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44章 张万全的事情引起了言官的关注, 时任刑部主事的王守仁上书, 洋洋洒洒数千字斥责张万全品行不端, 骄横放纵, 鱼肉百姓之举,此篇文章文采横溢,通篇寻不出一个错字, 让人拍案叫绝。

第44章

张万全的事情引起了言官的关注, 时任刑部主事的王守仁上书, 洋洋洒洒数千字斥责张万全品行不端, 骄横放纵, 鱼肉百姓之举,此篇文章文采横溢,通篇寻不出一个错字, 让人拍案叫绝。
王守仁乃是浙江绍兴人, 连续两次参加科举却未登第,然从未为之懊恼。今年参加礼部会考并被取中, 后任刑部主事。

而他的上奏,拉开了言官弹劾张万全的序幕。

张万全本是北镇抚司的镇抚使,乃是锦衣卫中最阴私恐怖所在,本该是让人忌惮。然而对上他的偏偏是言官。

明朝的言官堪称一绝,地位不高却职权深重,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 不为己身而战,口诛笔伐一切不平之事, 上至皇帝高官,下至黎民之事。虽有鱼目混珠之举, 但在此时, 仍是一股清流。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言官的可贵就在于此, 为理念而存, 且不畏生死。

即便是皇帝, 也无法忽视这样一股力量。若是张万全没有被逮住证据尚且好说,但嫖娼之事是的的确确暴露在五军都督府人马眼下,人证物证俱在,几乎无法辩驳。

张万全他冤枉啊,他那天除了叫几个女子在旁边伺候外,根本没有任何其他举动。光天化日之下在茶楼里嫖娼,这明摆着给自己挖坑的事情他肯定不会做啊!是那个女子不知为何突然凑过来,动作快得他没反应过来,之后反应过来,五军都督府的人已经上来了。

但无人信他。

男人好色,而张万全也的确是好色,谁能相信是那女子自个脱了衣裳倚在怀里的,这不扯谎吗?

弘治帝对某些内里知道得清楚,两不相帮。这场闹剧闹了整一月,他最终下令革去了张万全的职位,另派人担任。而牟斌毫发无伤,甚至过了些时日,弘治帝还以一个微小的名目赏赐了黄金千两予他。

而焦适之直到那时才了然,深深感叹牟斌的手段了得。

牟斌的法子其实很简单,然动作迅速,且让张万全连反驳的机会也没有。这也是张万全立身不正,后续翻出来更多的罪证,直接就定性了。但最关键在于,牟斌扳倒了张万全,却丝毫没有触及他身后之人,也让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此断绝,再无深挖的可能。

弘治帝到底是人,是人就会有偏心的时候,偶尔也会干点包庇小舅子的事情。不过他也不昏庸,知道这两位小舅子再继续胡闹下去,终有一天会惹出他都忍耐不住的祸事,于某日家宴时“循循善诱”,使得张鹤龄兄弟“感激涕零”,摘帽跪拜,自此虽放纵逍遥,却甚少惹事。

焦适之与朱厚照说起过此事,太子沉思片刻后,森森地说道:“他废那么大力气做什么,直接凑作堆一锅端掉岂不是更好。果然祸害遗千年,有点难搞,算了还是粗暴点比较好”话到最后越来越轻,以焦适之的耳力差点听不清楚。

即便听清了,他也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怎么感觉太子殿下看起来似乎有点小懊恼?而且后面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过张万全消失的事情,对焦适之来说是件好事。虽然他正面怼过他一次,不过这等人物目前还不属于焦适之的范畴,只要他腾开手,对焦适之来说还是个大威胁。因此焦适之先以字据让张万全不敢妄动,又笃定薛坤不可能放任自如。

反正他最终没亏不是吗?

几日后,焦府。

焦君在门外不住来回走动,屋内杨氏的声音凄厉,尖锐得焦君心里越发烦躁,却只能在门外走得越快。

这段时间他的日子很不好过,先是焦芳拿了一打证据上门来,直接甩到他的桌案上,后又逼迫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杨氏继续做正室,不然他便要请家法,直接把杨氏杖毙。面对那一叠的证据焦君连手都在颤,若不是现在杨氏怀孕,恼怒之下他怕不知道会做出点什么来。

之后杨氏动了胎气昏厥过去,到今日生产前都一直躺在床上安胎。而焦君也不得不假装正室杨氏已暴毙而亡,并把这个消息传播出去。至于杨家那边,在得知女儿做的事情后也没有再追问下去。

焦君心里极其愤怒,直到如今他这口气还没有消散下去,如果不是因为杨氏,他与焦适之的关系何以至此!他差点生生毁掉自己的孩子,就因为一个女人恶毒的心肠!

站在门口深深吐出口气,他听着越发大声的叫喊,眉头皱得死紧。在某一刻,声音突然安静了,焦君内心一突,转头的时候,身后两个稳婆一前一后地出来,喜气洋洋地说道:“大人,这可是好事成双啊,您有了位小公子,又有了位小小姐呀!”

焦君一颤,看着稳婆手里通红身子的小孩子,眼里不自觉有点湿润,孩子啊……

屋内杨氏的脸色苍白,下身血污不止,正有人在不断给她清理,整个人看起来狼狈不堪。然而她脸上却满是笑意。

杨氏的确下手害了那婆子,却没料到看守的人没看住她,在临死前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许是在来往间露了些端倪,从那日起杨氏便一直惴惴不安,直到焦芳上门。之后的事情快得她无法想象,她身边所有的人都被焦君打发卖掉,只余下个丫鬟在旁边伺候。

她的确落败了,可她却依旧胜利了!她还有孩子,没料到她竟生下双胎,即便看在孩子的面上,焦君都不得不宽待她几分。杨氏可比焦君了解焦适之的性格,看似淡漠,实际恩怨分明,干脆利落。即便焦君有心与焦适之修缮关系,却也绝不可能了。

焦君以后所能倚靠的,只有她的孩子!

焦适之现在尚且不知道那他那位庶母给他带来了两位弟弟妹妹,此时的他正奔波在路上,期望能在时间限制前出京。

如今已是阳光灿烂的六月,天晴风轻,带着夏日的暑意,焦适之带着红枣踩着点奔趣案发现场。锦衣卫之中,只有北镇抚司担着刑狱的名头,剩下的最多就是帮忙逮捕罪犯,并不能直接干预判决。

今日之所以派焦适之来案发现场,便是由于这位死者乃锦衣卫内部的人,见过他的人大多是千户级别的人,派下属过来不能确认,因而焦适之便自个儿过来了。

红枣颇有灵性,在即将达到地点的时候就烦躁不安地打了个长鸣,不是很想过去的模样。焦适之翻身下马,笑骂了一句,“真是个好洁的性子,平日也不见你这么避讳。”红枣冲着他眨巴眨巴眼睛,并不是很想动的乖巧模样。

焦适之牵着她到官道旁的树木旁边,把绳子绑在那里,伸出手摸了摸她的鬓毛,“乖乖在这里等我。”随后他便徒步朝着不远处人影绰绰的林内走去。

焦适之的衣服与别个不同,当即一眼被人认了出来,虽然好奇他的岁数,却不敢怠慢,连忙将人迎到了里处。而走得越近,焦适之的神色就越发怪异,怪不得周边那圈人的脸色如此难看,也怪不得红枣死活都不愿意过来,这里的味道实在是太臭了!

恶臭的源头正是地上躺着的那人,面皮肿胀,双目圆睁,身上有两三道伤痕,并不致命。粗粗看去并不知道因何而死,然而身躯已经开始有点烂了。身上满是泥土,旁边又有个土坑,看起来是刚从土里刨起来的。

焦适之强忍着用袖子捂嘴的欲望,低头辨认了片刻,冲着旁边刑部的人点头,“的确是牧大人。”此人是京城有名的纨绔,虽也是锦衣卫的一员,却不是实权人物,最多担着个名头,反倒是京城百姓认识他的比较多。这等纨绔子弟,锦衣卫内有太多了,反倒少人注意。

焦适之也是因为这位曾参加了刘府宴会方才认识的。

刑部的人之所以催促,也是因为现在是夏日,尸体很容易腐烂,怕时间来不及。再者也是因为这牧任的父亲也算个实权官员,得赶在他得知消息前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不然尸体还没进刑部,就会被人带回去。

焦适之的任务到此就结束了,连跟人说上几句话的功夫都没有,他匆匆冲着他们点点头,便立刻离开这里,急奔了十几里回去。

再在那里待下去,他都快没气儿了,那味道简直就是噩梦!

回去后红枣有点小嫌弃地看着焦适之,让他无奈极了,他身上的衣服的确沾染了些许味道。带着这头居然有些小洁癖的红枣回去,焦适之交完了差事后便被薛坤叫去书房。

薛坤面色沉重地交给他一个新的差事,然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偶尔也要关注一下自己的事情,不要太伤心了。”

焦适之:???大人,您是不是中暑说胡话了?

直到晚上回了皇宫,见到太子后,太子的第一句话便与薛坤如出一辙,“适之啊,你别太伤心,要不我再想个法子?”

“不是,殿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焦适之哭笑不得,完全没弄明白为什么。

太子小眼神飞了一个给他,有点闷闷地说道:“你有了两个弟弟妹妹。”明明是焦适之的事情,朱厚照却生气得好似自己的事一般。

焦适之一愣,神情没什么变化,轻声说道,“这对父亲或许是件好事。”隔阂不是一日产生的,当裂缝变成沟壑,便再没有愈合的可能了。他既然无心于焦家,那父亲多几个孩子总归是好的。

“你不开心?”朱厚照瞥了一眼。

焦适之摇头,大方地说道:“我为父亲高兴。”

其实他更高兴太子关心他,殿下至情至性,实属难得。不过这心理便不足为外人道也,焦适之默默地藏在心里。

朱厚照品味片刻,又变得高兴起来。焦适之如此大方自然,证明他是真的放下了。与此同时他又有点可惜,他还有好几个主意没试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