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42章 钦差出行, 这次又是带着大批的银子和前去赈灾,皇帝催的又很急,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多。

第42章

钦差出行, 这次又是带着大批的银子和前去赈灾,皇帝催的又很急,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多。
尤其是整个户部, 非常的忙碌。户部尚书也不像往日那样对待官员说话做事都慢慢腾腾的, 老胳膊老腿指挥起来那是相当的利索。

因李家抄了一大笔银子填充国库,户部手头上宽裕的很, 不但把往年欠下的军饷给补发完了, 这次给江南水患拨下来的两百万两银子, 他们也没向皇帝哭穷了。

户部整体运作起来, 效率还是非常高的。五天之后, 两百万辆白花花的银子就准备出来了。

皇帝对户部办事难得给了个好脸色,又把韩司恩和姬洛叫来,前去户部对银子。

这对银子也是有讲究的,对银子不但对的是数目还有真假。对银子之人在户部进行清点银子真假和数目时, 如果说银子对的上,那便封条放存在一个特殊的地方,由禁军日夜看守。

而这笔封了条离开户部的银子,日后再出什么问题, 户部是不负责的。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前朝就曾出现过给边疆的军饷数目不对, 银子有假的事情。当时户部和护送银子的人各说各有理。

户部说是护送银子的人中途把银子调换了, 因为除了那笔银子外, 户部存放的银子没有假的, 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数目不对的情况。

护送军饷的人则说他们当时没有认真清点, 定是户部有人贪污了,故意给假银子。

前朝皇帝便命人细查,查了好几个月,到了最后事实是,银子确实是被人中途掉包了,还牵扯出了一个皇子。

皇上大发雷霆,全是参与这次军饷事件的有关人员,全部处以斩刑。当时的户部虽然洗脱了冤屈,但是大部分官员都被撸了职。至于被牵扯出的皇子,则是直接被幽禁起来了。

从那以后,户部出银子的规矩就流传下来了。

因为要出的银子数目庞大,对银子是件极为枯燥的事情。姬洛作为皇子又是第一次受皇帝看中,对银子仔细认真,户部尚书心里清楚。

他本来以为,以韩司恩这种稍微有些暴躁的性格,肯定是不会在那里细细的对的,毕竟太枯燥了。

没想到韩司恩倒也非常认真,他把自己对的那几箱子做上记号,把其他人对的银子做上记号又拿本子一一对应的记上了姓名。

户部尚书看韩司恩这么仔细,对韩司恩的印象难得好了那么两分。

他作尚书多年,不是没有碰到过皇亲国戚前来对银子,大部分人只会在那里当大爷咋咋呼呼的,很少有人亲自对银子的更不用说标记了。

幸好这些年他们出的银子没什么问题,要是有问题,不知道要死几个皇亲国戚了。

花了三天时间把银子对好,封条存放之后,韩司恩、姬洛和户部尚书去给皇宫复命。皇帝还算满意他们的他们的工作效率。

户部尚书捋着胡子把韩司恩和姬洛夸赞了一番,韩司恩不咸不淡的回道:“本职工作,不值得尚书大人夸赞。”

户部尚书被他这话说的老脸一红,对他那指甲盖大点的好感,立刻消失殆尽。一旁的姬洛心中摇头,他这个表弟从来不巴结人,也不给人脸面,两辈子了还一点都没变。

皇帝看着户部尚书翘着胡子无言以对的模样,这两天阴郁的心情又好了两分。

不过皇帝还是瞪了韩司恩一眼,才开口说道:“皇榜张贴之后,这几日大夫也都到位了,钦天监已算出两天后是个吉时,你们就两天后出发吧。”

韩司恩和姬洛领命,皇帝看着韩司恩,想说什么,最后嘴动了下,到底是没有吭声,然后让他们三个退下了。

@@

韩司恩要出发前往江南了,方兰院的人心里都有些慌。韩司恩去奉命赈灾,不是去享受的,肯定不会带上那么多婢女,要不然影响不好。

碧华她们有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她们的卖身契虽然在韩司恩手上,但她们说到底还是韩家的下人。

韩司恩和韩家的关系十分不好,他在的时候,别人轻易不会找他婢女的麻烦。但他人离开的久了的话,那可就不一定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往日的威严会越来越模糊,加上人总有那种逆反的心里,肯定会有人看碧华她们不顺眼的。

一个奴婢就算是出个什么意外,就算主子回来,总不会为了个奴婢和其他主子闹翻的。

不过碧华她们虽然担心,但并没有敢问出口。

然后这个问题被韩司恩很好的解决了,因为他把自己用惯的碧华、云芝、落霞三人都带走了,院子里留下了沉香。

之所以不带上沉香,是因为前些日子有人找到了沉香,想让她做方兰院的传话人。

沉香虽然嘴里答应,但又说自己不受世子看重,怕是打探不到什么好消息。

而后沉香在方兰院一直默默做事,并未提起方兰院任何事。

这次把沉香留下来,正好佐证了她不受看重的事实。而小厮中,韩司恩只带走了安草。

韩卓对韩司恩带着几个美貌的婢女前去江南赈灾,非常的生气。不管韩司恩和他闹腾什么,在外人眼里他们是一家人,韩司恩名声不好,他们国公府的名声也不会好的。

韩司恩对韩卓的气愤不以为然,还以皇帝都同意了,你生什么气为理,又气了韩卓一把。

这些小事皇帝耳聪目明,自然清楚,对于韩司恩的私事,他也只是一笑,便由着韩司恩前去了。

@@

两日之后,韩司恩作为当朝最年幼的钦差和姬洛一起出发江南,雍郡王世子姬越随行。

雍郡王为此差点没跑到皇帝面前大哭大闹了,最后被雍郡王妃给死死的拦住了。

因为这次银子众多,所以随行护卫便有五千人,加上大大小小的杂役奴仆和后方人员,算下来将近有好几千人了。

拜别皇帝前,皇帝赐给了韩司恩一把尚方宝剑,还有两千禁军随行。

韩司恩十分淡然的接受了尚方宝剑,这让其他官员不由的眼红起来了。

尚方宝剑,上可斩皇族下可杀官,先斩后奏,是代天子之职的宝物,现在就这么落到韩司恩手中了。有人有心想提醒皇帝韩司恩任意的性子,但是看到皇帝这些天阴沉沉的脸,谁撞上去谁倒霉,便没敢开口。

那些朝臣不敢对着皇帝使性子,只能在韩卓面前,阴阳怪气的夸赞他养了个好儿子,能得皇帝圣心,还有人问他怎么养出这么个一鸣惊人的世子的。

被群臣围攻的韩卓,在看到韩司恩春风得意的样子,心情就像是吃了半个苍蝇,难受的很。

韩司恩、姬洛和姬越拜别皇帝后,便浩浩荡荡的朝江南出发。这才带领大夫前去的是周太医,禁军是高风领头,也都算是韩司恩的熟人了。

前行时,姬洛和姬越都是骑马,他们随身只带了一个小厮,而韩司恩是坐着轿辇。

皇帝站在城楼上,远远的还能看到韩司恩代表钦差身份的轿子,他心里恨不得把韩司恩提上马,让他加快速度跑到江南。

这个想法虽然没办法实现,但他私下里还是给韩司恩了时间限制,务必让他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江南。毕竟江南现如今的情形到底是什么样,谁都没见过,也不清楚。只有尽快到了江南,才能尽快处理事情。

而韩司恩一行人中,他坐在轿子里,碧华她们作为韩司恩的贴身婢女,往日里小门小户都要高看一眼的。现在只能和其他人挤在一辆马车上,平日里还要帮着伙房里的大娘,打点众人吃饭的事情。

碧华三人知道眼下的情景,是不敢太矫情的。穿的十分朴素不说,都老老实实的十分安分。在这种时候,她们是不敢给韩司恩随意添乱的。

他们一行人在出了京城后驻扎在野外的第一个夜晚,白书出现在姬洛面前。

白书自打京城开始就偷偷摸摸的跟着随行大军,他还拿着他哥哥的亲笔书信。信上的大意是,白书愿意去江南,加上他有自保的能力,希望韩司恩不要把他当做贼人看待。

姬洛看到白书和那封信后,心情十分复杂,就把人带到了韩司恩面前。

白书看着韩司恩,耷耸着脑袋,道:“我就是想去江南看看。”

韩司恩想到白书的身手,也知道即便自己拒绝,这人也会继续偷偷的跟在后面,倒不如把人留下,以免出了什么意外。

白书得知自己能留下后,满脸高兴。

@@

他们带着大批的银子和一些粮食,韩司恩虽然是坐着轿子,表面上还带了婢女小厮服侍着,但是在随军的路上,他催促的非常急。

急速行军之下,韩司恩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想再坐轿子了。

白书看到韩司恩在轿子里恹恹的模样,有心表现自己,便道:“要不,我骑马带你一起走吧。”韩司恩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想象下自己坐在比自己矮一点的白书身前,然后还是拒绝了这个提议,换成了马车。

马车晃晃荡荡的,一天下来韩司恩也是难受的很。

幸好行军还算顺利,加上沿途州府因接到了皇命,知道有他们过境,都给了极大的方便。

不过韩司恩等人也没有轻易打扰这些地方的人,他们基本上都是在野外驻军,如果遇到阴雨天,才会住进驿站。不是两江地区,他们是绝对不会进城入住的。

沿途官员或多或少从京城亲朋好友那里得知韩司恩的消息,一直做好了这位性格乖戾的世子不好说话的心里准备,没想到根本没派上用场。很多人心里都觉得这个世子很有可能是在京城被一些人排挤了,性格不像是自己听到的那样糟糕。

@@

韩司恩他们这一路走来,倒也顺利,并没有不长眼的打这笔银子的主意。驻扎野外时,白书因自身武功高强,总是跑到深山去狩猎,时常能狩到些野味。

一行人虽然多,但肉煮都是煮在一起的,总归都能喝口肉汤的,这也算是加餐了。

而行军越是往江南走,开始遇到乞讨的流民,一开始还很少,但越往后越多。那些流民看到他们时都哭了。

姬洛还好,上辈子也算见惯了生死,姬越没有出过京城,到底第一次看到有人能瘦弱到这种程度,打个比方来说,比韩司恩看着还瘦弱。

他们还遇到逃荒的死人,那些守卫在韩司恩的吩咐下,尽量不接触这些无人掩盖的死人,把他们就地都给烧了,以免有疫情被传染。

韩司恩等人到达江南的第一个受灾区,就是明安。

明安离府城还有几十里的距离,是前往两江总督府所在的柳州的必经之地。淮安也算是受灾比较严重的地方了。

明安县令邢俊然就是那个辗转他人向皇帝递折子之人。他知道钦差要前来,便让人一直在路口守着,韩司恩到的时候,他带着明安的各级官员早早的就在路口等着了。

在跪拜迎接后,邢俊然就把一行人带到了明安县城。

因为洪水刚过,一路之上满目荒凉,处处有洪水过后的痕迹。

姬越看着远处树木上的皮和青芽都没有了,心情十分复杂。

明安县门口支着一个施粥铺子,灾民衣衫褴褛的排着长长的队伍在领粥。他们脸上的表情已经麻木了,对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只是在茫然的接受着。

粥棚另外一边躺着几个人,那几个人枯瘦嶙峋,就躺在那里等死,看他们那模样,怕是活不过今天了。

韩司恩带来的大夫中有人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前来请示一番,想要立刻在此地义诊。

韩司恩把这件事交给了周太医,让他着手安排。

这些灾民在看到韩司恩等护着东西的人群时,一开始神色十分茫然,似乎不知道他们是来做什么的。然后不知道谁在人群里喊了一句朝堂派人前来拨粮食了,这些人才反应过来朝护卫守护着的银子和粮食那里跑去。

不过他们很快就被这些护卫拦着了,邢俊然亲自上前安抚着众人。

姬越下马看到那粥锅里的粥已经快没了,而排队的人还有无数。其实这倒也称不上是粥,汤汤水水的,一勺子下去,没几粒米。

一群人中,姬越这个郡王世子心是最软的。他出生便富贵,后宅内院自己的父亲不着调,虽然有些闹心事,但吃喝方面从来不愁,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景。

等他看到看到了一个小姑娘正在偷偷啃树枝时,终于忍不住了,便走上前给了小姑娘一块不大颜色泛黑的粗粮。

小姑娘伸手黑漆漆的手接去时,没拿好掉在了地上。然后他看到那小姑娘飞快的蹲到地上,拿着掉进水里的饼子,把泥土和饼子一起咽下去了。

姬越看的心中一软,看向了靠在轿子边的韩司恩,这些粗粮是韩司恩让人这几天连夜准备的。伙房众人做了很多这种粗糙的饼子,这些饼子不大,也难吃。但在这种时候,一人给上一块,倒是让他们生出了活着的希望。

邢俊然拿衣袖抹了抹眼,等他丢下衣袖,眼角红红的。他看着灾民道:“大家都稍稍安静一下,这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很快就能把灾银和粮食发下去了,大家就能吃饱肚子了。”

众人听到这话,都跪在地上哭了。

韩司恩留下百名护卫在此地发放粗饼,然后带着银两和粮食顺利的前往县城去了。

@@@

韩司恩等人随着邢俊然到了明安县衙,身后还跟着还有把力气的灾民。

韩司恩坐在县衙的主位上,他看了邢俊然一眼,然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就是:“来人,把明安县令抓起来。”

县衙堂上的衙役听了这话面面相觑,府衙外正在讨论要过上好日了的灾民都不吭声了。

邢俊然站在那里愣住了,姬洛皱了下眉看向韩司恩,姬越张了张嘴,但又立刻闭上了,倒是白书站在韩司恩身边,小心的护着他。

禁军的小头目高风是听韩司恩的,立刻上前把邢俊然抓住了。

邢俊然被禁军摁住时,他抬起头朝韩司恩坐着的位置吐了一口口水,一脸正义的大骂道:“狗官,在本官的折子递上去之后就知道自己有这一天。你们官官相护,你和总督是一伙的,贪污了往年的银子不说,还想贪污这些灾银,想让这些灾民都死去。你们觉得这样就可以掩盖掉你们做的那些事了吗?告诉你,本官不怕死。本官相信天理昭昭,你们做的事,休想遮盖的住,皇上一定会知道的。”

邢俊然的话引起了府衙外灾民的情绪,有人道:“这些狗官是想害死县令,要贪污我们的银子,想要我们死。”灾民的情绪已经到了极点,这话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听到这话纷纷往府衙里冲,看他们那眼神发绿的模样,似乎想要把韩司恩等人撕碎。

姬越第一次见这种情景,吓得往姬洛身后缩了缩脖子。

白书皱了下眉头,突然扒出剑,朝邢俊然扔了过去,剑擦着邢俊然耳边落在他身后。剑身随即入地,只留下剑鞘,发出一声嗡的声响。

白书这一手镇住了那些想要冲进府衙的灾民,所有人都愣在那里,不敢吭声了,堂下堂外瞬间安静下来了。

“既然不怕死,你还嗷嗷什么?”韩司恩端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如土色的邢俊然,漫不经心的问了这么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