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尾声(1)
杨州和安德鲁在一号基地找了间民营宾馆住下,开始了焦虑不安的等待。
西蒙博士被调查组带走了,一行人离开那天,全城的居民都出来目送。浪潮的调酒师挤在人群里,吃惊地望着那个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来店里的老顾客。即使看过报道,他还是难以相信如今西蒙成了大人物,肩上负担着天生犯罪人的命运。
一定要成功啊!无数渴盼的目光落在西蒙身上,居民们交握双手,虔诚祈祷。
陈坚没赶上送行,他一回家就倒在床上,睡得昏天黑地。好几次挣扎着掀开眼皮,迷迷糊糊看见D3站在床前,浑身笼罩着一层幽幽蓝光,好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陈坚就拍拍它头顶,然后翻身睡去。
“唉。”D3叹了口气。已经过去整整两天了,陈坚的生命体征都稳定,他沮丧多半是因为没有人陪他说话。
这时,门口的监控系统识别了一个正在靠近的熟悉人影,D3溜出房间,顺着楼梯旁的滑道飞快地冲下去,在门口把安德鲁截住了,不满道,“你来干什么?”
“我来看看陈先生。”安德鲁说,“他身体好些了吗?”
“跟你有什么关系,”D3气呼呼的,自从安德鲁帮助杨州毁了B75,他就决定再也不理他了,可是一个人待着实在无趣,D3忍不住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质问道:“你到底有什么目的?”
“杨先生担心他,让我过来打听一下,”安德鲁不解地皱了皱眉,发硬的仿生橡胶好一会才反弹回去,“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亲自来。”
“哼,你这么蠢,当然不明白了。”D3半嘲讽、半得意地说。
安德鲁见他不欢迎自己,确认陈坚平安之后,就与D3告别:“那我走了。”
“不许走!”他刚迈开步子,D3的态度又变了,旋转着笨重的身体,有几分蛮横地命令,“陪我晒太阳。”
今天阳光充足,晴空万里,是一周来难得的好天气,确实适合补充太阳能。安德鲁略一思考,回到宾馆也是无所事事,索性就多留了一会。
“两天了,不知道西蒙博士的实验有没有成功复制。”他们晒着太阳,话题还是离不开基地的局势。
“他研究了很多年,应该没问题。”D3说。
“杨先生也帮了忙,”安德鲁说,“为了让UNPO释放陈坚他们几个,他费了很多心思。”
B75被毁那天D3也在场,可他毕竟不是人,即使能理解,也体会不到陈坚痛心的感觉。此刻只好“哼”一声表明立场。
“如果按照陈坚的计划,你应该也能算出来,失败的几率是89%,一号基地的结局就和七号基地一样。”安德鲁语气忽然一变,他直勾勾地望着前方,好像怀着深厚的感情,“杨先生很果断,我敬佩他。”
他只是坦承自己的看法,未必是在帮杨州说话,D3计算出来的数值其实和安德鲁相差无几,但他牢记着自己站在哪边,嘲讽道:“你的算法是三十年前的吧?”
“D3,”安德鲁确信自己处于“生气”的状态,“不要骄傲自大,D4比你先进多了。”
这下可踩着猫尾巴了,D3气得大叫,接连用坚硬的身体去撞安德鲁的小腿。安德鲁退了几步,D3还紧追不舍,安德鲁只好将他拎起来。D3在空中胡乱蹬着轮子,骂道,“安德鲁,我恨死你了!”
“D3,你不讲道理。”安德鲁拿咿呀大叫的D3没办法,僵持半晌只好放他下来。D3一落地就旋风般冲进别墅,像一只急着把自己埋起来的鸵鸟。他在房间里转了好几圈,嘟嘟囔囔地埋怨艾瑞克不给他设计手脚,害他打架都吃亏。
楼梯上响起断断续续的脚步声,陈坚终于从沉睡中转醒,他揉着眼睛,走几步,倚着栏杆休息一会。好不容易下了楼,他拐进厨房接了一杯凉水,左手扶着冰箱,一仰头喝光了。
“刚才有人来过?”他问。
“是安德鲁,”D3咬牙切齿地说,同时察觉陈坚有点失落。
但陈坚没有再说什么,走进盥洗室掬水洗脸。D3亦步亦趋地跟着他,陈坚觉得好笑,“你来干什么?”
“我觉得你需要陪伴。”
水龙头哗哗的,陈坚没有听见他的回答。
D3觉得他的指令者变了,可一时又分辨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同。他默不作声地扫描陈坚的全身数据,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洗完脸,陈坚在客厅沙发上坐好,随手从茶几上拿起一袋面包。保质期已经过了,他耸耸肩,拆开了包装纸,问D3:“纽约那边什么消息?”
“官方机构都没有发声,”D3说,“不过网络上有人披露,联合国将召开临时会议,专门讨论抑制剂的问题。”
陈坚撕了一片面包叼在嘴里,摸索着打开手机,默不作声地浏览新闻。D3蹲在他脚边,两只豆子似的眼睛四处乱转。
时间不知被谁绊住了脚步,粘稠迟滞,每分每秒都漫长得让人煎熬。
又过了两天,全世界二十名权威生物学家组成的科学小组终于对外宣布,经过验证,西蒙博士研发的抑制剂被确认是真实有效的,只要每半年注射一次,天生犯罪人体内的激素就能维持正常水平。
杨州通过杰弗里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刻告诉了史密斯,因此那边消息一公布,《每日邮报》的新闻紧跟着就来了。
关键时刻,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史密斯这几天总共只睡了四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日以继夜地写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和激进白鸽派吵架。
在纽约,西蒙出席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放弃抑制剂相关的一切知识产权,希望各大制药公司能够尽快投入生产。
UNPO的局长、联合国议会议长候选人沃克先生在发布会最后露面,对西蒙的研究成果表示感谢,并对施行三十二年的《隔离法案》进行了严厉质疑和沉痛反思。
一时间,废除《隔离法案》成为大势所趋,议长之位的另一个有力竞争者菲利克斯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隔离法案》的反感。尽管还有一些反天生犯罪人团体揪着贝尔纳的证词不放,在联合政府门口静坐示威,但一股庞大的力量扼住了历史的喉咙,几朵跳跃的浪花,并没有止住潮水的去势。
抑制剂被确认有效的次日,联合国议会宣布召开临时会议,各个国家、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代表齐聚纽约,唯一的议题,便是《隔离法案》。
在经过八个小时不对外公开的激烈讨论后,联合国议会进行了最终表决,以225:195票废除了《隔离法案》,并通过决议,重新起草一部管理天生犯罪人的法律,暂时称为《平等法案》。
在震天的欢呼中,只有极少数人注意到,这个投票比例和三十二年前一模一样。
一号基地的白色别墅里,D3第六次从楼梯上滑下来。他很无聊,陈坚虽然摆脱监禁了,却变得前所未有的沉默,若他不制造点声音,家里简直像个鬼屋。
“陈先生,”D3联网扫描到大新闻,终于找到了开口的机会,惊呼道,“利兹公司造出了第一批抑制剂!”
陈坚淡淡地“嗯”了一声,懒洋洋地从沙发上坐起来。
“一共五百支,联合政府说先分配给一号基地,由国家财政承担费用。”
陈坚又不说话了,D3不解:“你不高兴吗?《隔离法案》废除了,我们成功了呀!”
“成功了吗?”陈坚反问,“废除《隔离法案》就是平等吗?”
“那要看如何定义平等……”D3的核心处理器飞快运算着,但很快就从陈坚的表情中明白这个问题不需要他回答。
“陈先生,以后我们到哪里住呢?”D3兴致勃勃,“我查了世界上十大宜居城市——”
“我没有报名。”陈坚说。
第一批抑制剂只有五百支,想要注射的居民需要在政府网站上报名,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虽然政府保证每个天生犯罪人都能获得抑制剂,只是时间先后而已,但大家显然都想成为第一批离开的人。可以想见,不出两月,一号基地就会变成一座空城。
但陈坚会留下来。不是因为对从小生长的地方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推平那堵高墙早就是他的梦想。而是因为,摆在他面前的不是平等,而是施舍。
他不接受施舍。
D3不理解他,一个人缩在角落里闷闷不乐。其实对于一个机器人来说,住在哪里区别不大,但D3喜欢热闹,而一号基地,只会越来越冷清。
“杨先生,”好在没一会,D3又有了新发现,“我看见杨先生了!”
大门口的摄像头与D3相连通,清晰地捕捉到五十米外的挺拔身影。D3骨碌碌地向前走了几米,突然记起自己的立场,连忙停止前进。
陈坚往窗户看了一眼,除了嫩绿的草坪什么也没有。
“他停下了。”D3实时汇报,几秒后,语气变得迷惑,“他又回去了。”
他弄不明白杨州的徘徊,转头想问他的指令者,却被陈坚伸手捂住两颗溜圆的眼睛,轻轻推了一把,“多管闲事。”
“你还喜欢他吗?”D3后退了一点,逃离陈坚的魔掌,仔细观察他的表情。
“这不重要。”陈坚沉默了一会,答非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