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43章

第43章
看清在门口站着,面露迟疑的来人,三王爷瞬时收敛起身上的气势,让身后的下人心里松了一口气,纷纷向门口的公孙子瞻投以感激的眼神。

公孙子瞻感觉到三王爷的变化,便也不再停留,若无其事的走进来,顺手把地上的奏章捡起来,放到案几的右侧偏远的地方,以免这人看到又开始生气。

不过三王爷自是看到来他的小动作,淡淡的冷哼一声,并没有挑明他的小心思,不过脸色还是难看了一瞬,冷声道:“这江成堰是越来越没有成算了,此次江州大灾,查明情况,本王第一个就办了他。”

公孙子瞻听到他的话,又瞥了一眼之前的奏章,心中了然。

江成堰是皇上一手提拔起来的,江南总督,这次江州的事,他自是脱不了干系,不过公孙子瞻想了想还是开口劝了一句:“江大人虽是总督,但这修建堤坝的事,并不是他的职责范围,许是一时不查之过。”

三王爷听了公孙的话,面色和缓了一丝,但是声音里还是透着冷凝:“就算他不是主谋,也难逃一个治下不严之责。”

公孙子瞻还想继续劝说,被三王爷抬手阻止:“此次查出和江成堰无关则罢,如果和他有关,到时候你这个说情的,本王也要一起追究。”

公孙子瞻听了,知道他只是口头恐吓,但也不敢再多言,便无奈的收起话头,拿过公文开始禀报公务,心中淡淡的对着江成堰说了一声抱歉,他只能帮到这了,这次不管和江成堰有没有干系,看来这人是都不打算这么轻易掀过去。

讨论完公事之后,三王爷抬眼淡淡的扫了公孙一眼,随意的开口:“此次江州的事情还要子瞻亲自走一遭,本王才安心。”

公孙子瞻听了之后,面色一愣,随后又神情有些复杂,自从四年前从任上回来,便再也没有出过京都,没想到此时却又有了出京的机会,心中颇为感概。

随后便放松下来,露出淡淡的欣喜,三王爷看到这人的反应,心中也五味杂陈,虽然知道此人心中向往自由自在游历山河,但他为了自己的大业,不得不把人绑在京城。

此次决定派他去江州,除了考虑到事关重大,只有此人能够让人信任之外,便也想让这人借着这个机会,放放风。

公孙子瞻并不知道三王爷的这些心理活动,等他欣喜的应下这个差务之后,才发觉三王爷脸上有些悻悻的表情,心里还奇怪了一下,不过很快便被欣喜覆盖,并没有放在心上。

让看到他这样反应的三王爷,心中有些懊恼和淡淡的懊悔,自己这个决定是不是太过草率了,不过为了维持他王爷的威严,还是努力这维持面上的平静淡定。看此人如此欣喜,也只能无奈的按下心里的淡淡不满。

公孙子瞻出发之前,便传讯给纪修然,和他讨论大坝建造的相关事宜。

纪修然自是尽力的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些观点给了公孙子瞻启发。最后两人商定了一套新的设计图,公孙子瞻拜托纪修然绘制。

纪修然欣然接受下来,等到公孙子瞻到达江州府的时候,纪修然的书房里再次迎来了一位黑衣不速之客。

纪修然看到神出鬼没的黑衣人包的只露出一双眼睛,杵在自己书桌前面,紧盯着他,强忍着心中的满满吐槽,面无表情的把东西交给这人。

黑衣人接过东西,也不说话,只是查看了一下,便转身,一个纵身离开了。

即使看过多次,纪修然对于这些神出鬼没的暗探们,还是不能适应。

等人离开才缓缓的舒出一口气,好在自己这里没有什么见不到人的东西,依着这些暗探的本事,什么秘密隐私都隐瞒不了。

这也许就是皇家能够掌权这么久的秘密武器吧。

不过纪修然聪明的不想太多,有些时候知道的多了,也并非什么好事,他继续做自己的小官,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就好了。那些上位者的勾心斗角,他还是离的远一些吧。

果然如纪修然所料,待公孙子瞻到达江州之后,过了一段时候,江州的情况便传了出来,江州一众涉嫌的官员都被羁押回京,等待秋后会审,江南总督江成堰贬谪充州下辖的一个县做知县的消息。

没多久便传来新任总督上任的消息,纪修然便吩咐手下的官员按照规矩送去公文,以示欢迎之后,便也不再关注。

这段时间因为公务,对嘉宝多有忽视,现在闲下来,纪修然便想着抽空带嘉宝出去一趟。

恰好盐场那边传来了好消息,纪修然便整装出发,往盐场而去。

此次过去是走陆路,地处南方的云州,这个时节,还是一副草木繁茂的盛景,掀开车帘往外看去,入眼便是一片葳蕤,让人心情舒畅。

嘉宝看到纪修然心情愉悦的看着窗外,也好奇的凑过来看,入眼只是繁茂的树木,便好奇的看了自家爹爹一眼,不明白他为什么心情会这么好。

纪修然淡淡一笑,心情颇佳的指着外面的草木,一一介绍,给嘉宝做着科普。

嘉宝也高兴的听着,时不时的还提一些疑问,两父子就这样一问一答的走完这段路程。

等马车停下的时候,便听到刘强在车外询问:“纪大人,前面不远便到静海卫营地,我们是直接去盐场,还是先去营地?”

纪修然听后,从车内走出来,抬头看了看前面,已经隐约可以看到营地的哨口,便吩咐道:“先去营地,把东西送过去。”

此次过来,考虑到要经过营地,便顺便带来了一些物资,给石靖琛。

既然已经到来营地,不如先把东西送过去,然后再去盐场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刘强听命便应是离开,马车便继续往营地驶去。

待到哨口的时候便被哨兵拦下了:“来者何人,兵营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还请速速离开。”

刘强赶紧上前,拱拱手:“这位小兄弟莫急,我们是营里同知大人的家人,此次过来送些东西,还请小哥给通传一声。”

小兵神情缓和了一些,语气也软和下来:“那你有没有信物,拿出来看看,没问题我便进去说一声。”

刘强便从怀里掏出信物,展示给他看,小兵验证过没问题之后,便转身进去通传。

纪修然此次过来是以私人名义出游,所以驾驶的马车都是普通马车,根本没摆出知州出游的仪仗,所以才会被拦下来。

不过好在刘强这段时间时常会来往两地,纪修然有时会让他给石靖琛送些东西,石靖琛便给了他信物,此次便能派上用场了。

也是他们赶的不巧,恰好这段时间哨兵换岗,之前认识刘强的那批人恰好被换走,新来的小兵都不认识他,所以才会费这么一番功夫。

不一会儿石靖琛便带着刘壮等人过来,本来平时刘强过来,石靖琛是不会出来的,但这次他有话要交待才顺势过来,没想到便得到这么大的惊喜。

看到站在马车旁边,笑意晏晏的看过来的那人,石靖琛眼神里闪过惊喜的亮光,嘴角微微上扬,快步走过去。

等快到那人身前的时候,从背后的马车里,探出一个小脑袋,脸上故意做出鬼脸,看到石靖琛看到他,停顿了一瞬,有些肉嘟嘟的脸上露出得逞的笑:“父亲,是不是吓了一跳。”

石靖琛嘴角的弧度稍稍扩大一丝,眼神宠溺的回答:“父亲有被吓到,没想到嘉宝会来。”

嘉宝立刻笑嘻嘻的,走出马车,得意的看着纪修然:“爹爹,你看父亲被我吓到了吧,我赢了。”

纪修然嗔怪的看了一眼石靖琛,无声的谴责这人宠爱无度,又转头看了嘉宝一眼,语气无奈的应道:“是,是,咱们嘉宝最厉害了”

听到赞扬,嘉宝顿时得意的挺起小胸脯。

石靖琛这时也站到纪修然的身边,悄悄的拍了拍他的背,以示安抚,惹的纪修然斜睨了他一眼。

石靖琛便只好收回手,轻咳一声,然后看向纪修然,眼里盛满笑意:“修然能来,三哥心中甚是欢喜。”

纪修然看到他发自内心的欣喜,心中也很是满足,便不再计较刚刚的小插曲,也面露笑意。

这时被忽略的嘉宝,看着自己双亲感觉又要开始说小话,便伸出双手,故作大声的说:“父亲,抱我下来。”

两人这才同时把眼睛转过来,看向他,石靖琛伸出双手,把他抱过来。

嘉宝便顺势在石靖琛的怀里,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窝好,便乖乖的待着,不再动作。

石靖琛看他这样,也便顺势抱着他,没有把他放下来,转身往军营里走:“修然,我们进去说话吧。”

纪修然无奈的看了一眼嘉宝,伸手拦住要往回走的人,开口道:“三哥,东西送到,我们也要离开了,此次过来主要是去往盐场那边,时间有限,便不进营地了。嘉宝快下来,我们要走了。”

石靖琛听他这样说,便回头看了他一眼,抿了抿嘴,最后思索一番,才开口道:“修然等我一下,我进去交待一声,便随你们一起过去。”

刚刚见面便分开,纪修然心中自是舍不得,听他这样说,便没有反对,欣喜的点头应下。

本来伸手准备把嘉宝接过来,但是嘉宝自从纪修然说要离开,便双手紧搂住石靖琛,把头埋在他的脖颈处,无赖的当没听见。

看到纪修然伸过来的手,更是紧了紧自己的双手,看到他这种表现,纪修然只好无可奈何的表示:“三哥带他一起去吧”最后又嘱咐嘉宝一句,“嘉宝进去之后要听话。”

嘉宝听了立刻从石靖琛的怀里转过头,抬起小胖爪对着纪修然挥了挥:“爹爹,我和父亲去了,你在这里乖乖等我们,我们很快就回来了。”

纪修然听了他的话,气的磨着后槽牙,幽幽的看着他,石靖琛听到嘉宝这么说,便知道要遭,便动作迅速的转身快走两步,拉开两父子的距离,边走边说:“我先带着嘉宝进去,一会儿就回。”

说完便不停顿的离开,余下纪修然一人,忿忿的看着他的背影,又没有办法发泄,最后只能冷哼一声作罢。

第 123 章

石靖琛带着嘉宝回到营地,来到沈冲的主账,一路上被士兵好奇的围观,嘉宝则在他的怀里,好奇的来回看,看到这些看他的大兵,便露出可爱的笑容。一时间让这些只敢暗暗围观的士兵,也都不自觉的露出笑容回应他。

石靖琛余光了看到这些好奇的人,也没有阻止他们的动作,不甚在意的往前走。

还没到主账便被听到消息的沈冲,迎面拦住,沈冲走过来,好奇的看着他怀中的嘉宝,嘉宝看到来人,甜甜一笑,沈冲瞬间变被收服,开口称赞:“这小娃娃真不错,石老弟从哪里拐来的?”

嘉宝听到沈冲的话,不满的撅着嘴反驳道:“嘉宝不是拐来的,嘉宝是爹爹家的。”说完还哼了一声,转头不再看他。

沈冲看他生气不再理他,无措的摸了摸脑袋:“伯伯只是在说笑,小嘉宝莫生气了。”

石靖琛暗暗的瞪了一眼说错话的沈冲,也低下头安慰嘉宝:“嘉宝当然是爹爹和父亲的孩子,伯伯只是开玩笑,嘉宝别介意,大度的原谅他好嘛?”

嘉宝看了看石靖琛,又看了看旁边一脸讨好的沈冲,大方的点点头。

沈冲这才松了一口气,说起来他虽然喜欢小孩,还真的不会和小孩子相处。

石靖琛看他这样,淡淡的嘲笑了他一下,才对嘉宝介绍:“嘉宝,这是沈伯伯,叫人。”

嘉宝听话的脆生生的叫了一声“伯伯”,瞬间便让沈冲心花怒放,有些嫉妒的看着石靖琛:“你也太好命了吧。”有个那么厉害的契弟就不提了,儿子也这么乖巧可爱,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石靖琛不理他的不平,开口:“小弟想请半天假,还请沈大哥行个方便。”

沈冲听他的话,好奇的问道:“怎么?家里有事?”

石靖琛摇摇头:“确实有些事,不过不是什么大事。”

沈冲看他的表情,也知道没什么要紧,便也不再多问,点头应道:“行,你去吧。”

石靖琛看他同意了,便谢了一句,便带好嘉宝往外走,走了几步,又停下,转过头说了一句:“修然送来了一下东西,大哥去看看,挑一些喜欢的。”

沈冲听了他的话,脸上瞬间露出笑容:“还是老弟够意思。”说完便起身,兴高采烈的去挑东西。

等石靖琛准备好出来的时候,纪修然已经回到车上,正喝着茶看着书等他们。

等到父子二人上了车之后,纪修然便开口,让人出发,没一会儿便来到盐场。

经过根生几人的精心的照顾下,盐场现在已经有了出产,第一批海盐已经晒出成盐。

待到马车停下的时候,根生等人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看到纪修然从车上下来,便过来行礼,纪修然摆手让他起身:“无需多礼,随意一些便是。”

根生起身应是,但是还是很恭敬的站在旁边,认真的回答纪修然的问话。

纪修然看他这样,也不再多说什么,只好提出:“既然有了成盐,那便带我们去盐池看看。”

根生恭敬的弯腰应是,然后半转身,走在前面,给他们带路。

等他们来到盐池,看到灰白的结晶盐山的时候,不仅惊讶的瞪大了眼。

纪修然就算是知道这种方法可靠,也没有真正亲眼见识过,更别说这巨大的盐山,给人的视觉冲击是巨大的,一时间也觉得有些赞叹。不过很快便反应过来,看着盐山露出淡淡的笑容,不管怎么说,丰收总是让人喜悦的。

石靖琛也很快便反应过来,语带骄傲的夸赞道:“修然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

他虽然知道纪修然在弄盐场,但是他去没有想到会是这么出乎意料。如今有了这些盐,有了这种高效的产盐方法,盐价便不会那么高,百姓便会好过许多。

想到这里,不禁又看向纪修然,眼里的骄傲和恋慕毫不遮掩。

纪修然感觉到石靖琛的眼光,也转头看过去,和他对视,眼里露出淡淡的得意:“三哥,还记不记的我的誓言,这只是一小步而已。”

石靖琛眼神柔软的看着他,语气坚定:“三哥自是记得,也一直坚信。”三年之内,打造一个繁华更胜京都的云州城。

纪修然听出他话里对自己的支持,看着他,笑着点头:“现在第一步已经完成,接下来,便只要静心等候便是。”

石靖琛看他因展露出自信而更加耀眼的俊颜,心中的爱意更浓了几分。

此时早早便已经走到盐山旁边的嘉宝,已经动手拿起一块盐结晶,转头看向两人,举起手中的盐块,展示给他们:“父亲,爹爹,快来看,这个石头亮晶晶的好漂亮。”

听到他叫声的两人,也都转过头看过去,纪修然更是被他逗笑,开口嘲笑道:“那是盐块,不是石头,你个小笨蛋。”

嘉宝听了,疑惑的看着手上的结晶,又有些疑惑的抬头看向纪修然。

纪修然看他这样,更觉得好笑,便恶作剧的说:“不信你放到嘴里尝尝。”

嘉宝疑惑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又拿起手中的盐块,最后才有些迟疑的伸出舌头添了一下,然后就被齁的“呸”了好几下。

委屈的眼睛都有些发红,瞪了纪修然一眼,跑到石靖琛身边,抱着他的大腿,把脸埋进去,不想理那恶劣的人。

石靖琛无奈的看了纪修然一眼,一个不注意又欺负儿子,真是拿他没办法。纪修然心虚的对着石靖琛露出一个讨好的笑,他也不是有意的,谁让小嘉宝太好骗。

石靖琛看他这样,也只好摇头叹了一口气,伸手把嘉宝抱起来安慰。

嘉宝刚刚除了被齁到之外,主要是觉得又被爹爹骗到一次,觉得有些丢脸,但被父亲抱着安慰之后,便也放开了。

纪修然看他没事之后,放心下来,便也不再继续招惹他,转头和根生谈起事情。

这些盐还只是粗盐,虽然可以吃,但还有很多杂质,味道也有些涩,所以,他要让根生继续晒出精盐。

他又说了一下,精晒的注意事项,才带着众人,带着一百斤的粗盐打道回府。

这一百斤的粗盐是送给静海卫的,此次石靖琛请假外出,沈冲二话不说便同意,纪修然念着他的好,先送给他们百斤粗盐尝尝,等精盐出来之后,再送精盐。

粗盐虽然味道不甚好,但是还是能吃的,特别是像静海卫这样的耗盐大户,粗盐他们也不介意。

等石靖琛把盐带回去,沈冲自是欢喜一场,这对他来说真是意外之喜。

盐对他们来说,真的是稀缺物资,就算大夏国一半的盐都用来供应军队,各个军营里还是用盐紧张,简直都是数着盐粒子下锅。

面对这样的境况,能有一百斤的意外收获,怎不让人心中惊喜,又有谁还会挑剔这盐的味道和颜色。

根生那边很快便有了精盐产出,纪修然便又给静海卫送来一百斤的细盐。

静海卫现在上下十万人左右,一个月至少消耗万斤盐,现在纪修然的晒盐场还没有这么大的产量,等百亩盐田都建起了的时候,一个月便会有几十吨产量,供应静海卫便绰绰有余。

现在根生那边进展顺利,纪修然便整理出晒盐的可行方法,从盐田的选址到晒盐的各个步骤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写了奏章送上去。

等纪修然的奏章送到三王爷的案头的时候,便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朝会的时候便拿出来讨论。现在皇上的身体越来越差,大朝会取消,但是小朝会每天还是会开。

今天的小朝会上,坐在主位上的三王爷把奏章拿出来,给各位大人传阅过之后,便随意的坐在那里,淡淡开口:“诸位大人如何看。”

众人沉默了一瞬,才有一位中年官员开口:“这盐场改革所涉及人员甚广,自当从长计议。”

他说完便有人附和,随后又有人出言反对:“如果所言属实,自当尽快变革,盐政关乎民生,要慎重对待。”

一时间又有人赞同的发生,两方开始争论起来。

三王爷一直坐在首位,手上随意的把玩着手上的白玉扳指,似是对他们的争论不甚在意。

而坐在他下首的明首辅,也一直老神在在的,没有任何表态。自从三王爷来到内阁办公之后,大权在握,敏王的势力大大缩水,明首辅也开始韬光养晦起来,轻易不发言,就算是发言也多是和稀泥。

对于他们心中的打算,三王爷并不太在意,就算是他们心里憋着什么大阴谋,就现在的局势,也不是随意能成事。

因为大夏国的兵权都掌握在皇帝手中,现在有一部分已经交到三王爷手中。

尽管如此,三王爷也并没有放松对这些人的关注,特别是明首辅这个老狐狸。

等三王爷觉得大家讨论的差不多的时候,才抬头淡淡的扫视一圈,最后看向明首辅,随意的开口:“首辅大人如何看。”

明首辅听到他点名自己,也不好再置身事外,起身行礼道:“在下官看来,此事可为。”

三王爷听了他的话,淡淡一笑,开口道:“诸位是不是有所误会,本王并不是要诸位讨论为不为,而是如何为。”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明首辅也眼观鼻,鼻观心的不再发言。

三王爷看到众人的反应,顿时冷笑一声:“此事可为,云州知州已经验证过,现在诸位要考虑的便是如何为,何人为,不知诸位可有章程。”

对于已有定论的事情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现在的当务之急不应是讨论何人去做的事情吗,三王爷对于什么事情都要讨论出一二三的低效行事章程,很是不满,便直接开口要求。

面对三王爷的强势,众人虽然已经有所认识,但是还是不甚习惯,一时间也都陷入沉默。

三王爷看众人如此,只是冷冷的扫视了一圈,更是让这些人噤若寒蝉,现在公孙子瞻这个情绪调节器还在江州没回京,根本没人敢触霉头,三王爷看众人的反应,皱了皱眉头,也不再浪费时间,开口直接吩咐户部接手,户部尚书自是立刻起身应是。

虽然众人商议的时候,推三阻四,但等接下任务之后,便要全力以赴,等户部尚书接下任务的第二天,便选好了建盐场的地点,拿来给三王爷审阅。

三王爷看过之后,觉得没什么差错,便点头应下,吩咐他继续制定实施计划,便起身往御书房走去。

来到御书房门外,皇上身边的李顺德正站在门外候着,看到三王爷便迎上来行礼:“老奴算着殿下也快来了,便出来迎迎,果然被老奴算准了。”

三王爷抬手扶住他:“大伴不用每次都亲自迎接。”

李顺德恭敬的弯腰道:“要的要的,老奴能做到不多,殿下就当体恤老奴吧。”

三王爷看他如此恭谨,只好无奈的点头,李顺德是皇上身边的老人,先皇后薨逝之后,三王爷便在皇帝身边长大,那时便多由李顺德带着小殿下,所以他对三王爷自是和别的皇子不同,三王爷对他也颇为亲近,自是不希望他太过拘谨。

但多次纠正没效果之后,他也不再强求,毕竟在皇宫,谨慎一些也是必要的。

李顺德看他不再多说,便侧身做出一个动作,请三王爷进屋,边走边说:“殿下进去劝劝陛下,御医之前说陛下不宜多做操劳。”

三王爷听了,抿了抿嘴角,淡淡无奈的应道:“本王会试一试,不过父皇的脾气,你也知道。”

李顺德笑眯眯的应道:“这便甚好,殿下说的,皇上会听进去一些。”

三王爷无奈的摇摇头,不知道李顺德的自信从哪里来的。

进屋之后,便听到一阵猛咳,李顺德便快步上前,给御案后面的皇上抚背,等皇上停止这阵咳嗽之后,拿过案几上的茶水,给皇上漱口。

三王爷眼神复杂的看着御案后面的那人,现在被病魔折磨的人,已经双鬓斑白,不再年轻,什么时候印象中一直强大的人,待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现在已经垂垂老矣,一时心中五味杂陈。

待一通安抚之下,皇上才好受一些,又拿起案几上的奏章看起来,站在堂下的三王爷看不过去的开口:“父皇身体重要,这些奏章放着等病好些再看也不迟。”

此时御案后的皇上才抬头看过来,虽然心中欢喜自己儿子关心自己,但是嘴上还是不满道:“朕身体强健的很。”不过手上还是把奏章放下了。

三王爷看他的动作,面色也和缓了一些,不过还是没甚表情的说道:“父皇自是万寿无疆,不过这些公务等父皇将养好了身体,再处理也不迟。”

皇上听了他的话,脸上也露出淡淡的笑意,他虽然心中最疼爱这个儿子,但是自从梓潼过世之后,这孩子便心中有怨,也一直不亲近他这个父皇,为了保护他,平时他自己也不好表现的太过亲近,最后导致两父子渐行渐远,已经忘记什么时候听到过像今天这样的关心之语了。

平时过来也都是公事公办,今天能够从他口中听到几句软和话还真是不容易。

皇上心情舒畅,便感觉身体也舒服了几分,便有些兴致的和三王爷闲聊起来。

不过三王爷则心里颇为别扭,又不能拂袖离开,只好面无表情的听着,李顺德看着父子两人难得如此和谐相处,便笑眯眯的悄悄退出去,去传话,让御膳房午膳的时候多加几道三王爷喜爱的菜。

等准备妥当的时候,便进来通报,午膳准备妥当,皇帝也顺势留下三王爷一起用膳。三王爷虽然无奈,也只好答应下来。

今天过来的正事都还没说,自是不能这样离开。不过好在李顺德了解他的爱好,处处安排尽心,这顿午膳倒是也颇为舒心。

待吃完午膳之后,皇上要稍作休憩,李顺德便收拾了偏殿给三王爷,留他在此休息,这里还是他小时候住过的地方,看到里面的一些摆设,十几年都没有变过,倒是让他心中感慨。

等下午皇帝起身之后,三王爷便把这次过来的目的说了,一天的相处,倒是让三王爷对待皇上的态度和缓了些许。

主要是看到昔日强大的背影已弯曲,心中一直强势的那人已老去,心中滋味复杂,便也心生不忍。只不过这么多年的怨,也并没有这么容易便消散就是了。

第 124 章

朝廷开始进行盐场改革,纪修然这里也开始行动,之前的百亩盐场已经建好,不过对云州来说,这个盐场的规模未免太小了些。

当即纪修然便又在周边选了两处合适的海滩,又建立了两座晒盐场,这两个盐场,纪修然便交给手下的官员负责了,很快便有了产出。

现在其他地方的盐场还在建设,而云州这里的盐场已经能够有产出,供应其他地方。

之前世代以煮盐为生的煮盐工们,纪修然也做了妥善的安排,不舍得放弃祖业的,可以去新盐场提取精盐,更有些技艺娴熟的,还可以进行精加工,产出少量的特级精盐。

不愿再从事此业的,也可以选择海水养殖等其他的生存方式。

总算是解决了一件大事,纪修然心里也松快了一些,只不过放松下来之后,便从下辖的县里传来了一些不好的消息。

云州东南的石湾和香潞两个县城里面的几个渔村受到了海盗的袭击。

纪修然看到下面县城送上来的公文,皱紧眉头,这件事有些棘手,立刻找来书记官,让他书写公文传到静海卫,请求支援。

此时的静海卫沈冲的营帐里,他们也正在讨论此事,石湾和香潞县离静海卫营地遥远,但是那里也设立了分哨,所以在渔村第一次受袭的时候,他们便出动了船只巡逻。

但是这么长时间,不仅一点海盗的影子都没抓到,还陆陆续续又有几个渔村受袭。

这种情况让静海卫的众位军官很火光。

沈冲神情严肃的坐在主位,听完负责分哨的军官的报告之后,皱了皱眉,开口道:“老子就不信了,那些海盗是从海底过去的不成,就一点影子都找不到?”

这个军官自知自己办事不利,老实听训,但是最后还是无奈的开口辩解了一句:“将军,真是这些贼人太过狡猾,每次白天扮成普通渔船,在岸边探路,半夜便进行抢、劫,实在很难抓到他们。”

众人听了都皱了皱眉,如果是这样,那还真不好办,那些海盗长期在海上出没,和普通渔民没甚区别,而且还会说当地的语言,要诚心扮假还真不好分辨。

这时帐外的选讯小兵在帐外通报:“报,云州急件。”

沈冲听了愣了一瞬,便开口让人进来,立刻拿过信件看,看完之后便传给身边的人,让他们传阅。

看到大家看完之后,脸色都颇为复杂,便开口道:“现在云州传讯让我们支援,你们说本将该如何回复,难道要回复他们,静海卫没办法找到那起子贼人吗?反正老子丢不起这个脸,你们都给我听好了,不管用什么办法,三天之内一定要弄清楚这些贼人的来历。”

众人听了面上有些羞臊,然后便面色一肃的领命离开。

石靖琛并没有走,而是沉吟了一下,开口道:“要不小弟回信给修然,给他说明一下情况。”

沈冲迟疑的一下,说实话他并不想把这些丢脸的事宣扬出去,而且他觉得现在最紧要的是抓海盗,他们遇到的困难,和别人说明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帮助。

石靖琛明白他的顾忌,便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修然说不定有法子解决我们的问题。大哥放心,我会传私信给他,不走公文。”

沈冲最后点点头,虽然他觉得和纪修然说了也不一定有什么用处,但万一他想出了解决法子呢,全把死马当活马医吧。

当纪修然收到石靖琛传来的信,便仔细的思索起解决方法来。没有什么头绪,便随意的翻看起记忆之书。

无意中看到船舶登记,眼前一亮,他们完全可以借鉴这个方法,给渔船登记造册。

说做便做,第二天,纪修然便让衙门发放公文,每艘渔船都要拿着村里开出的证明,到船坞进行登记。

船坞那里,他便让船监配合,每艘渔船都做好登记,并且每艘渔船对应一个编码,这个编码就像这艘船的身份证号一样,被记录在登记簿上,同时也刻录在登机牌上,还同时在船体的龙骨上刻上这串编码。

登记牌一分为二,船坞保留一份,船只的拥有者保留一份,这个便是船只的身份证。

巡逻船巡逻检查的时候,便看这个登记牌,并且核对牌子上和船体上的编码是否一致。

登记的编码便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一串有规律的编号,这些文字符号是大夏国没有的,所以一般人见了也不明白他们的意义,仿冒的话便容易露马脚。

最后还要把登记名单发放到各个村镇核对,并备案,反正尽力的做到全面。

同时船坞以后每制作一艘新船也都要刻印编码,购买的时候同时进行登记。

战船也同时给出一套编码,也趁着这次的机会,统一进行登记,便于以后的规范管理。

等静海卫收到消息的时候,都不禁佩服纪修然才思敏捷,聪慧过人。

等全部的渔船做了登记之后,静海卫再进行巡查的时候,便轻易的发现了冒充普通渔民的海盗们。没用几天便抓了五十几人,暂时止住了云州海岸海盗的猖獗。

时间飞逝,很快纪修然上任已过半年,马上便迎来了一年的年末。

接近年底,纪修然也开始忙碌,在组织完祭祀海神的仪式之后,才有了一丝喘息机会,不过也恰好迎来了意外之客。

待车队行之他们的府外的时候,便有人进门通报,纪修然才匆匆从府里出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