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458章 儒门开山

第458章 儒门开山
春雷骤响, 淫雨连绵,四十余日未歇。

山色幽暝,天穹灰蒙蒙的。微茫山依傍江边, 虽处于中洲核心区域,但地势偏低, 历来是蓄水之地。

连绵的暴雨成灾,一座临近山边的偏僻镇子, 镇里留下的都是腿脚不便、无法上山的老人。

老妇和孙女被困多日了。祖孙俩对着缸内渐少的发霉米粮, 与越涨越高的水位唉声叹气。

“天公不作美啊。”祖母道。

“祖母,这雨什么时候会停啊?”孙女身上的衣服反着潮, 春日亦寒透。

她才十三岁, 长身体的年纪,两三天只吃米汤了,饿得前胸贴后背。

孙女见老妇有些溃烂的腿脚,吧嗒吧嗒掉眼泪:“祖母,要是我背得动您……前几日, 水位还没有涨这么高的时候, 说不定早就和镇里其他人一样逃出去了。”

“仙人会有办法的。”老妇安慰。

暴雨如注, 在这浩渺天地之间, 凡人亦如蜉蝣。朝生暮死。

家里没有青壮年。这年头,旁人指望不上。她们多半是出不去了,“小荷, 不用管祖母,你这娃娃还有些水性,说不定还能……”

小荷有些悲观地想:“仙人真的会来拯救我们吗?”

“还有人吗——”

骤然间,一个陌生的声音伴随春雷响起。

是个年轻的男声。

“祥云镇还有人吗!我来自微茫山儒宗,得圣人之命, 前来助附近百姓脱困。倘若家中还有人,请尽力发出声响,或是挥动醒目的标识——”

小荷和祖母住在地势偏高处,还没有被彻底淹没,才得以撑到现在。环顾镇中偏低矮处,有些屋子只剩下屋顶了,时不时,还有肿胀的尸体漂浮过来,是不幸罹难者。

小荷终于有了求生的希望,她探出头去,白衣儒袍的仙君驾驭漂浮水上的云舟,凌水摆渡而来。

“啊,祖母,我们有救了!”她的眼睛亮晶晶的。

小荷看见,舟上坐了三四名已至天年,无法动身避祸的老人。她认出是镇子里的老人,要么是孤寡无依,甚至还有被儿孙扔在此地的。

几日之前,他们都对命运十分悲观。耗尽的柴薪不能拖累青壮,只好被遗弃在家乡,守着老宅等死,也算是安土重迁。

“仙君,在这里——”小荷忙将红染布系在竹竿上,伸出窗,奋力摇动。

来者名为周子部,很快将祖孙二人救到云舟上。待他搜寻完镇中的幸存者,就施法让云舟飞起,启程返回微茫山。

小荷从他口中知道,不止是他们镇,这场暴雨覆盖面甚广,许多地方都受灾了。

周子部抹了把汗,看着很疲倦,却还在安抚灾民情绪,看着很平易近人。

他道:“中洲现在水患很严重。一月之前,圣人决定开山,收容周边无处可去的灾民。我们儒宗弟子,多半都被圣人派遣往各地了。”

“各位老人家不用担心,山上备有充足的米粮。因为是临时收拾出来的,没有那么多住处,条件有限。但我们也尽力腾出了屋子,还请各位老人家担待。”

“仙君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有老人颤巍巍,俯身就拜,“中洲向来供奉圣人,圣人与他的门人,果真救我们于水火。”

周子部忙扶起老人,道:“愧不敢当。圣人说,达则兼济天下。我等踏上仙途,责任在肩,自然不可眼睁睁地看着百姓遭难,生民离乱。”

说话之间,笼罩着雨幕的微茫山,已经近在眼前了。

小荷扶着祖母走下云舟,被门人领入外山新搭建的房屋。

留守宗门的有不少学医术的仙子,正在分米粥和药品,小荷小心地扯住一位仙子的袖摆,天真地问道:“姐姐,雨什么时候停啊?”

“这个,我也不知道。”仙子姐姐搭过祖母的脉,取出备好的药剂,说道,“老人家的腿脚受了冻,腿上的溃烂有感染迹象,药剂按时服用,近期要注意保持干燥温暖。”

小荷感激地点点头,双手接过药剂。

她又问道:“圣人那么厉害,能让雨停下来吗?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啊?”

沈游之正在巡视安置灾民的区域,刚巧听见这段对话。

一月之前,师尊离山。随即,两位师兄也被调遣到其他地方,儒宗的七贤与十二名士也各自下山。

开山之后,沈游之作为圣人弟子,临时代管宗门。

听到小荷这么问,他走近,看着情绪不佳的灾民们,借此机会安抚人心,扬声道:“圣人有言,‘人定胜天’。师尊离山,正是为了召集仙门各宗,解决中洲水患。”

沈游之说到此处,忽然想起师尊离山前,召集全宗弟子时,掷地有声的一席话。

大雨滂沱之中,白衣圣人负剑,暴雨沾染了他的轮廓,浸透白衣。正如此时,全宗弟子都如他一般,置身大雨之中。

他们都在专注地倾听他的决定。

儒门三相就在最接近他的地方,仰望着师尊的身影。

谢衍声音冷静,俨然是早已作出决定 ,道:“我等修仙之人,平素受尽凡间香火供奉。倘若在危难之时,我等畏惧天理因果,置生民于水火,选择明哲保身……”

“那么,君子气节何在?仁义何在?”

“儒者之道,何在?”

“危难当前,我辈不可置身事外。吾欲毁家纾难,济世人于水火,解民生于倒悬。”

“即日起,微茫山不再对外封闭,接纳灾民。儒宗门人,修为金丹及以上者,随吾离山济世。”

入世难吗?

难。

儒门三相被唤到身前,看着即将启程离山的师尊。

他们尚不知将面临什么,即使修为出类拔萃,在天道面前仍惶惑。

“飘凌、相卿,你们随我一同离山。”谢衍很快点了他们的名,“游之,你擅长医术,留守宗门,救济灾民。”

“师尊,我们该做些什么?”白相卿抱着琴,尚有迷茫,“为什么您判断这场雨不会停,难道天道,就不给人活路的吗?”

“活路也是要靠自己去争的。”谢衍叹息。

白衣圣人昂首,看向笼罩着阴云的天幕,已经数十日未散了。

他缓缓道:“吾几乎抽调了宗门中全部金丹以上的修士离山,你们如今惶惑,大抵是不知,我此举究竟是何意?”

“请师尊示下。”风飘凌道。

“大水之后,必有灾殃。”

他留下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就转身离开山门。

后来,沈游之终于知道,谢衍所说的“毁家纾难”,并非一句虚言。

微茫山近处,仙门枢纽之一的云端城里,城池的疏水系统也快要接近极限了。

这座仙门大城,可不是寻常小镇那般容易救助,唯有尽力保全。

为了避免蓄积的雨水淹没重要设施,殃及百姓。墨家弟子从四面八方赶来,正在集中抢修。

墨家少宗主墨承,带着一众弟子涉水而过,齐膝的积水沾染他们的黑色短打。

“快些,疏导水患,抢修机关,云端城不能淹了。”

机关甲人跟在他们身后,背负着许多专门的零件和工具。即便有涂上防水的油脂,它的关节处也进了水,涉水时有些不灵光。

轰隆隆的春雷追着他们,他们不敢御物低飞。

先前有名弟子刚拿出剑,就差点被雷劈中,只得采用笨办法。

一名年轻的墨家弟子跌倒在水中,他连续工作十余日了,眼前发黑,连声道:“我走不动了,少宗主,歇、歇一歇……”

墨承道:“仙门弟子都被动员起来了,我们墨门子弟,向来侠义为先,岂能置百姓于不顾?”

墨承一行是刚刚从墨门下辖的城池赶来,连轴转了许久,现在才有抱怨声,已经很能吃苦了。

也有人抱怨:“云端城是他们儒宗的附属吧,儒宗门人呢?怎么都是我们在做事?”

墨承听他们这般没出息,也是分外恼怒,厉声道:“云端城的水患还不是最严重的。儒宗门人,多半被抽调到三大湖与临江下游去了。别的仙友在前线搏命,我们在后方做保障,已经是很好的差事了,十三,你连这点道义都不懂?”

“……”

“现在,还不知道这场暴雨何时停下来,许多地方已经泛滥,宗主们都在商讨该往何处引导水流。这是逆天的事情,毫无疑问,是要背因果的。”

“这还不算完,水患中还有妖物作祟,许多仙友已经上前线,抵抗肆虐的妖物了,许多道友都在抵抗中牺牲……”

“……灾劫之中,也没有葬身之地,战死的道友多半都被洪水冲走了。能够收回尸骨,已然万幸。更多的是失踪者、葬身妖兽口腹者……”

暗无天日的阴云中,墨承抹了把脸上的水渍,不知是雨还是泪。

“我们百家宗门,历来受中洲百姓供奉。”

“圣人问我等,倘若此时袖手避世,待到灾劫过去后,再出来食尽万民供养,面对牺牲道友的灵位时,不会觉得羞惭吗?”

方才抱怨的墨宗弟子满脸愧色,“少宗主说的是,如此,我会耻于见师长,见好友。”

“时间不多了,分头行动。”

他们此番抢修的,是云端城的疏导系统。

当时在城建时,本就是墨家设计,惊雷劈开了城池的保护结界,云端城几乎完全暴露在大雨之中。

忽然间,一名在队伍最后的墨宗弟子哀鸣一声,道:“我被咬了,好疼,是什么东西!”

墨承回头看去,只见那弟子被水中不知名的黑影咬住腿脚。他忙捏诀,试图营救,却见那弟子被黑影扬到空中。

血如瀑雨,纷纷扬扬落在这个墨家小队的身上,那弟子膝盖以下被齐齐切断,转瞬没入妖物腹中。

唯有半截躯干浮在水上,那墨家弟子脸上残存的,仍然是惊惧和痛苦扭曲的神情。

墨承的脸色顿时苍白如雪。

云端城也不安全了!

不、不如说是,只要水患蔓延的地方,妖物就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