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去的时候临近春假,余迟还琢磨了一下到底是先去度蜜月还是去看孩子。
郭汉说先把孩子看了吧,我们也好收集市场材料后讨论。
余迟表示赞同,不过他还有一个问题,他说一般同性家庭的孩子怎么叫父母,都是爸爸或者都是妈妈。
郭汉说这个简单,我叫郭爸,你叫余爸。
余迟庆幸他们没人姓欧,不然辈分都乱了。
但他们想错了,因为他们要放假,孩子们也要放假,所有人都放假。
当他们驱车来到所在城市的福利院时,满满当当的小逼崽子吵得那是一个敲锣打鼓人声鼎沸轰轰烈烈潇潇洒洒走天涯。
福利院挺大的,看着像是一个学校,门口还有一个足球场,两边是小花园。正对着的哥特式建筑不用说肯定是宿舍,旁边巴西里卡式的食堂让郭汉和余迟觉着这里的小逼崽子养尊处优未必愿意和他们入住寒舍荣辱与共。
或许也是因为小逼崽子放假,那球场满满当当人口密度极高。铁栅栏外已经停了好多辆车,看样子都是老蝌蚪找宝宝的。
余迟和郭汉下车之后门卫马上拿着对讲机说——快快快,又有人来了。
搞得两人觉着自己是嫌疑犯。
而那一个看样子像管理员的女老师从一堆老师中挤出来,绕过五六对正在挑选孩子的家庭,欢快地奔向了余迟和郭汉。
女老师握着两个人的手十分热切,她说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啊,孩子们都放假了,看上了就拍——不是,就接走,这叫立马下单,送货上门,七天无条件退货还负担来回邮费的。
说着将他们引领到档案室里,一进到办公室,余迟就想到了那种电影里面变态剧情总有一个书籍成山的档案馆,微弱的光线从办公室后面的玻璃窗透过,打在皮沙发里面一个满脸皱纹目光浑浊的人身上,把她的轮廓打得半明半暗善恶莫辨,然后她——
她打开了日光灯,办公室一片敞亮。
女老师招呼着他们坐,然后从一堆档案里面翻出一盒,拿出两张纸让他们填着那些只有排版略微不同其余项目一字不差的表格时,开始做介绍了。
她说我们这里的孩子都是健康的,体质很好,我们都定期检查,也排查过父母的情况。
第一类呢,价格最高,年龄也最小,一般五到七岁,父母大多是养不起直接送来,还没有上学,容易培养感情。
第二类价格就便宜少许,一般是年龄再大一些,七到十三岁,小学到初中的年纪。这些孩子一般是雾枭整肃运动留下来的,父母给牵连了,所以把孩子送过去。他们大多需要时间才能融入新家庭,不过都是学习很不错的。
第三类年龄更大一些,十四到十八岁,高中嘛,叛逆时期,这类孩子最便宜,不过也最不好带。家里大多是那个运动牵连,然后有一些是犯罪了给关在监狱。你们也有过叛逆年龄的,大家都是这么回事。
郭汉把表格交了过去,女老师便换了三盒档案和照片给他俩。
郭汉说,这些父母都可查的是吗。
女老师说不是都可查,因为有些逃往国外了。不过基因都可查,所以可以保证身体健康。但心理评估在后面,那里都有写。
余迟说这个费用是怎么个收法。
女老师表示这是国家拨款,所以基本上只收手续,按年收。一类五千,二类三千五,三类两千。如果养过了十八岁,之后就不收了。
把孩子接走之后费用就是家庭个人承担了,合同也是包年,每年过来续办合同的时候,申请孩子的学费补助就可以了。
郭汉说那审批呢,我填了资料要多久才批下来。
女老师说你们可以和看上的孩子交流一下,如果孩子愿意,你们档案没问题,两三天后我们通知你们领。如果孩子不同意,那以孩子意愿为主。
郭汉和余迟思考了一下,说要不咱们出去转一圈吧,单纯看档案的话好像总有点空。
女老师说可以可以,那你们出去转一圈。宿舍走廊也是可以转的,哦对还有食堂也能去。
余迟的肚子叫了一声,不知道这里的食堂能不能招待外来游客。
郭汉听到了他肚子叫,嘿嘿笑了笑,他说咋地,你还想吃小朋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