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威廉本来还想劝亚蒙不要这么激动,但在脑海中的一个想法冒出来后,他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他在想自己应该是被耍了——《新汤》肯定早在今天之前,就做出了他出局、哈克由布莱德饰演的决定,但他们仍然按以前约好的那样让他今天来试镜,然后看他为了一个不可能得到的角色在那里白白努力。
如果电影公司公开邀请演员们来参加试镜会,却又在试镜前突然取消,告知公众角色人选已定,那么这家电影公司会招来舆论的反感,甚至被人怀疑选角过程里是不是有黑幕,但如果电影公司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试镜会,最后选出了一个演员,那哪怕这名演员是他们提前内定好的,这也是合乎好莱坞规矩的。
这就是好莱坞,看似光明正大,但其实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充满了各式各样不能明说的规则。
“瑞凡·菲尼克斯继承人,哈!又不是瑞凡在世,顶着别人的光环享受好处有什么好得意的,我看他在试镜里的表现还不如你呢!”亚蒙还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再说瑞凡继承人的名号又没有指定给他,媒体的尿性我还不知道?只要是个年少成名又有点演技的天才,记者们都会这么形容的!就连你,威廉,如果这两年能得到一个有分量奖项的提名,等着瞧吧,记者们也会争先恐后的这么称呼你的。”
威廉真的开始思考了一下将“瑞凡·菲尼克斯继承人”的名号从布莱德·兰弗洛那里抢来的可能,不过最终还是说:“算了吧,我就是我,不是谁的继承人。”
还准备说什么的时候,亚蒙的移动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他走到一边接通,语气先是略冲,而后和缓下来的说了四五分钟后,挂断电话走了过来:“斯塔西·施奈德打来的电话,她在环球里担任要职,《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邀请就是她递出来的,施奈德说她对这件事感到很抱歉,但因为是更高层的领导做的决定所以她也无法改变,然后她暗示说以后迟早会补偿你——威尔,你怎么看?”
“环球毕竟是八大影业公司之一。”威廉耸耸肩,对环球只提了这么一句话就不再说了,倒是对斯塔西·施奈德,他多说了几句:“施奈德女士在环球担任要职,而你我还处在指望着抱制片厂大腿的阶段,目前我们两方间的差距差不多有纽约到洛杉矶那么大,一般制片厂高官刷人,刷就刷了,施奈德女士却亲自打电话来解释,我觉得,她的友谊有必要维持下去。”
“我也是这么想的。”亚蒙·高夫曼点头道。
威廉颇有兴趣的看着亚蒙:“制片厂女高管们几乎就没有已婚的,我说,你和施奈德女士间——?”
亚蒙·高夫曼翻白眼:“你的八卦嘴脸真是暴露无遗,威尔。”
“因为你有和熟女谈恋爱的爱好嘛。”威廉却略显无辜地说:“或者你自己说,我偶然遇见过的你的前女友们,哪一个比你小?”
“……”亚蒙·高夫曼。
“为了我的事业发展,而出卖自己的色相,阿米,我是不是欠你好多好多句谢谢?”威廉眨着眼说。
亚蒙(Armand)的昵称就是阿米(Armi)。
“不!要!叫!我!阿!米!”
威廉乖乖住嘴。
亚蒙·高夫曼深呼吸又深呼吸,终于平复了胸中燃起的小火苗——威廉的临时捣蛋,居然让他连对环球的怒火一块儿消散了。
不过亚蒙·高夫曼还是发誓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再为威廉找来一次毫不逊于《新汤》的试镜机会。
虽然不是一线的金牌经纪人,找不来那些投资几千万上亿的商业片的角色,但亚蒙·高夫曼毕竟出身于美国最好的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又在好莱坞浸淫了十几年,人脉关系说手眼通天太夸张,说各个电影公司、经纪公司都有自己几个熟人眼线还是很实在的,受瞩目度不那么高的一般类型片他努力争取争取,剧本和试镜机会也能很快到手。
《理智与情感》的剧本很快来到了威廉的手上。
☆、李安
威廉看过《理智与情感》的原著,不,或者说他阅读过简·奥斯汀的所有小说,《理智与情感》只是其中一本而已。
虽然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极少有对简·奥斯汀感兴趣的——同龄人不是把娱乐时间花在谈恋爱参加派对尝试各式各样违禁品上,就是将兴趣投放在超级英雄漫画或者《星际迷航》《星球大闸》系列电影上——威廉算是个例外,他喜好阅读,对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感兴趣,丝毫不介意伙伴们“简·奥斯汀的小说只有姑娘们才着迷”的评论,几乎在图书馆里讲简·奥斯汀的全部作品节约过来了一遍,并很为这位英国女作家细腻的文字和清新的风格而折服。
正因看过原著,熟知《理智与情感》的故事和文字风格,所以一见到剧本,威廉立刻就惊叹了。
《理智与情感》本来就是一部很英国的小说,加上作者奥斯汀是位十七世纪的女士,所以整部书的文字风格都很含蓄,无论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述,还是对感情的处理,哪怕是主配角们戏剧性的命运转折,都处理的无一不内敛,无一不细腻——这样的小说是极难被改编成剧本的,更勿论说要改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了。
但摆在威廉面前的这个剧本就极精彩。
简·奥斯汀小说内的精华全都被保留下来了,没有任何一个编剧原创的情节,所有剧情都取之原著,而且取的十分巧妙,恰好是能够完美体现小说人物性格,又不显得多余累赘的那种,难得的是就连人物的对白和互动都是那么的原汁原味,那么的简·奥斯汀——偏偏节奏还不像原著那么慢吞吞,剧情安排非常有分寸,每个转折都恰到好处。
这样一个好剧本,如果能再遇上一个不算差的导演,和一群好演员,一定能拍出精彩绝伦的作品!
威廉对《理智与情感》的剧本非常心仪,特别是在他获知电影将在英国拍摄后,更加心动了——还可以顺路去探望一下兰斯嘛。
“谢谢!亚蒙,非常感谢!”威廉兴奋的对他的经纪人说:“我喜欢这个剧本,我想要得到这里面的任何一个角色,哪怕是讨人厌的威洛比也可以!”
“我既然把剧本给你,就说明你很有希望能获得其中的一个角色。”亚蒙·高夫曼说:“其实这次也是我们走运了,恰好遇到制片厂和剧组产生分歧,不然的话,距离《理智与情感》开拍还不足两个月时间,我们是绝无可能在这时候进组的。”
通常来说,好莱坞正规制作的影片,开拍前两三个月男女主角都要确定下来了,而且越是大制作主角确定的越早,《理智与情感》再过不到两个月就要开拍,此时主要演员还没能定下来,是遇到了特殊情况——前期选定的演员全都是英国人,这让投资方哥伦比亚公司有些不满,《理智与情感》最后还是要在美国发行上映的,而且哥伦比亚希望拿这部影片来冲击各大颁奖礼,就非常希望剧组内能有个美国演员,所以他们才将电影里还没完全确定的角色挑了出来,在洛杉矶举行了一个规模很小、只要推荐演员的小范围试镜。
——这时,在好莱坞有没有丰厚的人脉资源就非常重要了,亚蒙·高夫曼正因为在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里有朋友,才能得知这个消息,并用了些手段为威廉争取到了试镜机会。
电影开机迫在眉睫,威廉花了三天时间匆匆研究完剧本,就赶去了试镜会。
据亚蒙·高夫曼所说,布兰登上校早已确定人选,是令制片厂和剧组双方都非常满意的英国著名演员艾伦·里克曼,再说布兰登上校从年纪来说也不适合威廉,所以威廉可以尝试的角色只有另一男主爱德华或配角威洛比,他决定为威洛比全力以赴——从外形上来讲,威廉跟英俊的威洛比也比较符合。
试镜时威廉的号码排在第七个,前六个出来的人有男有女,而且从面上都看不出任何端倪,轮到威廉的时候,他轻呼口气,平复了下心跳,伸手推开了房间的大门。
然后他很惊讶自己居然能在房间里看到一个面熟的亚裔面孔。
“李安?”
威廉脱口而出的话使他获得了房间内所有人的注意,不为其他,正因为他说的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
房间内有四个人在盯着威廉看,三女一男。
威廉认得李安,认得艾玛·汤普森——在1993年,以《霍华德庄园》夺得第65届奥斯卡最佳影后的英国女演员——其他两名女士的面孔对他来说就完全陌生了。
不过从她们的穿着和座位来看,威廉猜得出紧挨艾玛·汤普森坐着的那位穿着米色套裙的女士应该是制片方代表,而坐在最左边,穿着朴素脸上一直挂着和善微笑的中年女士是美国演员工会代表。
米色套裙女士看向李安:“你认识他?”
艾玛·汤普森看看威廉,又看看李安,一脸好奇。
李安疑惑又惊讶的摇着头:“不,我不认识。”然后看向威廉:“抱歉,你——”
“我也不认识你,不,我的意思是,我知道你,而且很喜欢你拍摄的父亲三部曲。”威廉连忙说:“但是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没错,Ang Lee先生。”威廉这次特意换成了美国人比较熟悉的李安的称呼方式,然后自我介绍说:“我是威廉·布兰德利,叫我威尔就好。”
米色套裙女士对着李安微笑:“看来这是一个你的小粉丝,而且是精通中国话的粉丝——如果我没听错的话,威廉,你刚刚是用中国话在称呼李的名字对吧?”
威廉点头,并不谦虚地说:“我精通汉语。”
李安低头翻看了一下威廉的简历,觉得很诧异,他既诧异还刚刚成年的威廉居然精通汉语——这点做不了假,汉语发音对西方人来说是那么的难,哪怕再简单的口头语,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的话,也无法讲的字正腔圆——又诧异威廉居然看过他拍摄的父亲三部曲。
虽然在美国生活学习了很多年,但李安从没拍摄过一部完整的英文电影,他只是在大学期间制作过几个英文短片,正式执导经验全是回台后积累的,比如他的成名作《推手》,和为他斩获不少国际荣誉的《喜宴》和《饮食男女》,这三部电影就是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也叫“家庭三部曲”。
《喜宴》和《饮食男女》都为李安带来过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提名,其中《喜宴》还夺得过一座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所以李安才会在好莱坞的电影人心里有些名气,所以《理智与情感》才会交到他这个其实从未拍过英语影片的导演手上进行拍摄——但是李安从来没想到过,会有一名年轻演员熟悉自己在台湾拍摄过的纯粹华语电影。
是演员,不是编剧也不是制片人,更不是电影公司。这确实是有点稀奇了。
李安忍不住开始怀疑:难道这个年轻人是在投机?他会不会在试镜前打听过自己,故意在现在说出看过自己的电影,然后想要博得他的好感呢?
李安决定试探试探威廉·布兰德利。
如果这个年轻人是在试镜前临时做的功课,而不是真的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对他的电影有过研究的话,那他肯定会露馅的。
“你喜欢我的电影,这令我觉得有点惊讶。”李安温和的说:“毕竟很少有美国年轻人会精通汉语,并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华语电影感兴趣,这里面文化和语言的隔阂都太多了。”
“我不觉得《推手》、《喜宴》或《饮食男女》有什么难理解的,虽然它们是华语电影,讲述的也是万里之外的普通华人家庭的故事,表面看是跟美国文化美国生活南辕北辙,但好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不是么?我个人觉得,李安导演你的这三部电影作品都跟简·奥斯汀的小说有着共通之处,特别是跟《理智与情感》这部小说的风格还有想传达的东西很相似,我猜,或许这正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会找你,一个从未执导过英文电影的华人导演,拍摄英国文学名著的原因?”
李安还没反应——或者是身为华人的他反应也太含蓄内敛了,不太引人注意——艾玛·汤普森和米色套裙女士,也就是《理智与情感》制作方和发行方的哥伦比亚公司高管艾米·帕斯卡尔,眼中都露出了惊讶的目光。
没人比艾玛·汤普森和艾米·帕斯卡尔更清楚哥伦比亚公司会找上李安执导《理智与情感》的原因了,甚至一个身为编剧兼女主角,一个身为制片人,李安最后能当上导演,是离不开她们二人的点头的。
威廉侃侃而谈:“说句无礼的话,简·奥斯汀的小说主题永远只有一个,婚事。怎么将乡绅阶级出身的小姐们嫁出去,而且要嫁的物质和情感都圆满,是她永恒的追求。但奥斯汀的作品,和那个时代其他描写绅士小姐们爱情故事所不同的是,她笔下的主人公们永远不会谈像罗密欧朱丽叶那样轰轰烈烈不顾一切的恋爱,奥斯汀创作的主角们一举一动都被时代限制着压抑着,渴望爱情,又必须隐忍,哪怕因为隐忍她们将失去毕生挚爱。”
“就像《理智与情感》里的姐姐爱琳娜,她爱爱德华,但却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不表露给爱德华知道,也不跟任何人倾诉,哪怕是自己的妹妹玛丽安,和爱琳娜性格相似的还有《傲慢与偏见》里的姐姐简,她们都因为过于压抑而差一点失去了自己的爱情。”
艾玛·汤普森在座位上挪动了下身体,视线不停的在威廉身上打量——刚刚这翻话说的太对她的心思了,眼前这年轻人有多大,二十?二十五?这个年纪的年轻人,真的很少有喜欢简·奥斯汀的啊。特别威廉·布兰德利还应该是个美国人。
“当我听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找了你,李安导演,去执导一部英国古典名著的时候,猜我心中在想什么?我立刻想到了你的家庭三部曲,因为这三部电影里的主角就像简·奥斯汀笔下那些人物一样,性格中充满了压抑——《推手》里,朱老先生和儿媳妇玛莎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儿子晓生无论怎么努力都调和不了,夹在父亲和妻子之间,晓生的内心既痛苦又无奈;《喜宴》的主角高伟同是同性恋,他常年生活在美国,又有一个美国男朋友,思想和生活方式已经很洋化了,但仍然改编不了传统保守的父母亲的想法,在家庭的逼婚下,他不能向父母倾吐真相,反而要找朋友假结婚,好应付父母和亲朋好友,千辛万苦对父母隐瞒秘密,同时要费尽心思劝说朋友和男朋友配合自己演戏的伟同心里也充满痛苦;《饮食男女》里的老父亲和大女儿也是,多年来都在压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种种原因不敢面对,直到最后感情再也憋不住迎来大爆发……”
“压抑是理性的产物,而爆发是感性的井喷,这样的感情处理方式很难不令我想到《理智与情感》,想到爱琳娜,简·奥斯汀笔下的女性都希望收获纯美的爱情,但她们的感情又逃不脱那个时代,逃不脱当时的社会现实给予的残酷波折,当然,故事最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简·奥斯汀式的圆满大结局,但故事的整个过程带给人的并不是完全快乐的享受,而是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压抑和悲伤——大概是当时出版社和读者的强烈要求,也可能是认识到了太多现实的无奈,所以奥斯汀才写了那么多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但我想如果她肯写悲剧的话,作品的艺术性会升华的更高些。”
威廉的话突然暂停了一下,因为他注意到房间内万分寂静,从李安到艾玛·汤普森,再到另外两位女士,都在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我是不是说太多话了?”他有些害羞的眨了眨眼。
“不,我想我们都是被你的想法给震惊了,特别是我。”李安翻了下手边的简历:“对于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少年来说,你能看懂我的电影并且有自己的想法,这真的真的非常难得。”李安的语气里隐藏着一丝欣赏的情绪。
“我也很惊讶,没想到居然会有人和李的想法一模一样。”艾玛·汤普森看看威廉,又看看李安,用稍微有些惊叹的语气感叹道,等李安满含希望看向她时,又摇摇头,非常坚定的说:“不,没可能,我绝不接受你想把《理智与情感》改编成悲剧的想法。”
李安的表情看起来有些失望,他对威廉说:“威尔,我能这样称呼你吗?好的,继续说下去,威尔,我能看出来你还有话没有说完。”
☆、威廉OR休·格兰特
“《理智与情感》里,姐姐爱琳娜代表理性,玛丽安代表感性,但她们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结局里理性的姐姐因为难得的感情爆发有了个罗曼蒂克的结局,而一直感性的妹妹也对爱情有了理性的认识,变得成熟并收获了幸福。奥斯汀笔下人物的动人之处就在这里,每个人都有两面性,这中间的界限是非常复杂和微妙的,而在你的电影里,我同样看到了主人公们的两面性,他们生活里悲喜交集的气质……”
随着威廉的讲述,李安的神情越来越和缓,甚至还有几分惊喜。
李安讨厌投机者,但等他确定威廉不是投机者后,立刻就对威廉充满好感了。
穿米色套裙的艾米·帕斯卡尔不停的打量威廉。
艾玛·汤普森突然轻咳一声:“从布兰德利进门到现在已经快要十分钟了,我想,我们应该开始试镜了?”
威廉停下了他的讲述。
李安问威廉:“我想你已经通读过剧本了?”
“熟悉的都能够背诵了。”威廉的语气并不张扬,但很自信。
李安惊讶的挑了挑眉,然后翻翻剧本,找出一幕:“那么爱德华想向爱琳娜表示真心,爱琳娜却要他遵守和露西婚约的那一段你肯定也记得了?就为我们展示一下这段故事吧。”
“爱德华?”威廉迟疑了一下:“可是,我准备试镜的是威洛比。”
《理智与情感》里一共有三大男主角,一个是姐姐爱琳娜的归宿爱德华·费拉斯,一个是妹妹玛丽安最初的爱人威洛比,第三个就是玛丽安最终的归宿布兰登上校。
亚蒙·高夫曼在将剧本交给威廉的时候已经说过,布兰登上校已经确定由英国演员艾伦·里克曼出演,爱德华的演员也快要决定了,只有威洛比的演员威廉竞争到的希望最大些,所以威廉对威洛比这个角色做的功课也最足,但是没想到,李安要他试爱德华?和布兰登上校并称的双男主之一?
艾玛·汤普森插话道:“不如让他试威洛比救下玛丽安后又去达什伍德家拜访时,和玛丽安因讨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而互相倾慕的那一幕?”
李安看了看艾米·帕斯瓦尔,又看了卡艾玛·汤普森:“但是爱德华的扮演者——”
艾玛·汤普森说:“爱德华我们不是已经商讨过了,由——”
“为什么不让这位年轻人试试爱德华呢?”艾米·帕斯瓦尔打断了艾玛·汤普森的话,语气平静但却极有气势地说:“爱德华的人选我们不还没完全确定不是么?艾玛,你知道我的立场,而且李,我想你应该同意我的提议?”
李安委婉的说:“多看看各式各样的试镜,能帮助我们正确的下决定。”
艾玛·汤普森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但也没有再说什么。
因为第65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第6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艾玛·汤普森可以说是这几年好莱坞知名度最高的英国女演员,但目前还不太广为人知的一点是,艾玛·汤普森同样是个才女,并且热爱简·奥斯汀的作品,将《理智与情感》从小说改编成剧本已经有五年,一直想将之搬上荧屏。
但简·奥斯汀的作品一向是影视翻拍热门,《傲慢与偏见》就不说了,《理智与情感》这部稍冷门的小说往前推二十年,只英国就有1971年的电影版本,和1981年的BBC迷你剧版本,艾玛·汤普森两年来带着完成的剧本一直向多家电影公司推销,希望剧本能被拍摄,但一是制片公司们虽然知道艾玛是个好演员的,但对她的编剧能力存疑,二是哪怕助艾玛夺得影后宝座的《霍华德庄园》,在北美上映时的票房表现也非常一般,是部空叫好不叫座的电影。
在好莱坞所有的电影公司里,只有哥伦比亚公司的高管艾米·帕斯卡尔最终给艾玛递来了橄榄枝——帕斯卡尔就是米色套裙女士,目前是哥伦比亚副总裁,好莱坞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
有了帕斯卡尔的支持,《理智与情感》的投资、发行和上映都不再是问题,就连选角,帕斯卡尔都让艾玛全程参与了进来,并且十分尊重编剧的意见。
艾玛·汤普森很快为《理智与情感》的每一个角色拟定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特别是爱德华·费拉斯,她非常青睐由英国的大众情人休·格兰特扮演。
当选角名单递到哥伦比亚之后,艾米·帕斯卡尔虽然承认艾玛·汤普森的选角十分精准到位,但心中却不太满意——主演名单上全是英国演员,一个美国人都没有。
一部美国制片商投资、美国公司拍摄、美国发行并且上映的电影,演员却全都是英国人,那这到底是美国电影还是英国电影?虽然好莱坞和英伦三岛联系紧密,英美两国演员亲如一家,但国别之分还是有的,哪怕美国本土,也时不时有犹太资金或导演偏爱犹太裔演员,排犹资金也排斥犹太裔演员的事情发生。当然,这些事情都不会摆到明面上来说,只是众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罢了。
为了照顾到前奥斯卡影后的面子,哥伦比亚尝试着联系了一下休·格兰特,没想到休·格兰特的经纪人直接要价片酬五百万美元——平胸而论,1994年依靠有史以来最卖座英国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而红遍全球的休·格兰特现在也确实值这么多片酬,但问题是《理智与情感》总投资才一千六百万美元,并且每一个参与的演员都主动降了片酬,导演李安、第二男主角艾伦·里克曼、第二女主角凯特·温丝莱特和女主角艾玛·汤普森四个人的片酬加起来差不过才有五百万那么多。
艾玛·汤普森提出可以私底下跟休·格兰特交涉,请对方友情出演降低一下片酬,但哥伦比亚公司却抓住机会,以寻找更加物美价廉的演员为借口,筹办了这场试镜会。
艾玛·汤普森明白哥伦比亚公司又多此一举的搞这么个试镜会,就是想挑出一两个美国本土演员进剧组,虽然她是电影主演和编剧,现在的话语权甚至比李安这个导演都高,但却不好拒绝制片人兼发行商的艾米·帕斯卡尔。
这就是《理智与情感》试镜会举行的前因后果。
看到大家都默认了这一提议,李安重新对威廉说:“就我刚刚对你说的那幕剧情,请表演一下吧。”
据威廉所知,剧情走到这一幕的时候,爱琳娜和爱德华两人的感情都被压抑到了极致,濒临将爆发不爆发的边缘,可以说是剧本里最难被表演出来的片段,李安让他演这段,是难题,更是机遇,所以威廉欣然应道:“没问题。”
……↓以下为电影剧情,为方便叙述,采用描述性语言……
诺兰庄园的主人亨利·达什伍德快要死了。
达什伍德先生一共有四个孩子,长子约翰是死去的前妻所生,继室生了三个女儿,分别是爱琳娜、玛丽安和玛格丽特。
按照当时英国的法律,女儿没有继承权,达什伍德先生死后,他的一切财产将由儿子约翰继承,而达什伍德夫人和三个女儿除了很少的一点生活费外,甚至连住所都不能拥有。
达什伍德先生临死的时候,要求约翰不得将妻女赶出诺兰庄园,还要好好照顾她们,约翰答应了,但等老父亲一死,他在精明刻薄的妻子芬妮的撺掇下,不仅一步一步的减少了给继母和妹妹们的生活费,甚至还准备将她们赶出诺兰庄园。
芬妮的弟弟,费拉斯家族的继承人爱德华·费拉斯前来诺兰庄园小住,这是个英俊又善良的年轻人,他爱上了达什伍德家的大姐爱琳娜,爱琳娜也对他极有好感。
不过芬妮却对这段婚事非常不满,她希望自己的弟弟能娶一个有大把嫁妆的贵族小姐,而不是既没钱又没社会地位的爱琳娜。
在芬妮的阻挠下,爱德华回去了伦敦,达什伍德夫人和三个女儿也离开了诺兰庄园,租了一个小屋居住。
在新家,达什伍德全家遇到了热情的邻居詹宁斯夫人,詹宁斯夫人不仅给玛丽安介绍了布兰登上校想要撮合他们,还对爱琳娜的婚事非常关注。
詹宁斯夫人是个好客又富有的人,她经常邀请别人来家里做客,特别是达什伍德一家,爱琳娜在詹宁斯夫人家里认识了她的表侄女露西,并且从露西口中获知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是在五年前露西就已经和爱德华认识,并且私自订婚了。
爱琳娜遭遇到了重大的打击,她魂不守舍痛苦不已,这时,爱德华通过种种行为表示出了自己的真心:他爱的其实是爱琳娜,而五年前和露西的订婚不过是他的年少轻狂一时冲动。
虽然明白了爱德华的心意,但爱琳娜却用理智控制住了自己,并且她表示,爱德华应该信守自己的诺言,和露西结婚……
……
将《理智与情感》剧本的所有文字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花费不过数秒钟后,这一幕的台词和应有的表现已经深深印刻在了威廉脑海里。
这一段剧情讲的是爱琳娜和露西正坐在会客室内聊天,爱德华前来拜访,心中只有爱琳娜的爱德华渴望得到对方的回应,但爱琳娜却提醒爱德华他和露西已经订婚了的事实,并暗示如果他是一名真正的绅士的话,就该履行和露西的婚约。爱德华黯然离去。
威廉退到了门边,开始自己的表演。
……↓以下为电影剧情,为方便叙述,采用描述性语言……
爱德华曾和露西私自订婚的事情最终还是暴露了,爱德华的母亲费拉斯夫人要求他接触婚约,否则就撤消他的继承权,爱德华拒绝毁约,他坚持要娶露西,于是费拉斯夫人就将全部家产给了爱德华的弟弟罗伯特。
爱琳娜和弗兰登上校见面,表达了自己对爱德华的担忧,弗兰登上校慷慨的表示自己可以给爱德华一份工作,让对方在他的教区内任牧师,爱琳娜于是约了爱德华见面。
——试镜的安排本来是每一个演员都要对着空气演戏,但在威廉推到门后开始表演之前,艾玛·汤普森将剧本拿在手里,翻开了试镜的这一幕戏,她要给威廉配戏。
“女仆说:‘有位爱德华·费拉斯先生找您,达斯伍德小姐。’”艾玛·汤普森看着剧本,为威廉充当旁白和对戏的角色:“爱琳娜说:‘请他进来。’”
门外的威廉听到艾玛·汤普森的声音,微微愣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自然。
他挺直着背,两只胳膊自然垂在身侧,放轻脚步,目不转睛的从门口走到了艾玛·汤普森身边。
他行走的姿势充满了古典美,全程双手却一直虚握着,稍微有些不自然,像是周身有什么在束缚着似的——在剧本里,爱德华的每一次出场都打扮的一丝不苟,全身所有皮肤哪怕脖子都被白色领巾裹的严严实实,代表他“受到压抑”的个性,所以这样的步姿是威廉刻意为之。
“‘费拉斯先生。’爱琳娜打招呼说。”
“达什伍德小姐。”威廉的目光凝在艾玛脸上,专注的看着她,行了个礼。
“谢谢你能这么快赶过来。”
“我很高兴接到你的邀请。”在爱德华被剥夺了继承人身份后还肯和他保持朋友关系的人可不多,所以威廉的语气里既有喜悦又有忐忑:“不知你会怎么想我,我自知无权多说……”颤抖的嘴唇,虚握的双拳,下垂的目光和低沉的语气无一不在泄露他内心深切的不安。
“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请坐。”
威廉困惑的看了艾玛·扮演爱琳娜中·汤普森一眼,轻走几步,坐在了艾玛对面。
艾玛随即念了接下来的一段,爱琳娜向爱德华转述弗兰登上校好意的台词。
威廉没有立刻接上下一句台词,而是低垂着脑袋沉默了几秒钟后,重新抬起头,直视着想象中的爱琳娜小姐,用不敢置信,又极度虚弱的语气问:“布兰登上校?”
“是的,他想表示对你困境的关心。”
“布兰登上校想让我主持教区?”威廉目不转睛的看着艾玛的双眼:“这可能么?”
他目光中蕴含的魔力让艾玛在念台词的时候都结巴了一下:“你不,你不能因为家人的绝情,而拒人于千里之外。”
“不,我不是针对你。”威廉的语气越发低沉,任何一个人都能从中听出浓浓的伤心,为了凸显这份心碎,他将双手合在一起紧握,褐色的发丝左右摇摆着,声音颤抖:“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你促成的,我希望我能表达,但我不善言辞……”
艾玛继续念着台词——爱琳娜劝说爱德华接受这份工作,她说布兰登上校是位乐于助人的绅士,而爱德华也品德高尚,完全可以胜任牧师的工作。
威廉的表情突然变了。
他高昂着脑袋,不安没有了,忐忑没有了,表情带着两分挑衅,甚至连声音都变得洪亮了点:“布兰登上校一定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李安眼前一亮:威廉在吃醋,虽然语气和表情的变化还不太明显,但他的确在试图表现出爱德华吃醋的一面。
——虽然原著和剧本都没有点出爱德华现在的心情应该是酸溜溜的,但是想想看,爱慕着的小姐喋喋不休的谈论称赞着另一个未婚的男人,难道爱德华不应该吃醋么?他太应该了。
‘看来威廉·布兰德利将剧本和原著吃的很透。’李安想。
“是的,布兰登上校是世上最好的人。”艾玛·汤普森说。
威廉的表情立刻变得失落极了。
他低着头,双手无意识的搓着:“是么,那他为什么不亲自跟我说?”
“我想他觉得透过朋友说比较好。”
沉默了两秒钟后,威廉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艰涩。
“你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最后两个单词在威廉舌尖上饶了好久才被吐出来,他碧绿的眼眸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整个人都化身成了那个英俊善良,但却在家庭感情双方面都遭遇到了重大挫折的十七世纪英伦绅士。
艾玛·汤普森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腔,她的视线不受控制的黏在眼前的年轻人身上,休·格兰特的身影在这一刻远离她的心,威廉·布兰德利的面孔渐渐和爱德华·费拉斯重叠。
长达五秒钟的沉默后,艾玛·汤普森才续上了最后的台词:“我永远是你的朋友,你信守承诺,这比什么都重要,我祝你和斯蒂勒小姐……永远快乐。”
威廉的眼神在这一刻溢满痛苦。
会议室内安静极了。
李安主动打破了这份安静:“很好,非常棒。威廉,谢谢你带给我们的表演。”
威廉深吸口气,退后一步从艾玛·汤普森身前撤离,然后朝李安和帕斯卡尔女士点头示意,转身准备离开房间。
艾米·帕斯卡尔的一个问题使威廉的脚步暂停:“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布兰德利先生,你会骑马么?”
李安表情奇异的看了帕斯卡尔一眼。
威廉转过身,回道:“我的马术成绩很不错,小时候我甚至亲自喂养过一匹纯血马。”
“那匹马现在还陪伴着你么?”艾米·帕斯卡尔有些好奇的问。
“不,她在几年前布兰德利家破产的时候,被卖掉还债了。”威廉没有掩饰自己家曾经糟糕的财政状况。
帕斯卡尔暗自在心里点了点头,她认为威廉此刻的表现简直就像是爱德华再生——一个善良坦白真诚的年轻人。
看到没有人想再问自己问题后,威廉转身离开了房间。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到爱德华·费拉斯的角色,但他知道自己已经奉上了最好的表演。
接下来的一切,就让上帝做决定吧。
☆、成为爱德华·费拉斯
一道门隔开了威廉,和那群能决定他命运的人。
房间内,李安笑着对艾玛说:“你们刚刚台词对的太有功力了,简直就像是原著再现,特别是那几个停顿,将爱德华和爱琳娜之间爱而不得的压抑情感完美还原,我得说,虽然威廉·布兰德利年纪小,但他和你对戏的时候的确燃起了火花。”
艾玛·汤普森回给李安一个淡淡的微笑。
虽然李安将她一起夸了进去,但艾玛自己知道,刚刚对台词的时候,她的感情还是有所保留的,不像威廉·布兰德利那个年轻人那么全情投入,而且那几个停顿……纯粹是她看对方看的失神了。
经过刚刚一番试镜,艾玛对威廉·布兰德利的观感已经好了很多,但她还是不太想让对方出演爱德华这个角色,一是因为虽然威廉·布兰德利扮起成熟来像模像样的,但他的实际年纪还是太小了,足足比她小了十几岁,二是早在写剧本的时候,艾玛就将休·格兰特的形象代入了爱德华,如果可能,她还是想和休格兰特合作。
艾玛·汤普森说:“威廉·布兰德利是不错,但我觉得他太年轻了。”
“在简·奥斯汀的原著里,爱琳娜·达什伍德和爱德华·费拉斯年龄相仿,出场时都只有十九岁而已,威廉·布兰德利的年龄其实刚刚好。”李安解释说:“而且我觉得他的气质很成熟,从和你对台词但不落下风这点上就能看出来。”
“选个这么年轻的爱德华,岂不是把我这个爱琳娜衬托的更老了?”艾玛·汤普森半开玩笑地说:“李,你总不会忘记了我的年纪吧?”
出生于1959年的艾玛·汤普森今年已经36岁了,但在白种人里算保养较好的了,现在的她皮肤白皙紧致,脸上只有大笑时才会出现一点浅浅的抬头纹和鱼尾纹——白人少年少女,十五六岁就有了抬头纹法令纹眼尾纹的也不少——加上穿衣风格和妆容都很清淡,看起来绝不超过30岁。
“我说的是原著里爱德华和爱琳娜年纪相仿,但我也知道在你的剧本里,本来就写的有点姐弟恋的感觉呀。”李安笑着说:“你看起来25岁左右,艾玛,而威廉虽然年纪小,气质却成熟,刚刚对戏时你应该也有感觉到那种化学反应吧?在我看来,绝不比你和格兰特对戏时产生的火花小。”
艾玛·汤普森皱了下眉:“李,你是不是对休·格兰特有什么意见?”
李安迟疑了一下。
帕斯卡尔看到他的表情,说:“你是导演,李,所以有什么建议,我希望你能诚实的提出来,不要像其他东方人那么含蓄。”
“休·格兰特是个很棒的演员,英俊,优雅,演技好,知名度也高。”李安很懂得欲抑先扬的说话艺术:“不过他在表演的时候,‘明星气质’太重了,就像是他不是要服务于爱德华·费拉斯这个角色,而是要让爱德华·费拉斯这个角色服务于他一样。”
虽然艾玛很想为休·格兰特说几句好话,但身为一名英国演员,她必须承认李安的话说的很对——学院派出身的英国传统演员们总是有着相同的毛病,比如说他们在拍电影的时候责任感普遍很重,而且很自我,认为自己必须要为电影负责,要挑起电影的大梁,所以拍摄时演技就过于英式,而且往往主意很多,喜欢挑战导演权威。
特别休·格兰特,他是英国的大众情人,在好莱坞的成绩也不错,身上的明星自我的气质就更重,身为东方导演,喜欢主导一切、让演员更听从自己话的李安会不喜欢休·格兰特的表演,这简直太正常了。
虽然没有直接挑明,但电影的导演和编剧兼女主角已经各自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一个想要威廉·布兰德利,一个坚持休格兰特。
决定权掌握在艾米·帕斯卡尔手里。
身为电影制片人和发行商的她本来就是全剧组权力最高的人。
“我相信威廉·布兰德利会给我们带来惊喜的。”艾米·帕斯卡尔,好莱坞八大影业之一哥伦比亚公司的副总裁,在考虑了威廉美国人的身份,以及公司对《理智与情感》这部电影的投资,参考同风格的《霍华德庄园》后对票房的不乐观估计,再有休·格兰特的片酬后,终于最后一锤定音道。
艾玛·汤普森脸上有显而易见的失望。
不过她也没办法责怪艾米,因为艾米·帕斯卡尔身在其位,做出了一个对哥伦比亚公司较有利的选择。
……
巨大的惊喜突然砸中威廉,将他砸的头晕目眩——
《理智与情感》的男主角!
和奥斯卡影后艾玛·汤普森对戏!和艾伦·纽克曼、汤姆·威尔金森在同一个剧组!
威廉浑身轻飘飘的,像是立刻能飞起来。
他做梦般的回了家,冲进厨房,抱起正做晚餐的玛德琳,双脚跳跃着来了一段华尔兹舞步,玛德琳先是惊叫然后惊喜,最后再也忍受不住,挥舞着锅铲将捣乱的儿子赶上了楼。
回到自己的房间内,这种梦幻感依旧挥之不去。
威廉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活在幻境里。
虽然得到通知后他和亚蒙、丹尼、玛德琳等人做了交流,但他们只是让梦幻感越变越重,而没把他带回现实来。
踮着双脚飘下楼,拿起话筒,威廉拨通了一个国际长途:“兰斯?你知道吗,我得到了爱德华·费拉斯的角色!哪个爱德华?简·奥斯汀笔下的那个!《理智与情感》的男主角之一!呃,对不起,我忘了你从不看简·奥斯汀的小说了……但是你要读一读,你必须读一读,因为我就要去演男主角啦!”
兰斯·罗德里克从他那张有两百多年历史,传说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王后也曾睡过的,软的像云朵一样的欧式宫廷大床上爬起来,静静的听完了威廉那一大通语无伦次唧唧喳喳的话后,突然爆发出了少爷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