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哑巴爱情,比泡沫脆弱,比温柔难抗拒。
杀青后,我一直意图联系柏潜。但没有结果。
微信他把我拉黑了,电话显示空号,微博账号显示不收私信。
我找不到他,整日郁郁寡欢,承担着不知道是我还是姜瑜的情绪。
云拂劝我死心:“竟容,等出戏就好了。老实说现在不联系,才是对你们两个都好。”
我摆弄茶几上的杯盏,没有说话。
被云拂洗脑太久,我也开始期待出戏的那天。
可那天来得太晚,晚到我开始怀疑云拂的说法。
我忍不住想,为什么柏潜出戏就可以那么快?他都快赶上翻书的速度了。
我真的还在剧本中吗?可明明,我也没有多喜欢姜瑜。
云拂继续敲打我:“《青桐深》是主受视角,一般同志片演受的演员都更难出戏,这是惯例了。你不要太认真。”
那时我躺在阳台的秋千椅上,流光溢彩的吸顶灯倾洒在我身上,黑夜浓重的情绪灌了我一壶,冒尖儿的那点全是柏潜。
我开始无心工作。一天大半的时间都用来发呆。
直到七月的尾巴,我才得到一些有关于柏潜的消息。
柏恒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事由豆瓣发酵到微博上,最后我在热搜上看了#柏潜弟弟#这一词条。
素人上热搜,这操作来得蹊跷。我本以为会等到柏潜的一些回应,可是没有。
柏潜的微博还停在一个多月以前,食用杨梅过量那条。
而这一个多月,我没走出紫荆庭一步。颓废得云拂再也看不下去,给我找了些事来做。
云拂说:“你就是太闲了,闲出病了。”
我赞同她的说法,所以在云拂拿行程表给我时没拒绝。
云拂安排得很用心,没有什么太累的活,基本上都在各个城市辗转拍杂志。
“心小了,空了,就让它野起来,满起来。”云拂为我戴棒球帽时这样交待我。
我点点头,配合她的身高,喝了杯低脂牛奶。
就这样,我开始了工作三天,休息一周的生活。
八月份我去了南京,厦门,以及日本。
我以这样不快不慢的节奏运行每一天,云拂夸我脸色有所好转,却只有我自己知道一夜比一夜更难以入睡。
而这种失眠的症状,在配合《青桐深》剧组做明年金像奖提名的报送材料时最严重。
八月十四日,十五日,我整天没合过眼。十六日凌晨三点意识模糊,却又在四点醒来。十七日至二十九日,我没有在凌晨五点之前睡着过。
我的生物钟彻底乱了。起初是整天不合眼也不觉得困倦,十六日后,白天已经无法正常工作。
九月二日,我开始不能在白天保持清醒。
由于减少了工作交接,我和云拂见面的时间也不多了。她知道我愿意一个人呆着,便也自觉没有来打扰。所以我作息紊乱的情况,她是在九月下旬才怀疑的。
到了心理咨询室,我如上配合我的医生,告诉他我的近况。
负责我的医生是个年轻的男士,约莫三十五不到,但衣品上有些老气横秋。没有柏潜那种让人常看常新的感觉。
他的名字有如他的衣品一般朴素,常试。
“情况不算坏,只是轻微的心理障碍倾向。”常试端着他的印有“为人民服务”的搪瓷杯,啜了口凉茶,平静地把我的症状如实汇报给云拂。
云拂吓坏了,反复和他确认:“只是倾向对吗,还来得及矫正,是吧?”
常试点头,“通俗点来说,就是心理上受了刺激,需要把这种应激反应解除。”
“怎么解除?”这是我问的。
“找到根源。”
云拂带我走出咨询室时,仍坚持我只是没出戏的说法。然后把我全副武装塞回车上,送回紫荆庭。
车子一停在地下停车场,疲倦便如山如海对我侵袭而来。
我没精打采地拖着步子靠在电梯隔板上假寐,后知后觉云拂从常试那出来就一直不敢大喘气。
一进门我就摘了口罩帽子墨镜,踢了运动鞋,靠上真皮沙发。云拂脸上的不安太明显,我努力撑大眼皮,哼声:“别担心了,没事,过段时间就好了。”
云拂泄气般坐到我旁边,用一言难尽的语气来问我:“要不,再找个组进算了。”
我无力呻吟:“我不行的,云拂,太累了。”说这几个字已差不多耗尽了我最后的清醒,“我好怕,随时会猝死,闭上眼睛就一睡不醒啊。”
云拂的怒气如有实质,“呸!瞎想什么啊!我看你就该找个中医来调理一下。”
云拂的执行力非常强,隔天紫荆庭就出现了一个会号脉看诊的老学究。
老学究中气很足,照着云拂的脸就一通诊断结果:“这是伤着元气了,身体亏空太大,要精细一点调理。”
这一调理,就开了上万的药。
云拂对这些贵得要死的药期待很大,于是我忍了两天,才一脸惋惜地告诉她药疗无效的实情。
知道实情的云拂很崩溃,开始放下其他工作事务,忙碌在寻医问药的第一线。
从此我相当于从生活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
这自由来得非常压抑。我时常生出“如果自己消失在这个世界,会对这个世界有什么影响”的念头。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的残酷。
残酷得我能明确感知到自己病情加重。
夜深了,窗户外的月光很冷,我开始害怕睡觉。
因为没睡着,我就要一面陷入随时要猝死的恐慌,一面承受睁眼到天亮的疲惫。
谁也想不到,最后解除这种封闭障碍的是一篇百年树人同人文。
九月二十日凌晨一点多,我点进了百年树人的同人文互推楼。从此打开了嗑CP的新大门。
顺着新手指引,我成功下载老福特。新大门一开,我才懂什么叫粮仓富硕。
那位叫“187和184的爱情故事”的写手,是我入门的殿堂级推手。
她是一位写实派同人大佬,行文之中深谙理论结合实际的道理。产出很少,很慢,但看完她八篇神文,天光已经大亮了。
这是我近三个月以来,第一个心态平和度过的黑夜。
她功不可没,所以成了我的第一位关注。然后我添加了系统推荐的其他百年树人同人圈写手,开始了无人知晓的同人文心理疗法。
沉迷老福特一周,我已经能在晚上两点前放下手机入睡。
那些真真假假的糖点,私设如山的梗,无法定义的萌雷点,不知不觉占据了我空落了许久的心。
即使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同人文里发生的未发生的都是假的。那些微博抠字眼卡点的糖,只是营业砒霜;那些花絮里的对视,都是剪辑效果;那些所谓的默契与宠溺,都是因为有摄像头在拍……
实际上当了39天同事,我给他买早餐,都要被拒绝两次。我们一起吃饭,除了拿剧本做由头,都没可能同桌。我们收工下戏,住在两隔壁几乎没交集,不会半夜蹿房接吻做爱。我出状况,他除了来两通电话,不会再有别的关心。他住院,恢复意识后,就没正眼看过我。我不能给他生一对双胞胎或龙凤胎,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喜欢同为男人的我。杀青我们没有互相道别,后来我们没有保持联络,将来也不可能有公布恋情让微博瘫痪的一天。
明明我什么都知道,可我就是没能那么快走出那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