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440章 启蒙小班

第440章 启蒙小班
  然后铁青跟肖伟说了,孔朝奇给小山哥儿启蒙的事情。
  “那把我家小子也送来。”肖伟倒是挺开心:“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
  “你家小子才多大啊?”铁青皱眉了:“还那么小,我家孩子起码说话能清楚一些,你家那小子……三四岁吧?”
  那么小的孩子,读什么书呢?
  能读的了吗?
  “不小了。”肖伟道:“孩子也五岁了,说话也清楚得很,跟山哥儿也能玩到一起去,读书吧。”
  “我家孩子每天就上一节课,只有半个时辰。”铁青赶紧道:“下午一节武术课,也只是强身健体而已。”
  可别指望他家小山哥儿文武全才啥的,那是不可能的,他家孩子只要当个富家翁,有个防身技能就行了。
  尤其是哥儿,将来要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打的过小三,踹的过流氓。
  “这么点的孩子能学个啥?就是启蒙而已,又不是要他们立时就去考科举。”肖伟道:“再说了都是小孩儿。”
  五六岁的孩子,也就能支使他们去跑个小腿儿,买个咸盐,打个酱油都用不上,他们还没酱油坛子沉呢。
  “好吧!”铁青点头。
  第二天,铁青就收拾出来东厢房,给他家山哥儿当了教室,又在院子里的一个角落,打造了一个微型游乐场,里头有小滑梯,小木马,小秋千和小网兜儿。
  让孩子们一看就爱上了的那种。
  安排好了这些之后,小山哥儿头一天上课,结果因为有孩子来找他玩儿,他上课不能去玩儿,就拉着小伙伴们一起上课了。
  山哥儿也是有朋友圈儿的,虽然还小,哥儿小子的混在一起玩儿,还有不少小姑娘们,但是他们的确是第一次上课。
  孔朝奇也不嫌弃一群小孩儿,大家都在一起挤挤挨挨坐着,孔朝奇教导他们的的头三个字,就是“天地人”。
  一群小孩儿懂啥啊?但是老师讲得好啊,头上的是天,脚下的是地,自己是人。
  不止知道了,还记住了这三个字怎么写,尤其是人,这个字好认。
  一群小孩儿在下课了之后,一窝蜂的跑了出去,山哥儿带他们去了自己家那一角落,玩的非常开心。
  除了小栓子之外,还有老乔家七八岁了的小子,老张家六七岁了的闺女等等,七八个小孩儿呢。
  甚至还有肖老六家跟肖老八家的几个孩子。
  铁青跟笑哥儿看了,两口子若有所思。
  笑哥儿拿了自家的点心给孩子们吃,一人还分了一碗羊肉汤喝。
  铁青则是去了几个孩子的家,让他们的孩子,每天都来上课,启蒙么,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
  几个人家当然高兴了,能蹭课,还不高兴?
  启蒙么,教导的都是不到十岁的小娃娃们。
  第二天,小教室里头就有了好几个新的小桌子,大炕上摆一排,所有的小孩儿都上炕去,一人发了一个小本子,可以写字的那种,毛笔呢,也是小毛笔,小孩儿写字用的,还有砚台和墨条。
  虽然文房四宝很贵,但是铁青花得起这个钱,一人一个大厚本子,俩人共用一个砚台和墨条,小毛笔一人两支。
  孔朝奇教的也好,他本身就喜欢孩子。
  可惜的是,他也是当爷爷的人了,家里的孙子十五六岁,还没有成亲,没孩子给他带,这老头儿教学癖犯了,就爱给这种天真的孩子们启蒙。
  教授他们最简单的知识,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啊。
  孩子们上午在屋里读书识字,中午吃点小点心,喝点汤汤水水,再去玩耍一下,下午的时候,会有关大刀教他们扎马步。
  周汝生却什么都没干,只看热闹。
  铁青不由得问了他一次:“您真的啥都不教?”
  “我会的东西,他们不合适学。”周汝生看了他一眼,就走开了。
  铁青摸摸下巴,第二天去山上打猎,扛了两头大野猪下山,小野猪八只,这次吃肉,他让大舅兄家做的,全家去吃大户了。
  找了个空闲时间,他就问了肖伟:“怎么周汝生老大人,不肯教孩子们呢?”
  “他是学的暗杀之术,怎么教导孩子们啊?又不是让孩子们当个小杀手。”肖伟哭笑不得的道:“再说了,暗杀之术的学习十分诡异,不适合的孩子,就算是勉强,也是学不会的,还会伤了身体。”
  铁青这才点点头:“哦,知道了。”
  他以为周汝生不稀罕自己家的孩儿呢。
  其实是他想多了。
  在他们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的时候,天上开始飘雪花了,东北这边正式进入猫冬的日子。
  铁青在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杀了十只大鹅子,炖了酸菜。
  三个病秧子笑呵呵的道:“可是见到点油水了。”
  “以前不给你们多吃,是怕你们受不住,现在么,吃点小肉可以。”铁青道:“大肉还是不行的,只能喝汤。”
  小肉,就是家禽的肉,或者是野鸟的肉。
  大肉,就是牛肉羊肉这样的东西,鹿肉、驴肉啥的。
  大牲口的肉,也叫红肉。
  小牲口的肉,也叫白肉。
  铁青这段时间只给他们喝羊汤,牛肉汤等等,里头没有肉,只有汤,放一点葱花就行了。
  给他们吃的东西,也都是一些土豆白菜,萝卜啥的,都是冬储菜,大冬天的吃这些,非常普通。
  头一次啊,给他们吃上了肉。
  虽然是酸菜炖大鹅,但是老铁家的大鹅子肥啊,爆锅的时候只放了半勺猪油,一大锅的菜,炖出来一指厚的油水,酸菜这个东西,很普通,但是做的时候,是很吸油的玩意儿。
  而且越是吸油越好吃。
  二米饭,没有旁的菜了。
  但是就这一个菜,让三个人吃的非常香甜,他们觉得现在吃饭能吃出香气来了,在京都吃饭的时候,总是味同嚼蜡。
  如今能重新吃出味道来,真是如同新生一般。
  第二天就给他们做了猪大骨炖白菜,这道菜也很好吃,且不油不腻,还有肉骨头吃。
  第三天是小鸡炖蘑菇,东北名菜啊。
  从下第一场雪开始,他们的伙食就上涨了,虽然早饭还是素素淡淡的那种,但是晚饭却是不错,有肉有菜的,甚至还有一天,吃到了番茄炒蛋!
  “这个时候,还有番茄呢?”三个人很吃惊。
  “这有啥?上秋的柿子没熟就收了下来,放在破棉被里头,喷上老白干儿,再捂上棉被,这会儿正好捂透了吃。”笑哥儿道:“挺适合三位的,吃吧。”
  这三个人在笑哥儿看来,就是老弱那一类,故而每日的饭食,笑哥儿都要问一声的,这三个老人年纪比他爹都大,可不敢不照顾好。
  这不,捂好了的红柿子,这就炒了鸡蛋给她们吃,另外送去给爹娘一大筐。
  也就这个时候能吃到这种酸甜粉糯的柿子了,冬天的东西一般都是干菜,或者是冬储菜,也就这样了。
  旁的好吃的是没有的,最多是果干儿,蜜饯之类的,他们家的蜜饯就是甘草杏,是相公亲自做的,不多,给笑哥儿解馋用的。
  这下了头一场雪不到十天,就下了一场大雪。
  北风唿啸,风雪漫天,孩子们没有来上课,这样的天气也就休息了。
  三个老人看着这漫天的风雪,不由得唏嘘。
  “东北这边的风雪就是大。”孔朝奇是山东人,那边也下雪,但是没见过刚入冬,就下了这么大雪的时候。
  “我也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大雪。”周汝生难得说了句感慨的话,他是南方人,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雪,甚至是这么大的风,吹得呜呜响。
  “京都的雪也大,但是没有一入冬就这么大的风雪的时候。”关大刀也很感慨,他是见过雪的人,甚至还在西北打过仗,但是没见过这么大的雪,这要是在旁的地方,估计已经是酿造成雪灾了吧。
  “这在我们东北,很普通的啦,就是一场风雪而已。”铁青穿的厚实进了客院:“别在这里站着了,都进屋里去!”
  二话不说,把这三个正在感慨万千的老头儿,搓进了屋里头。
  外头有他们的常随在扫雪,屋里烧的热乎的火炕,火墙,火炉子,铁青给他们拎来了一桶热乎的羊肉汤。
  里头不仅有奶白色的汤,还有好些个羊肉片儿,就是一点肥肉都没有。
  撒了很多葱花在里头,又有一些萝卜丝在里头,有了萝卜丝,吃着不那么燥热。
  “喝汤,驱寒,不要出门去了,也别随便打开窗户,东北这旮沓可冷着呢。”铁青一边说,一边给他们每一个人发了三十个药丸子:“一天一粒,这是这个月的。”
  而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十月初一。
  一个月的开始。
  三个人都有点喜上眉梢的意思。
  因为他们来了快一个月了,才得到这传说中的小药丸儿。
  这东西,在他们那个圈子里都要被传成灵丹妙药了。
  一天一丸,一个月的量,这天晚上他们就吃了一丸。
  第二天吃饭的时候,三个老头儿还窃窃私语:“也不知道是不是药丸子的效果,我觉得睡觉都香了不少。”
  孔朝奇有些失眠,而且睡着了还多梦,总觉得很累。
  “我也觉得有力气多了!”关大刀也觉得自己全身舒坦的很。
  周汝生没说啥,但是看得出来,他心情很好,都没有板着脸散发冷气,而是平静的吃早饭。
  虽然下了雪,但是铁青带人扫了雪,又把几个小孩儿凑到了一起,这雪下了,但是学要继续上。
  小山哥儿对上学没有啥反感,因为时间短啊,且是在自家,又有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笑哥儿每天都会给孩子们准备点心。
  中午这一顿,一般都是羊肉汤,牛肉汤,加上一些热的甜牛奶之类的东西。
  小点心就是炉果儿,枣糕,发糕等等,总是能让孩子们吃的饱饱的,暖暖的,自从下了雪,就不让他们出门去玩了,外头冷,只能中午太阳好的时候熘达熘达。
  平时就在屋里头玩儿,索性屋子够大,三个老头儿也很喜欢小孩子,寓教于乐,还是很不错的,过了几天,这里又有了几个孩子。
  嗯,很好,都是村里头好人家的娃儿。
  铁青家的启蒙小班只收十岁以下的孩子,但是也有三五十个那么多。
  一群小孩在在一起,不可能相安无事,今天你打我了,明天我骂你了,孩子的家长素质不一样,教导出来的小孩儿也不一样。
  甚至有几个孩子,骂人那叫一个难听!
  孩子们懂啥啊?这么点大,无非是跟家里大人学的,好的不学坏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