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63章

第63章
吴尚书扫视了一圈,看到众人脸色的表情都有些讪讪,也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但是他也没有办法,之前接到旨意的时候,他心中就有些打鼓,但他又不敢找借口搪塞皇上。

而且国库确实丰盈,在这种情况下,他想借口拖延,都找不到,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但是私底下又要面对这种惨淡现状,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一声。

来回的巡视了众人一圈,每个看到他的眼神的官员都忍不住移开眼神,不敢和他对视。

看了一圈也没找到一个可以给他分忧的人,想到这里,吴尚书心里哇凉哇凉的。

纪修然自然也听到了吴尚书的话,看到众人的脸色,他也知道大家心里在想什么,此时正坐在座位上,敛眉沉思,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让此事顺利的落到自己头上。

当然他可以自己请命,只不过,他抬眼看了看一脸不愉的吴尚书。

他要为备粮出力,却也不能让人觉得他是冤大头,不然以后有什么难事杂事都习惯性都推到他身上,那就不妥了。

所以他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再表明态度,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顺利的接下备粮的任务,还不会让这些人小看他,更甚至会心生感激,这样也算是一箭双雕。

所以在吴尚书看那一圈的时候,纪修然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面色平静的敛眉坐在那里,并没有和吴尚书有眼神交流。

而此时吴尚书的眼神也恰好转到纪修然身上,顿了顿,心思微动,想要开口,却又转念想到这人在皇上面前的颇为得意,便又有所顾虑的默默的咽了回去。

转开眼看向一边的王侍郎,想要开口,但想了想此人平时的所作所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把事情交给他,万一出了什么差错,还要连累自己,那可就不妙了,如此也并不敢把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他去办。

如此看了一圈,考量了一番,却完全找不到一个可以托付的人,最后也只能挫败的叹了一口气,无力的靠坐在椅背上,眼神晦暗了一瞬。

纪修然看他如此为难,周围人表情也僵硬了起来,心知时机差不多,才缓缓起身,躬身行了一礼,说道:“下官愿为大人分忧。”

吴尚书听了,眼神一亮,惊喜的看过来,随后又想到什么,心有顾虑,沉吟一瞬,才迟疑的开口道:“纪大人此举本官心中甚慰,只不过商税新政实行在际,不敢占用纪大人时间,以本官看,还是另请贤能吧。”

说完转头看向其他人,此时因为纪修然的主动请缨而面露欣喜的众人,听到吴大人的话,看到他看过来的视线,都收起自己的表情,转开脸。

吴大人看到众人如此,心中不悦的瞪了众人一眼。

纪修然听了他的话,看众人的反应,不甚在意,只是淡淡一笑,胸有成竹的说道:“多谢吴大人体恤,不过下官可以兼顾,还请大人放心。”

吴大人听了他的话,眼神闪了闪,欣喜的一笑,不再反对,只不过还是说了一句场面话:“纪大人果然高才,交给纪大人,本官自是放心,只不过纪大人可不要操劳过度,如有需要尽管开口,本官定鼎力相助。”

纪修然淡淡的笑了笑,拱了拱手,回道:“下官多谢吴大人的关心。”

此时在坐的其他同僚,也纷纷表态,让纪修然需要帮助的时候尽管开口,纪修然都淡笑着一一给了回应。

从议事厅出来,纪修然辞别众人,便不疾不徐的往门外走去。

只是没想到出了门口便意外的看到,牵着马站在他车旁边的石靖琛。

纪修然立刻绽开一个欣喜的笑容,快步走上前,语带惊喜的开口问道:“三哥怎么来了?”

石靖琛把马缰绳顺手交到走过来的有福手中,然后才抬手揽住纪修然的肩头,带着他往车上走,边走边回道:“你出门不久,兵部便来人传我过去。”

纪修然借着石靖琛的手,抬腿迈上马车,弯腰走进车内坐好,才微微扬了扬眉,语带笃定的说道:“应是说带兵之事了。”

石靖琛在纪修然身边坐下,放下车帘,示意车夫可以走了,才转头看向纪修然,眼里露出浅浅的笑意,说道:“果然瞒不住修然。”

纪修然微微扬了扬下巴,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说道:“吴大人火急火燎的召我们过来,也是说这事,恰好兵部也有所行动,不难猜出是所为同一件事。”

石靖琛看他这幅模样,露出一个宠溺的笑容,然后想到之前王尚书说的话,面色严肃下来,抬手握住他的手,轻轻的捏着,眼神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缓缓开口道:“王大人说在皇上面前举荐了我,虽然皇上没有明确表态,但此事想来八九不离十,让我做好准备。”

纪修然听了,转过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缓缓述说的石靖琛,待他说完,才转开眼,看着马车内铺在地上的地毯花纹,平静的开口道:“三哥不早就有所准备了吗。”

说完复又转过头,看向他,恰好对上转过头来的石靖琛那双平静黝黑的双眸,微微一顿,才继续说道:“三哥也算是得偿所愿了。”说完便微微笑了笑,转开眼。

石靖琛看他如此反应,便知道他心中还是有些放不开,微微叹了一口气,把他拥入怀中,开口道:“为兄所愿不过是修然一生快乐无忧罢了。”

纪修然听了,心里的那点别扭瞬间便消失了,开心的笑着斜睨了这人一眼,抱怨道:“三哥何时变得如此油嘴滑舌。”

石靖琛看他恢复平常,心里也开怀起来,故作正经的回复道:“为夫所说句句肺腑。”

纪修然顿时被他突入而来的搞怪,逗的笑意不止,头搭在他的肩膀上,回了一句:“我毕生所愿,三哥一生平顺安康而已。”

石靖琛听了他的话,揽住他的肩膀,把人带入怀里,虽然这人笑闹之间说出,看似玩笑话,但他心里明白,这便是这人真诚的祈愿。

回到家之后,两人便分开忙碌,纪修然要筹备粮食,药品等军需,而石靖琛则要遴选将兵,加强训练。

石靖琛便去到刘壮等人所住的院子,和他们商议具体事宜,并且吩咐他们分头准备。

而纪修然则回到书房,列出要准备的东西,然后做出一个大概的预算,一边书写奏章上报,一边招人一一吩咐下去。

除了准备常规的用品之外,他还写信快马加鞭的送回青山村,让人把他需要的东西送过来。

皇上给他们的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月,他要抓紧时间才行。

初六这天,宫里开了印,便下旨召开今年的第一次大朝会。

寅时纪修然便和石靖琛一起,坐着马车往宫门口赶去。

这一段时间石靖琛虽然在提前准备,但他并未回到津海卫,只是让人把花名册拿来,他看着花名册进行了一番点兵点将。

这几天十万人大概已经遴选结束,接下来便是认真进行一个月的突击训练。

之所以留在京里,就是在等待这次大朝会。

马车停下之后,两人相携从车上下来,分开之前,纪修然有些不放心的看着石靖琛,石靖琛走上前轻轻吻了吻纪修然的额头,开口安慰道:“修然莫担心,不会有事。”

纪修然才面色严肃的点点头,转身往户部等候的地方走去。

走了几步,便忍不住回头看过去,石靖琛仍然站在原地,看着他,看他回头,便做了一个“放心”的口型。

纪修然才转回头继续往前走。

石靖琛目送这纪修然和户部的众人汇合之后,才转身往兵部那边走去。

此时等候在那里的王尚书等人,看到石靖琛过来,都打趣的看着他,刚才这两人上演的这一幕十八相送,他们可都看在眼里,此时都忍不住用揶揄的眼神看向石靖琛。

王尚书更是笑着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感叹道:“年轻就是好呀,哈哈”

石靖琛被众人如此看着,也面色坦然,听到王尚书的话,便语气平静的回复道:“王大人也还身强力壮,一点都不老。”

王大人还未回复,旁边的侍郎大人则开口打趣道:“就算不老,也没有石大人和令弟之间的夫夫恩爱,羡煞人也。”

石靖琛听了众人的话,心里欣喜,面上却不显,嘴上则谦虚的回道:“并非如此,只是下官第一次参加朝会,修然担心而已。”

王尚书听了,哈哈笑了一声,说道:“有本将在,自会照应石大人,纪大人大可放心。”

石靖琛听了,笑着拱了拱手,说道:“那便多谢王将军了。”

第 176 章

卯时一到,宫门大开,众人排队而入。

待皇上仪仗到来,众人便跪倒行礼问安,此时坐在御座上的虞铣淡淡的扫了众人一圈,才缓缓开口道:“众卿平身。”

众人起身,列班站好,大朝会正式开始。

因是今年的第一次大朝会,最开始当然要歌功颂德一番,然后便通报一番过年这一段时间全国各地的情况。

待这一番例行的程序结束之后,才到众人随意上奏的环节,待众人要上奏的事项讨论完之后,虞铣才抬眸看向众人,语带沉重的开口道:“前几天发生一事,令朕震惊,现众卿在此,当一起听听。”

说完便示意身边的宫人上前,宣读之前送上的军情报告。

待宫人读完之后,站在下面的众人中那些初次听说的人,便开始交头接耳的讨论。

而之前被皇上宣召进宫的人则面色严肃的安静的站在那里。

待众人讨论了一番之后,虞铣才语带严厉的冷冷开口道:“明犯我大夏者,虽远必诛。”

说完扫视了一圈众人,才继续缓缓的说道:“此次船队被袭,朕决定派兵攻打这海外蛮族。”

众人听道皇上如此笃定的话语,之前想要主张不战之人也都不敢再说话。

就连最顽固的保守派代表人物,首辅大人,此时也都老实的什么都不敢说。

之前在御书房便被皇上下过一回面子,他也算是学乖了些。

自从被皇上惩治过之后,这首辅大人也好像吓破了胆似的,完全失去了之前的硬气,做事便畏首畏尾了起来,也难怪皇上越来越看不上他。

皇上扫了一圈,看着众人没有对他的出战决定提出异议,心里满意的点点头。

而此时站在人群里的纪修然,心中则有些讶异,之前参加大朝会的时候,有什么事情,皇上还会用询问的语气,让众人讨论一番,然后再做论断。

但今天,却一改之前的作风,突然强硬起来,根本不给其他人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便直接拍板定夺下来。

想到这里,纪修然禁不住皱了皱眉头,抬头扫视了众人一圈,看到众人脸上的表情。

分明有些人的脸上明确的表现出了不同意出战的意思,但是在皇上强势的压制下,也都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纪修然心中有些担忧,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这样不听众人的意见的一言堂,并不算是什么好现象。

他皱紧眉头,眼含担忧的抬头看向上座,无意中瞥到站在左侧第二位的公孙子瞻,微微一顿,细细思索了一番,然后便释然了。

不管皇上怎么变,他都只是一个普通臣子,除了徒增烦恼,并做不了什么,不如就交给那些在皇上有些分量的人去烦恼吧。

他这样想着,便放开了紧皱的眉头,重新恢复到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听着大殿上,事情的进展。

此时恢复了随意坐姿的虞铣,坐在御座上,淡然的看着下方,开口问道:“可有人愿意一战?”

皇上的话语一落,众人顿时沉默了起来。

这带兵打仗,大夏自然不缺将帅,但这样讨伐海外之人,指挥海战,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行的了。

沉默间,大殿上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压的众人喘不过气来。

虞铣看着底下人的反应,冷冷的眯了眯眼,历目扫视了一圈。

就在大家被皇上的气势压的腿软的要跪倒在地的时候,有一个挺拔的身影缓步走上前,拜倒在地,朗声道:“臣津海卫指挥使,石靖琛请命。”

虞铣看到缓缓走上前拜倒在地的人,满意的点点头,身上的迫人气息一瞬间便散开了,语带欣喜的开口道:“石爱卿平身吧。”

说完便放松的斜倚在御座上,淡淡的开口道:“命津海卫指挥使,石靖琛,为此次海外之战的主帅,领兵十万,讨伐海外,扬我国威。”

接到皇上任命的石靖琛立即俯身在地,叩谢隆恩。

纪修然看着大殿中央跪拜在地的那人,在心底叹了一口气,闭了闭眼睛,无奈的呢喃道:“罢了罢了,该来的总是会来。”

大朝会之后,纪修然和石靖琛便陷入更加忙碌的准备中。

石靖琛除了要盯紧士兵的训练之外,还要两地奔波,督促各处军备物资的筹备。

除了户部要准备的粮食,药物,以及其他的吃穿用具之外,还有兵部负责筹备的兵器,铠甲之类。

此外还要盯着船场那边的新船的制造。

总之,石靖琛这个主帅是所有人中最忙的一个。

纪修然也同样公务繁忙,除了要筹备出战的物资之外,全国各地筹建商税司的事情也离不开他主持大局。

商税司建成之后,需要打量的人手去支撑这个架构。

这一部分则需要和吏部沟通,从全国各地的官员中抽调出一部分,填充到商税体系来。

皇上当初下旨的时候,就明确的指示纪修然有自由的任命权。

所以此次商税司所需人手,都要经过他的调配。

这样一来,他便要和吏部那边协作一番。

而和这些六部官员打交道,却又是消耗心力的事情,所以这段时间,纪修然确实有些心力交瘁。

除了通过吏部配合而调度的官员外,他还要把自己之前训练的那些人都一一做好分配。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他从青山村带出来的,这些人因为并没有功名在身,放到各个地方上也只能做过小吏。

但纪修然要的便是这个效果,他放这些人在各地,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让他们监督各地商税新政执行情况。

这样一来,做过不起眼的小吏才更容易行事。

这也是纪修然实在没办法才做出的这样的对策。

这个时代通讯不发达,地方上有了什么事情,他在京城并并不能马上得到消息。

毕竟各地的商税司建立起来之后,商税司里面掌权的官员都是从各地抽调出来的。

这些人要在执行朝廷的命令中,欺上瞒下,他没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便会很被动。

所以他才会用心的培养出一伙自己的人手,安插到各地的商税体系中,用以监督各地商税新政实行的真实情况。

纪修然看着自己手中的名单,暗自叹了一口气,还是根基太浅了,这种用人的时候,便会如此捉襟见肘。

在他们忙碌的这一个月时间里,他们还是在百忙中抽空送了王成林一程。

王成林果然如之前所说,被皇上任命为钦差,代皇上巡视各地政务。

送走王成林之后,不久,他们一家又要送走大红夫妇二人。

卢襄垣之前便跟在纪修然身边学习商税的内容,此次各地一致组建商税司,纪修然当然要考虑把人外放到地方上历练一番。

如此,便给他一个商税司县使之职,外放到锦州历城县任职。

这大红夫妇要离京赴任,纪修然他们就算是再忙也是要抽空送一送的。

不过大红他们是小辈,于礼他们这些长辈自是不能出城相送。

只要送他们出了家门,看着他们坐上马车便可。

众人一起出来家门,大红和卢襄垣分别走到他们身边拜别。

纪父纪母抬手扶起二人,纪修然看着卢襄垣,最后嘱咐道:“公事之上,叔父不再多说,不过此去路途遥远,一定要照顾好红苑。”

卢襄垣听了,躬身行礼,回道:“叔父放心,侄胥定当竭力护好娘子。”

纪修然看他如此,满意的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转头看向一旁的大红。

此时的大红听到纪修然的话,顿时,鼻头发酸,眼圈便红了起来。

纪修然看她如此,顿时心中不是滋味的轻斥了一声:“都要做母亲了,怎还是这幅小女儿姿态。”

大红听到纪修然的话,脸上微红,低着头,拿着手帕轻轻的擦了擦眼,才轻声回道:“红苑多谢叔父护持。”

纪修然听到她的话,别过头,摆了摆手,然后转头对着一旁的卢襄垣说道:“时候不早了,你们上路吧。”

两人又最后的拜了拜众人,这才转身上车。临行前,大红还是忍不住红着眼圈回头,不舍的看了众人一眼。

纪母看着大红如此,也不舍的红了眼圈。

一旁的纪父看到纪母如此,语带责备的说道:“你这幅作态,孩子怎么舍得离开,快收起你的眼泪。”

纪母听了,这觉得自己矫情了,转身擦了擦眼。

纪修然在一旁也露出了一脸的不舍,石靖琛站在他旁边,伸手把他揽进怀里,嘉宝此时也抬头看着自己爹爹,乖巧的牵住他的手。

几人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看着马车驶离巷子口,才收回视线,往家里走去。

众人来到偏厅坐好,纪修然和石靖琛坐在下首,看了看对方,这才一起转头看向纪父纪母。

纪父看他这样,便知道有事要说,便开口道:“修然和二牛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纪修然转头看了看石靖琛,石靖琛抿了抿唇,刚要开口,便被纪修然扯了扯衣袖,阻止了。

纪修然看他顿住,这才转头,认真的看着纪父纪母,代他开口道:“之前三哥接到朝廷旨意,过几天要带兵出征。”

纪父纪母听了一脸惊异的转头看向石靖琛,开口问道:“二牛,修然所说可是真的?你真要带兵打仗?”

石靖琛抿着唇,面色郑重的点点头。

纪父看到他点头,拿起手中的烟杆,摩挲了一下烟袋,想要填满烟锅子,但是手抖的半天都没装上,最后之后叹息着放弃了,垂头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

纪母则吃惊的瞪着眼,看了看石靖琛又转头看了看纪修然,最后脸上愠怒的说道:“想来也不是第一天知道这个消息,眼看着就没几天了,你们怎么现在才说,怎么是怕我们这些老不死的阻拦你的前程不成?”

纪母这话可有些诛心了,石靖琛听了,当即便惊异的瞪大眼,脸色灰暗的看向纪母,摇头反驳:“儿子未曾这样想过。”

纪修然听到纪母的话,当即便不乐意的反驳道:“娘这样说三哥便有些过分了,是孩儿不让三哥说的,就是怕二老知道担心。”

纪母听到纪修然的话,一脸怒色一点都没有消减,反而更加不满的瞪着纪修然说道:“你闭嘴,我还没说你呢,长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觉得我们两个老家伙没用,只会给你们扯后腿,这么大的事也敢瞒着。”

石靖琛听到纪母的指责,一脸懊悔的低下头,什么都没有说。

而纪修然则放开的很,他不满的撅了撅嘴,直言道:“娘怎么能这么说自己呢,你们二人在此,我和三哥心中就有主心骨一样,心中踏实,这次的事瞒着你们,是我们不对,不过娘刚才那么说三哥也太过分了些,这是皇上的旨意,可不是三哥一人能决定的。”

纪母此时发泄过后,也渐渐的消了火,看到纪修然的模样,又有些上火的气呼呼的指了指他,说道:“二牛我当然知道,定是被你这个不听话的教坏了。”

纪修然听了她的指责,也不以为意,淡淡的翻了一个白眼,反驳道:“三哥那么好,你怎么还那样说他。”

石靖琛听到纪修然维护的话,心中温热,握住他的手,温柔的笑了笑,才抬头一脸认真的看着纪父纪母,道歉道:“是儿子考虑不周,让二老担心了。”

纪父这会儿坐在一旁,也慢慢的恢复过来,摩挲着自己手里的烟杆,对石靖琛道:“你娘刚才只是一时心急,才口无遮拦,二牛莫放在心上。”

石靖琛微微笑了笑,摇了摇头,回道:“儿子知道爹娘只是担心儿子,并不会往心里去。”

纪父听了,点点头,想了想,说道:“刀剑无眼,二牛此次出征,可要多加小心。”

石靖琛面色严肃的点头应道:“爹放心,儿子省的。”

第 177 章

之后几人又说了几句闲话,然后才各自回屋,都没有注意到,一旁坐着的嘉宝露出一脸的失落。

待纪修然和石靖琛回到自己院子里,便想着歇息,

此时本应该回到自己院子的嘉宝,却悄悄的来到他们院外,站在门口,低着头,揪着自己的袖口上的毛毛,一脸不快。

告退出来的有福恰好看到,便上前行礼问安,道:“小主子怎么在这里站着,小的去给你通报一声!”

然后便抬头瞪了站在嘉宝身后的有禄一眼,然后转身往院里走去。

纪修然和石靖琛听到刚刚和他们辞别的嘉宝在院外,意外的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起身走出来。

此时嘉宝还是维持之前的姿势,任有福在一边如何说,都不进门,只是在门口站着。

有禄则在旁边低着头,一脸的自责。

待纪修然和石靖琛一起出来,看到这幅样子的嘉宝,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此时也不是计较时候,便走上前,纪修然蹲下身,对着低着头一脸不愉的嘉宝说道:“嘉宝怎么在这里站着?天寒地冻,着凉了怎么办?”

嘉宝听到自己爹爹的声音,也不抬头看他,兀自转了一个身,不理人。

纪修然转头看向身后的石靖琛,无声的询问道:这是怎么了。

看情况分明是和他呕气呢,可是之前他可没招惹他呀。

石靖琛接收到纪修然的眼神,仔细思量了一番,然后走上前,对着嘉宝说:“嘉宝有什么事进屋说吧,你想知道什么父亲都和你说。”

说完便拉去蹲在地上的纪修然,牵着他走回屋里,纪修然开口“哎”了一声,想要阻止,可惜自己的力气挣不开石靖琛的手,只好无奈的被带走,还边走边回头看着嘉宝说:“嘉宝快进来。”

有福也趁机劝了两声,嘉宝虽然心里还是不高兴,但是也没有拧着非要在门口继续站着,便撅着嘴往院里走去。

有禄见状也想跟着往前走,却被有福阻止了,抬眼看了看一脸不悦的有福,低下头恭敬的站着那里,等着被训斥。

有福看他态度良好,便淡淡的开口道:“知道你错哪了吗?”

有禄躬身认错:“小的不该放任小主子在寒风里站着。”

有福听了,微微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点拨的说了一句:“小主子虽然主意正,但毕竟年纪小,有些想的不周全的地方,便需要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提点,你之前眼看着小主子在冷风力站着,而不想法通知主子,这便是你最大的错处。”

有禄听了,自知之前的做法多有不妥,便低头又认了一次错。

有福看他明白了,便不再多说,就这样放他离开了。

这有禄被纪修然安排到嘉宝身边,让他主管嘉宝身边的一切事物。

一直以来也算是尽心尽力,但今天这事却做的有些不妥了,有福作为纪府总管,自然要负责的斥责几句。

不过看在有禄一直忠心耿耿的份上,也只是训斥了他几句,看他态度良好便也没有处罚他。

再说进到屋里的一家三口,石靖琛拉着纪修然回到屋里之后,便坐在椅子上,等着嘉宝进来。

等嘉宝进来,自觉的在堂下站好,他才一脸严肃的开口道:“嘉宝可是因为父亲出征之事而来?”

纪修然听了他的话,吃惊的看过来,石靖琛感觉到他的眼神,转头看过去,看到他眼里的诧异,淡淡的点了点头。

纪修然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便一脸惊异的转头看向嘉宝。

嘉宝听到父亲的问话,虽然脸上还是带着埋怨,不过还是开口给了回应:“父亲要出征,为什么不告诉孩儿?”

纪修然听到嘉宝的这句问话,有些好笑的回道:“告诉你干什么,告诉了你,你又能做什么,还能替父出征不成?”

嘉宝听了他的话,不满的抬眼瞪着他,说:“爹爹讨厌,我不和你说。”

说完便转头看向石靖琛,要他给一个答案。

石靖琛认真的看着他,感觉到他对此事的重视,思索了一瞬,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才郑重的开口道歉道:“父亲在这里向你道歉,是父亲疏忽了。”

之前他和纪修然二人讨论的时候,也只是想着如何告诉二老,而完全忽视了嘉宝的感受,现在被他当面质问,才猛然发现,他们还一直把嘉宝当成小孩子来看,而他却已经悄悄的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长大了。

长大了的嘉宝,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判断,更是有了自己的责任。

他觉得自己作为家里的一份子,应该有权知道家里发生的大事。

纪修然看着郑重其事和嘉宝道歉的石靖琛,又转头看了看面色严肃的嘉宝,也沉思起来,不可否认他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

一不小心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大人,那种自以为是的家长。

他以前之所以和自家老头子的关系处不好,不就是因为老头子的独断专行,完全不考虑他的感受,打着“为你好”的旗号,随意决定他的事情嘛。

但现在他自己却差一点便变成了这样的家长,纪修然不禁在心里认真的反省了一番。

反省过自己的错误之后,才看向嘉宝,语气郑重的道歉道:“嘉宝,爹爹也和你道歉,之前瞒着你是爹爹的不对。”

嘉宝有些诧异的看向自己爹爹,看到他脸上的认真,确定了他话里的真意,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