,自然是好事。
毕竟两家的关系很铁,不愿意因为这些事心生芥蒂。
中午的饭菜自然是丰盛的,龙凤胎和春蝉一人拿着根大棒子啃着,可高兴了。
吃过饭,王婆子母女帮忙收拾,接着坐了会儿便回去了。
赵婆子送了他们两斤肉。
晚上,姚彦和赵婆子还有于成文和于成才一起去了镇上,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身着喜服的赵珩良骑着马过来接他。
“哪里来的马?”
同样身穿喜服的姚彦被赵珩良拉上马后,他低声问道。
“镖局兄弟们送咱们的。”
姚彦看向接亲人群,这才发现络腮胡和高个子还有几个不是很熟悉的高大汉子正在里面叽叽喳喳的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