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645章 不认识尤箜的那人:“我好像听过。我侄子从学校拿回来的推荐书单里好像就有这本书, 但作者的名字好像是叫……回声?”

第645章

不认识尤箜的那人:“我好像听过。我侄子从学校拿回来的推荐书单里好像就有这本书, 但作者的名字好像是叫……回声?”
尤箜:“回音,我笔名。”

不认识尤箜的那人:“哦哦,是这样。”

过了几秒, 那人又问:“我是不是应该给侄子要个签名?”

尤箜:“不用吧?推荐书目, 很多孩子其实不爱看。我亲耳听过不少小孩子嫌弃我的书幼稚。”

其他人:“哪儿的话,你写的故事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我也喜欢,读起来很可爱。”

尤箜:“嗯。确实也有小孩说我的书只适合蒙骗大人。”

尤箜想了想,进了书房一趟, 实际上是避过别人视线从随身空间里取出几本自己的书,现场给表达了想要意图的邻居们签名。

要的人不多。

不要的人里, 有些是因为自己和交情好的亲朋中都没有适龄孩子, 有些是因为以前就找尤箜要过签名, 还有些则是因为不好意思白拿尤箜的书。

——制作精良的儿童读物可不便宜。

尤箜:“没事。反正我手上的这些都是出版社送的, 本来就是用来让我送人。只是我通常都没什么人可送。虽然我是写儿童故事的,但我熟悉的亲友里有孩子的还真不多。”

在一片客客气气的氛围中, 那只一早就被救猫主力判定“大概率会死的猫”当真死了, 不过“生死概率各半”的那只勉强活了, 而“大概率能活”的那只已经能就着针管吸奶了。

救猫主力一边给最健康的那只喂奶——她自带了奶猫专用宠物奶粉——一边说:“这只养一养应该会很健康,能给家里带来很多欢乐。”

然后看向只能舔一舔沾到嘴巴上的奶的、勉强活着的那只,又说, “这只以后很可能会经常生病, 也没有气力来活泼。饲养它的人可能更多地会感到它是负担。”

尤箜把勉强活着的那只托到自己手上,用滴管给它的滴奶液,说:“这只我养。那只谁有兴趣养就带走。大家都没兴趣的话, 也留在我这儿。”

救猫主力:

“养这只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它随时可能夭折。有可能你睡一觉起来,它就凉了。”

“即使你睡前保证了它已经吃饱、窝内温度适宜、周围没有任何会带给猫惊吓的异物, 它还是可能无声无息地死掉。”

尤箜:“没事。我对猫其实并没有那么爱。当然,只要养了,我肯定会负责到底,但有预兆的死亡我能接受。”

尤箜:毕竟在我心里占据绝对主位的猫是小绒毛。小绒毛之外的猫的死亡或者离开,都最多只能带给我一点伤感,不会真的让我悲痛欲绝。

小绒毛:“如果我离开,我也不希望你过度悲伤。聚散都是常态。我离开也不过是去其他地方、以其他形式玩耍而已。”

尤箜:希望你出远门玩耍的时间能尽量延后。我已经太习惯你在我身边了,如果失去你,我肯定会比失恋更难过。

小绒毛:“拿我与那些被你一口一个渣男称呼的前男友们比,你可真会表达感情。”

尤箜:……你领会一下主旨精神。

在空间升入三级后,尤箜与小绒毛的交流有了新的方式。

就是尤箜的意识直接在空间内说话,只让小绒毛听见、尤箜附近的人都听不见。

几乎可以算是脑内交流。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控制还很不熟练。

致使尤箜的一些本没打算告诉小绒毛的“想法”也会不小心响彻整个随身空间,然后惹来小绒毛的嫌弃。

尤箜:我一定会努力,抓紧时间练习到不吵猫的程度。

小绒毛:“赶紧哒。”

经过全楼住户的商量后,两只被救回来的猫都留在了尤箜家里。

其实也不是没有人想领养那只健康的。

但一来,“健康”只是相对而言,刚出生才一两天的猫本身依然极为脆弱。

尤其在猫妈已经摆明了不管的前提下,要把这奶猫养到一两个月、养到适合普通人接猫回家的年龄,很难。

总不好频繁地去求助救猫主力。

另一方面,大家都觉得尤箜定下要养的那只很快会死,所以把健康的也留给尤箜,等那只死了尤箜就不至于又回归到无猫状态。

尤箜:……真是谢谢你们如此为我考虑啊,但我真的……算了,我确实有兴趣养几只普通猫体验一下。

救猫主力离开尤箜家前与尤箜单独加了好友,允许尤箜近期可以随时问她有关猫的事情。

救猫主力:“这周和下周我都有空,下下周开始就不行了。不过坚持完下周,你应该就能熟悉养奶猫的注意事项,这两只奶猫的身体情况也差不多能稳定下来。”

尤箜对这位大婶表达了真诚的感谢。

是的,救猫主力是一位大婶,已退休,下下周人家要出国旅游。

说起来,尤箜会抽奖抽到那部送给派出所的老年机,也是这位大婶推荐的。

那天回小区的路上,尤箜帮刚结束大采购的大婶提了一会儿菜,大婶就神秘兮兮地告诉尤箜某某超市的抽奖活动有作弊,在九、十一、十四和十七点的十二分去抽奖,肯定中。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尤箜就去参加了抽奖。

尤箜:奖不奖的不重要,就是想体会一下中奖的快乐。

于是尤箜体会到了中奖的快乐,也拿到了不重要的、他用不上的奖品。

尤箜当时本想把老年机送给告诉了他这个神奇秘密的大婶。但大婶嫌弃:

“连二维码都不能扫的板砖,拿它何用?它也不能用来砸核桃,不结实的。”

“还不如拿鸡蛋当奖品呢。”

尤箜:……您说得对。

然后小绒毛发现了贪吃蛇的乐趣,于是尤箜没再去找其他人送,这不结实的板砖就成了小绒毛的专属游戏机。

接着在今天,迎来了它机生的高光时刻。

在派出所里,控制住罪犯并安抚好被害人后,这老年机被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

除了那炫耀似的贪吃蛇游戏记录外,就只查到了这是超市活动奖品——手机背面还贴有超市小广告没撕干净。

当时这奖品整整抽出去了一百个。此派出所的警察里有人亲眼看到过别人的中奖现场。

超市老板:“但我们没留中奖者信息啊……不过应该基本都是附近住户吧。外地人也找不到我们这种小超市来。”

超市老板绞尽脑汁回忆起了中奖者里有几个是在超市办了会员卡的熟客。

警方不抱希望地逐一电话联系,得到的回复包括而不限于:

“送人了。”

“啊,送给谁了?路上遇见的一个大爷。我也不认识。”

“我就是看那大爷用着一个破得不行的老年机,正好我手上有个用不上的、新的,所以便随手送给他当新年礼物了。日行一善嘛。”

“那个手机啊……好像放哪个柜子角落了吧……”

“需要找出来给你们吗?那你们得等等,我得一个柜子一个柜子地翻,说不清楚什么时候能找到。”

“卖给回收废旧手机的了。”

“就是经常在我们这一片吆喝‘回收旧手机、回收旧电脑、回收洗衣机、冰箱’的那人。”

“物业应该有那人的联系方式。”

“直接扔垃圾桶了。”

……

反正,要想确认录下证据的那个手机的来历,有点难。

不过其实,确不确认也不重要。

那手机主要只是提醒了警方需要去那户人家里查一查。作案人家里有大量作案证据,包括其自己拍的高清视频,手机中拍下的那段不需要成为证据的一部分——毕竟那清晰度着实太感人。

警察们主要是对这手机出现在派出所里的方式感到很困惑、很想解谜:

“监控完全没拍到这手机出现在那个位置的过程。一丁点儿相关的画面都没有。”

“那手机被发现时上面好像一滴水也没有,难道不是暴雨当天进入所里的?”

“是提前放置、定时播放?”

“那手机并不具备定时播放视频的功能。”

“关键是视频拍摄的时间点肯定是在暴雨期间。准确地说就在我们发现手机前不到半小时。”

“那手机也不具备通过网络接收视频的功能。”

“我确定在我坐下前,我椅子下面没这东西。”

“我椅子本来是塞到桌下的,我坐之前才把椅子抽出来。那时候如果手机在地上,我靠近桌子时很容易发现。”

“这手机可是大红色,够显眼的。”

警方也从视频拍摄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然后发现,拍摄作案现场时,手机好像既不是贴着天花板,也不是贴着墙或家具,它那位置,好像是浮在半空中的?

受害者对此冷笑:“那人渣坏事做多了,撞鬼了吧?”

警方:……其实我们也有点往那个方向想,但以我们的身份,却着实不好那么说。

作案人自从看到老年机里那段模糊的视频就惊疑不定。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自己说那段话的时间,那间屋子里有哪些能录像录音的设备。

他是最熟悉那个房间的人,那个房间是他倾注了最多感情的地方。

作案人:那个位置、那个时候根本不可能有摄像头。如果有摄像头,我怎么可能没发现?

如果小绒毛听见了作案人的想法,它一定会嘲笑他:那时候、那地方就是有摄像头呀,而你就是没发现呀。

至于没发现的原因,不是小绒毛和尤箜运气好,也不是作案人疏忽,而是那时候老年机摄像头被施加了两层空间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