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441章 小学堂

第441章 小学堂
  几天就闹腾的不像样子,偏偏铁青弄得那个小滑梯,都爱玩儿,几个小子抢着玩儿,结果不知道谁,滑下去的时候,直接将老马家的小子,一脚踹到了底下,当了垫底儿。
  马家小子哇哇哭,笑哥儿都惊动了,赶紧去哄了哄,可这孩子也划破了手,踹孩子的是老孙家的二小子。
  俩孩子一个害怕了,一个受了伤,好么,回去之后,两人的爹爹和娘亲,立刻就找上了对方,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儿,两人不依不饶。
  大冬天的闲着没事就干仗玩了。
  最后魏村长调停,双方都有些不服气,还把笑夫郎给牵扯了进来,俩孩子要不是去铁家,也不会打起来。
  笑哥儿本来在家里就不得劲儿,肚子大了他觉得干啥都不方便了,还被人这么牵扯,都有些不高兴了。
  他没去,铁青去了,听了这话也不高兴了:“既然如此,你们两家的孩子就别来了。”
  他好心好意的教导孩子们,还教导出错误了。
  “这……?”
  “我……?”
  俩人消停了,孩子去铁家不仅有吃有喝,还有书读,突然就没有了这个资格,俩人不服气,可是被魏村长的媳妇儿给骂走了。
  魏大亮拍了拍铁青的肩膀:“你看看你,好心没好报。”
  “我这也是,想给孩子找个玩伴而已。”铁青也觉得怪没意思的。
  回家跟笑哥儿说了,笑哥儿犯愁了:“这样下去可不行,这都是小孩儿,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咱们家可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都是家里的孩子,还都那么小,有个啥事儿,像是这次似的,可够让夫夫俩糟心的了。
  铁青干脆,就将孩子们都送了回去。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至于他们家小山哥儿,好办,将老肖家的那几个小孩儿都划拉来老铁家,都是表兄表弟们,一起读书吧,都是自己家的亲戚,还有老乔家的,这回没事了。
  但是其他几家又有了意见,本来学的好好的,突然给开除了,这让人怎么接受?
  他们不敢找铁家的麻烦,就只能怨恨老马家跟老孙家。
  两家人几乎闹的撕破脸,其他人也怨声载道的,后来还是魏村长调停,这几个孩子才重返学堂,但是气氛也不如从前了。
  还是熹夫郎大着肚子站了出来:“明年在村里头盖个学堂,找个举人过来教导孩子们读书,不拘是哥儿姐儿还是小子们,不要求他们考个状元榜眼探花的回来,只求他们不当个睁眼瞎就行了,除了读书还要识数,礼仪也不能啥都不懂,这样,请一个举人,我再派两个嬷嬷去教导礼仪,找个账房先生教导算术。”
  “账房先生就请我家铁生吧。”笑哥儿道:“铁生的算术不错。”
  还是相公私下里教导过,新型的记账本,算术方式等等,他觉得挺好,不如交给孩子们。
  这些孩子们还小,可塑性极强。
  相公的原话,笑哥儿都记得。
  “行,就这么说定了。”魏家大嫂一拍大腿,就这么确定了。
  她回去之后,找了老马家跟老孙家,还有其余的几家人,都说了此事,一个个高兴的很,因为老铁家的孩子小,只收十岁以下的,要是有了学堂,他们家的其他孩子们,就有了学习的机会。
  虽然笔墨纸砚贵了一些,但是现在的榆树村,不是花不起这个钱。
  只要能不当个睁眼瞎,比啥都强。
  看看铁力家的铁生,如今会写字,会算账,在老铁家当了个账房,每个月的银子就是五两,还风吹不着,雨淋不到,逢年过节,还有东家的红包,给的各色东西,说那叫“福利”。
  这几年已经有人开始打听铁生的婚事了。
  不过铁力新添了个娃儿,暂时没想着劳动老妻,给小子相看人家,起码等孩子三五岁了,能撒开手了,自家也还了东家的钱,没有外债的时候,才有资格考虑给小子娶亲的事情。
  因为娶亲是大事,相看人家,过聘礼,下喜帖,操办婚事,事情多着呢。
  暂时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啊!
  肖伟指定了一块地方做小学堂,就在村子西头的土地庙旁边的那块空地上。
  “不行!”结果被老肖头儿反对:“谁家”老”人了,都会去那边出殡送灵,你在那地方盖个学堂,以后出殡送灵咋办?”
  “老”人了,就是死人了的意思,东北这边忌讳那个“死”字,一般都说“老了”而不是“死了”。
  或者是“过去了”。
  “这……那盖在哪儿合适?”肖伟一摊手,让他爹做决定。
  “我看啊,盖在西场院前头,那里是个盐碱地,平整一下铺上青石板儿就行了,或者是不铺也可以。”老肖头儿道:“周围种上一圈榆树,盖上三间房子,就挺好了。”
  “咱们村儿,还是附近第一个有小学堂的地方呢!”老肖婶子与有荣焉的样子。
  其实整个树林县,也就县城里头有个学堂,还是公学,因为按照朝廷的规定,每一个县城里都有官学的,这是培养读书人的地方。
  府城里还有府学,而省城里还有书院,这样的书院,都是有百年历史的,上学的基本上都是举人了,会试之后就是进士,殿试之后就是贡士,天子门生。
  那不是一般的荣耀啊!
  “就是,有了小学堂,起码大家有个认字儿的地方。”老两口对于读书人是很看重的,要不然,当年也不会看上老孟家,忍气吞声的给自家妹子那么多支持,就为了让老孟家的那个男人,能感激一下妹子,好好对妻子。
  结果……不说也罢。
  于是这地方就定在了西边场院的前头的盐碱地。
  肖伟家的大管家去县城采购的时候,办理的手续,肖伟买下了这块地,然后捐给了村里头,建学堂用的。
  铁青干脆也买了五十亩地,捐给了学堂:“以后这五十亩地,就是学堂开销用地,种出来的东西卖了钱,可以给先生们做束脩,出来的粮食,也可以给先生们吃用,挺好。”
  魏大亮想了想:“那这五十亩地,你们不要管了,我来处理,谁家孩子去上学读书,就去地里头帮把手,这人多一些,啥活儿都好干。”
  大家你帮一把,他帮一把,伸伸手的事情。
  没必要都指着老铁家。
  “行,那就交给你了。”铁青也乐得清闲。
  因为天气冷了的关系,东北这边开始猫冬之后,各家都吃两顿饭,白天很多人都无所事事,就开始收拾自己家,然后是难得的大冬天的洗一洗热水澡,还有就是开始淘米,蒸干粮呢。
  铁青家因为有那几个常随帮忙,别看人不会做饭,但是力气活儿可没少干,大金叔就开始毫不客气的支使人家给他干活。
  家里很快就蒸起了豆包和年糕,以及打了豆面卷子,还做了驴打滚儿。
  三位老大人没见过这样的,就每天去厨房观摩,出锅了的豆包,年糕,他们都能吃到热乎的,还是蘸着绵白糖吃的,觉得口味十分不错。
  而铁青他们第二天早上就吃到了年糕饼子,焦香酥脆又软糯的年糕饼子。
  笑哥儿一边吃一边感慨:“又是一年啦!”
  “是啊,又是一年了。”铁青给他夹了一块腊羊肉:“你这肚子又大了一点哦。”
  在铁青的眼中,这个孩子的生机,比山哥儿那会儿,要浓郁许多,也不知道,这个孩子,能不能继承他的异能?
  这个时代,只有他一个人有异能,铁青其实很担心,自己的孩子有异能,小孩子不懂收敛,万一被人发现了,可就不妙了。
  索性小山哥儿没有这个顾虑,除了力气大一点之外,小家伙儿没有任何与众不同的地方。
  同样爱吃肉,不爱吃菜;
  同样喜欢新衣服,爱美。
  “是啊,这小家伙儿也不知道是不是身体太健康了,这几天动的厉害。”笑哥儿摸了摸肚子,他现在肚子大了,相公就更小心翼翼的照顾他,连穿衣服都要相公帮忙了,尤其是现在,他无法弯腰穿鞋子,相公就给他穿鞋,泡脚,还给他做按摩揉捏。
  他的脚丫子有点水肿。
  “他在你肚子里练拳脚呢么?”铁青笑着道:“现在动一动手脚,等到出来了,估计更活泼一些。”
  “可别。”笑哥儿指了指正在摇头晃脑啃着一块肉骨头的小山哥儿:“再来一个这样的,我可忙不过来了。”
  小山哥儿随着越长越大,这孩子也越来越活泼好动。
  铁青笑着摸了摸小山哥儿的头:“我家哥儿挺好的。”
  “好!”小山哥儿抬头,朝爹爹爸爸笑了笑,低头继续吃。
  小家伙儿如今喜欢啃肉骨头,小金叔惯着他,就每天给他炖肉骨头,熬的骨头汤,非常的多。
  每天换着花样的来,因为骨头汤太多了,全家都跟着一起喝,包括客院里的三位老人家。
  骨头汤的小馄饨,热汤面,甚至是面片儿。
  补钙么,三个老人越发觉得自己的身体硬朗了起来。
  是夜,雪花簌簌而下,却没有吹风,落地无声,却是下了一夜,第二天铁青险些没有推开门。
  外头的雪清扫起来倒是不费事儿,且没留在家里,都运出去,丢到了河床那边。
  村里头为此专门组织了人手去扫雪。
  实在是怕积雪太多不好处理。
  加上他们并不需要搭建冰雪围墙了,他们村儿的围墙就够高的了。
  三个老头儿穿的圆滚滚的出来看了看:“这么大的雪,这是下了一夜啊!”
  “可不是么,还给院子里头堆了个雪人儿嘿!”这点童真的小东西,让三个人啧啧称奇。
  不过铁青只许他们三个出门来看看,就要进屋里去,外面太冷了。
  马上要进入腊月,铁青还想着自家的猪也杀个十头八头的,留着吃肉。
  结果这边刚扫完雪,家家户户还在喝汤驱寒的时候,竟然有东北大营的斥候过来了。
  正好赶上铁青在大舅兄家拿牛肉。
  肖伟让他来的,大将军府杀了几头草原牛,一家亲戚送一只。
  铁青正好来拉已经宰杀好了的肉牛,就赶上了。
  “大将军,人抓住了!”来人喜气洋洋的样子,应该是个喜事儿。
  “真的?好,不亏我在那里设了这么久的陷阱。”肖伟一听就乐了:“伤亡情况怎么样?”
  “没有战死,只有几个受了点轻伤,但是这次我们消灭了三千人,获得了五千匹战马!”这可是个大胜仗,尤其是战马。
  白得了五千匹,还都是上好的草原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