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70章

第70章
有了场地,纪修然也不再顾忌,带着清越道长和几个助手便来到这个庄子上,安排起来。

实验“霹雳子”的威力的那天,公孙子瞻也赶了过来。

纪修然带着他来到实验的场地,在百米之外站定。

抬眼看去,此时,在庄子的后山前面的这片空地上,正摆着三台当下最常用的投石器。

一声令下,几个助手带着简易版的耳塞,穿着简易的防护服,走上前,面色平静的点燃了霹雳子,随后发动投石器,向着三百米外的一个小山头投去。

点燃的“霹雳子”呼啸而过,一阵轰隆的巨响过后,山石四散,尘土飞扬,待石土落地之后,爆破的地方露出一个五米宽,一米深的坑。

站在数百米米之外的公孙子瞻,摘下刚刚纪修然递给他的耳塞,面色紧张的看着对面的山坡,等看清楚那边的景象之后,面露震惊。

虽然距离有些远,但也不难看出刚才突起的山石,微黄的土层现在已经都被炸开,露出里面深褐色的硬地层。

看到这幅景象,他忍不住对着并列而站的纪修然感慨道:“这就是修然所说的开山劈石之效吧!”

纪修然看着山头上,尘土四散之后留下的浅坑,语气略有些不满意的说道:“还只是伤些皮毛,并不能称得上是开山劈石。”

说完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继续道:“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纪某定然会让公孙大人看到真正的开山劈石之威。”

公孙子瞻感兴趣的翘了翘嘴角,“哦”了一声,然后问道:“修然那里还有比这‘霹雳子’更厉害的?”

纪修然一脸笃定的笑了笑,回道:“这是自然。”

说完便伸手,从身边人的手中接过卷成筒的图纸,递过去。

公孙子瞻抬手接过来,疑惑的看了纪修然一眼,看他示意自己打开,才低头小心的打开图纸。

入眼便是一张古怪器具设计,周围的数据要求都有标注,看的很清楚。

他感觉到这图纸的不凡,禁不住认真的看起来,虽然图上的器具他不认识,但也能够认出这是一件完整的设计图。

数据都标明出来,只要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便能够制作出图上的物件。

仔细看过之后,他不禁抬头,眼神复杂的看了纪修然一眼。

对于这人的多才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敬佩。

有如此大才,对于权势却又丝毫不留恋,能够做到如此潇洒自如的自古便没有几人,正是让人佩服又羡慕呀。

心中感慨一番,又低头看了一遍图纸,才小心的收好,感叹道:“修然之大才,为兄甚是敬佩。”

纪修然不在意的笑了笑,谦虚的回道:“公孙兄真是折煞小弟了,在公孙兄面前,小弟怎敢自称有才!”

公孙子瞻看他如此作态,摇头笑了笑,不再多说什么,面上却带出一丝失落。

纪修然看他如此,知道触动了他心中的症结,但又不知如何劝说,便不再继续刚刚的话题,转而说起图纸:“此图所绘为红衣大炮,长约一仗,重愈百钧,此物制作成功,配合弹药,最大射程可达十里。”

转头看到公孙子瞻听过之后,一扫刚才的失意,面上露出震惊的神情,才又话头一转,继续道:“可惜,所需材料特殊,所要求锻造技术高超,现在的大夏还无法制作。”

公孙子瞻听到这,没有搭话,敛眉沉思了一瞬,才深深的看了纪修然一眼,问道:“修然今天给为兄说这些,并不是想闲话而已吧。”

依着他对纪修然的了解,既然拿出这么好的东西给他看,但又说无法制作,想来不是为了吊人胃口。

但此时他紧盯着纪修然,面露疑惑,看到他今天的一番动作,有些不明白他的目的为何。

纪修然看着公孙有些警惕的看着他,讪讪一笑,开口道:“公孙兄莫担心,小弟只是想让公孙兄给皇上传个话。”

公孙子瞻还是面色淡然的继续看着他,过来很一会儿,才微微点点头。

这时,纪修然才继续说道:“这红衣大炮的图纸,公孙兄替小弟带给皇上,并请皇上给在下三年时间,三年之后在下会送上红衣大炮的成品。”

公孙子瞻沉思过后,点了点头,纪修然又说道:“只不过,小弟希望能够回到青山村。”

说完看着公孙露出疑惑的眼神,才轻笑一声,解释道:“公孙兄也知道,京城之中人多眼杂。”

虽然□□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但红衣大炮意义非凡,制作过程自然要保密,越少人知道越好,但在京城之中,一举一动都会被人看在眼里,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公孙子瞻听了,面露了然,沉吟了一声,才开口道:“给皇上带话可以,但结果如何,为兄不敢保证。”

皇上会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心的交给纪修然,让他安然的离开京城,平静的进行研究,他也不能确定,不过他会尽职的把话带到就是了。

……

御书房里,虞铣拿起公孙子瞻送上来的图纸,仔细看了一遍,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

随后才随意的靠坐在御座上,听着公孙子瞻的汇报,等听到纪修然让公孙传的话之后,意外的挑了挑眉。

然后抬眼随意的看了面色淡然的,恭敬而立的公孙子瞻一眼,颇有深意的问道:“这纪修然意欲为何,子瞻可有头绪?”

公孙子瞻抿了抿唇,知道皇上真正要问的是纪修然要求回青山村真正用意,但却并不想正面回答,而是避重就轻的淡淡回了一句:“臣愚钝,只想到为了掩人耳目这一层。”

毕竟纪修然所说的京城人多眼杂也是事实,要离开京城也无可厚非。

而且青山村是他的根基所在,在那里行事更自由。

所以纪修然要求会青山村的事情,在公孙子瞻看来一点毛病都没有。

当然他也知道,皇上刚才的那一问,并不是想问这些。

只不过他并不想正面回应,便顺势曲解了一番,做出一个中规中矩的回答。

皇上听到公孙的话,知道这人的用意,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看到他眼观鼻的站在那里,一副装傻充愣的样子,哼了哼,也没有揭穿他。

只是在低头看向那份图纸的时候,眼神中带上了一些凌厉。

他心中自然明白,纪修然这次这么做,不过是想要试探一番而已。

想看看他这个皇上对待他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想到这里,虞铣忍不住冷哼一声,说那人刁钻,还真是一点都没说错。

拿出这么一个有诱惑力的东西出来,送上这么一份大礼,同时又想踩着底线的给自己谋福利,可不就是刁钻到家了嘛。

看着手中的图纸,有些气不顺的磨了磨牙,自己却又该死的看重这份大礼,心中不忿,却也要忍着,不能对他做什么。

虞铣想着这些,心中虽然依然有些不忿,但也理智的去衡量了一番。

敛眉沉思一瞬,手指无意识的敲了敲,才想到一个方案。

随后斜睨了一旁一脸事不关己的公孙一眼,想到这人对纪修然的维护,忍不住愤愤不平的冷哼了一声,才开口说道:“子瞻你去告诉他,只要他好好为朕办事,朕不会亏待他。”

之后又深深的看了公孙一眼,补充道:“还有,告诉那人下次有什么要求可以直说,像这种试探便不必了,刁钻的小心思倒是不少。”

公孙感觉到这人看自己的眼神中的埋怨,但却像没感觉到一样的,不做理会,一脸平静的敛眉,恭敬的应道:“臣遵旨。”

最后转身离开前,终究还是忍不住,回头多说了一句:“臣如何都是皇上的臣子,皇上也曾说过,修然是聪明人。”

言下之意,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是为皇上考虑,而且纪修然所做之事并不会违背自己的初衷,才会如此帮他。

而且纪修然也确实是聪明人,聪明人便不会做傻事,此番试探也不过是想确定皇上的意思罢了。

虞铣听到他的话,心中的不平也消散而去,但听到他后面那句为纪修然开脱的话,还是忍不住心中不平的,冷哼了一声,但终归也没有说反驳的话。

他心里也清楚的很,这纪修然的一番举动不过就是为了安心而已。

不过,只要他衷心为国,自己倒是也不介意给他这个保证罢了。

但结果如何,终归还要看那人自己的行事。

待公孙子瞻走后,虞铣才有敲击着手指,敛眉沉思起之前想到的对策。

之前他便用石靖琛来牵制纪修然,此番他还是想从石靖琛那边入手。

不过此时那人正在前方打仗,他要好好想想该如何把人调回来。

随后他想到,这石靖琛还在前方打仗的紧要关头,那人怎么可能舍下他独自回乡。

想到这里,面上有些懊恼的想到,说不定自己这次如何反应那人都预料到一二。

随后又遗憾的感叹道,这人果然机智,只不过不能为自己所用,可惜可惜呀。

随后看到桌上的图纸,才释然一些,心中也好受了起来。

之后便摸着下巴,眼中闪现狡捷的光芒,思索起来,是不是该想个法子,再好好的把那人压榨一番。

不过虞铣的一番纠结心思,纪修然是完全不知道的。

在收到公孙子瞻传来的消息之后,心里的大石也终于放下,把霹雳子的制作方法交上去,便心安理得的享受起休闲的小日子。

第 192 章

“霹雳子”研究出来之后,把制作方法交给皇上,不久皇上便找人制作了一批出来,送往前线,而此时前方的战报也恰好传回来。

公孙子瞻来到御书房觐见皇上的时候,恰好看的那人看着战报,露出一个玩味的笑。

心里忍不住顿了一瞬,随后才若无其事的对着皇上恭敬行礼问安。

虞铣抬头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放松的靠坐在御座上,嘴角一直扬着一抹淡淡的笑,示意他平身。

公孙子瞻恭敬的低着头,虽没有看他,但也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人此时的好兴致。

不经意的往案几上扫了扫,看到上面的战报,心中了然的想到:看了前方战事顺利,送来了好消息。

不过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依旧一片平静的躬身向皇上禀报事情。

待他把今天来要说的事说完,虞铣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起身。

等公孙子瞻道了谢,站直身,退到一旁恭敬站稳。

虞铣便示意身边的宫人,把书案上的战报拿给他,眉眼间依然可以看出微微的淡笑。

公孙子瞻不经意的瞟了他一眼,看到他如此表现,微微一顿,才收回视线,低头仔细看起战报。

等看清楚战报上的内容,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今天这人心情如此之好,原来是前方传来的捷报,报告已经攻下雾岛第一座海城的事情。

公孙子瞻看到也忍不住露出一个喜悦的表情,上前恭贺道:“贺喜皇上,果然天佑大夏!”

虞铣此时这是兴致高涨的时候,听到他的话,便畅怀的大笑一声,才说道:“子瞻也这么认为嘛,朕心甚慰!”

随后想到自己的打算,忍不住沉吟了一声,才有些迟疑的开口道:“朕……要召回石靖琛。”

公孙子瞻难得在他口中听到一丝迟疑,不过此时也顾不上这些,听到他的话,有些不赞同的皱了皱眉头,忍不住开口劝道:“临阵换帅是否有些不妥?”

现在石靖琛刚刚带领大军拿下一城,打了一场大胜仗,在军中的名望自然是很高。

此时没有好的理由,随意把人召回,处理不好,恐怕会引起骚乱。

公孙子瞻的顾虑,虞铣自然明白,不过他不甚在意的摇摇头,说道:“此事朕自有安排。”

虞铣早就想好了,他会以嘉奖石靖琛的名义把人召回,同时把前方战事交给王和主持。

再把沈冲派去,这样一来战局必然不会受到影响。

而且沈冲与此事颇有渊源,把他派去也合乎情理。

此时他也早已经养好伤,现在正闲赋在家,也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公孙子瞻听到他的话,便明白他的意思,知道他意已决,再多说已是无用,便忍不住叹息一声,说道:“皇上既然决定了,那臣便不再多言,只是……”

稍稍迟疑一瞬,才继续问道:“这石将军可有何不妥之处?”

他有些担忧皇上此番动作是因为石靖琛有何不妥,而要处置此人,想到纪修然,便忍不住问了出来。

虞铣听了知道他问此话的用意,便忍不住斜睨了他一眼,之后才随意的斜靠在椅背上,淡淡的开口否认道:“并无,只是朕有其他打算。”

皇上所说的嘉奖可不是戏言,既然把人召回来,自然是要好好奖励一番的。

只不过奖励之后的安排,他心中也早有打算便是。

公孙知道听出此人话中带出来的淡淡不悦,微微顿了一瞬,才面色平静的躬了躬身,行了一礼,不再多问。

但随后想到前线战事的发展,沉吟了一瞬,最终还是忍不住多关心了一句:“不知皇上对这雾岛国,如何打算?”

现在看这战局的发展,皇上势必是要攻下雾岛国,只不过这雾岛国和大夏隔着一片海洋,攻下之后,也并不能当成自己的国土进行管理。

主要是太远了,掌控力太差,弄不好还费力不讨好,实在不值当。

但看现在皇上不轻易罢休的架势,一时之间拿不准这人心里是个什么打算,便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这如果是在朝堂之上,他自然有所顾忌。不会随意问,但现在在私底下,两人之间便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他便要问出个一二来。

虞铣自然不在意他的逾越,只不过在听到他的问话之后,微微坐直身子,面色严肃的沉默了一瞬,才目露坚定的开口道:“朕从不会忍气吞声,这雾岛国三番五次的挑衅我大夏,朕定是要让他知道我大夏的威严不可侵犯!”

其实虞铣从一开始的目的就很明确,只是要扬大夏之威,让那些对大夏虎视眈眈的蛮夷不敢随意进犯。

而且他也从未想过要占领雾岛,毕竟他也心中清楚,占领之后劳心劳力的,也不好掌控。

但他也不是忍气吞声的主就是了。

至于打到什么程度,其实也不多求,只要这雾岛国乖乖的送上降书,甘愿做大夏的附属国,每年纳贡便可了。

公孙子瞻听着皇上的话,便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也安心下来,而且依着现在的战局来说,这个目的应该很快便能实现。

既然皇上心中有数,他便也不再多说,面色平静的告辞离开。

待他离开之后,皇上便挥笔写下了一道圣旨。

令王和统领全军,负责攻打雾岛之事,沈冲带领海师协助,同时还一道圣旨把石靖琛召回大夏。

接到皇上的旨意,沈冲虽然面色复杂,但也没有多说什么,便带着自己的人马出发了。

待他带着皇上的圣旨来到前线的时候,石靖琛他们已经入驻千户城,现在正在忙着重整千户城的事务。

千户城是他们在雾岛国攻下来的第一座城,也将是他们在雾岛上的驻地。

所以他们在进行下一歩进攻之前,要先把千户城清理干净。

最起码要把城中的政务军事掌控起来。

这一段时间,大军在城外驻扎,石靖琛,王和等将领便带着小队人马入驻城里。

先把政务抓起来,颁布新的政令,安抚城里的百姓,同时下令重建城池,加强防御。

沈冲带着人马来到千户城的时候,便见到了一副热火朝天的重建景象。

城中的百姓虽然对他们还是有些微词,但知道他们的政令,为了好好活着,也都被迫的接受。

现在城中的人们已经平静下来,为了生计也会参加到重建工作中。

其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谁统治他们都不重要,只要他们能好好活着便知足了。

而且雾岛国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习俗等和大夏颇为相似。

这种情况让人惊异的同时,也松了一口气,双方融合的时候也更容易了一些。

石靖琛和众人此时正在城主府商议下一步的计划,便接到通报,说是大夏来人。

本来都以为是大夏的补给到了,但当听到通报说是圣旨到,众人才一脸疑惑的互相看看,快步出去迎接圣旨。

等众人跪在地上,听完圣旨的宣读,才面面相觑起来。

圣旨中的旨意大大出乎意料,大家一时间都不知如何反应。

他们这一段时间能够连连打胜仗,和石靖琛的英明指挥分不开。

现在终于突破了雾岛的防线,踏上了他们的国土,圣旨不止不嘉奖,反而把主帅撤掉,召回大夏。

任谁都忍不下这口气,当场便有几个敬重石靖琛,心直口快的将士不满的暴起,想要把那些宣读圣旨的人打一顿。

就连之前对石靖琛批有微词的王和,此时虽被封为主帅,脸上也是一片晦暗不明,看到众人的行动,并不出言阻止。

看到众人这番架势,那些宫人当即收起嚣张气焰,大叫着抱头鼠窜起来。

就在局势一度失控之时,反而是自听到圣旨便一脸平静的石靖琛,大声的呵斥了一声:“住手!”

大家才停下手,收敛住自己的怒气,但还都梗着脖子站在那里,脸上也满是不服气。

石靖琛缓步从人群中走出来,对着宣读官,行了一礼,面色平静的说道:“臣石靖琛接旨,谢主隆恩!”

随后便从那人手中把圣旨接过来。

旁边的人被他这番动作弄的一个怔愣,随后反应过来,都神情颇为激动,语带不赞同的对着他叫了一声:“主帅!”

石靖琛抬抬手止住大家的话,目光凌厉的扫视了众人一圈,看到人群里的刘壮,毛猴等人,更是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才冷冷的说道:“圣旨在此,大家是要抗旨不尊吗?”

随后看到众人虽然已经恢复理智,但依然不忿的表情,才有冷冷的加了一句:“凡今天闹事者,均加练十里!”

看到有人还想开口反驳,便利目瞪过去,直到众人都不再有异议,才收回视线,语气缓和的说道:“琛心知众弟兄待琛之心,心中甚慰,今有圣旨如此,恐难再与众兄弟并肩而战,虽心中遗憾,但也无奈……”

说到这里微微顿了顿,而此时众人听到他的话,感受的里面的真诚,心中都忍不住唏嘘不已,同时也不再闹事,纷纷伤感而不舍的看着石靖琛。

石靖琛看到此情此景,也忍不住有些动容,但很快便平静下来,继续说道:“王将军足智多谋,沈大哥骁勇善战,定能带大家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众人此时的情绪才完全平复下来,对于朝廷的决定不再那么抵制。

石靖琛的一番动作,便轻松的平息了一番风波,让站在人群里,把这一切看着眼里的沈冲面上一片复杂。

同时眼里也忍不住露出一丝愧疚和更浓的敬佩。

第 193 章

众人冷静下来之后,便听令的散开了,这时石靖琛才缓缓抬步走上前,来到一直站在人群后面的沈冲面前,一脸熟捻的微笑着问道:“沈大哥,好久不见,身体都恢复了吗?”

沈冲看着面色如常的这人,眼中一片复杂,心中的愧疚和自责都快要压抑不住,支吾的开口道:“石老弟,老哥……我……哎!”

张了几次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却什么都没说出口,只是无奈的长叹了一口气。

石靖琛看他如此为难,知道他心中的感受,便笑着摇了摇头,一脸不在意的劝说道:“沈大哥何必如此,小弟并不在意。”

圣旨在上,谁都无奈,而且说实在,当初一力要出战,本来就是为当初牺牲的众位兄弟报仇,现在也算是功成身退。

而且能够把事情交给沈冲,而不是别人,他心中也没有不满,说起来也算是把这个将军之位还回去了。

而沈冲此时听到他的话,感受到他完全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心中反而更加难受。

当初他听到圣旨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迟疑便接受,当时也有自己的心思。

他并不是想要抢占什么军功,而是想要亲手为那些兄弟报仇雪恨。

虽然之前有石靖琛为他们出头,但不能自己亲手把那些人处理掉,心中总有不甘。

所以尽管心中觉得这样有些对不住石靖琛,但他还是忍受着心中的愧疚,接下了圣旨。

尽管来之前做过各种心里建设,甚至想过,到时候给人下跪赔罪都可以,但当面对待他如从前一样亲近,面色平静的这人的时候,反而更加自惭形秽,无所适从,甚至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口。

石靖琛看他的面色一变再变,脸上露出一个笑容,走上前,抬手稍微用力的捶了捶他的胸口,说道:“小弟心中都明白,沈大哥何必如此在意,如此多愁善感的样子真是不适合你呢。”

沈冲感受的胸口熟悉的打击力度,抬头看着这人毫无芥蒂的笑脸,听到这人熟络的埋汰,忽然心中释然的咧嘴一笑。

原来一直一来都是自己想多了,他一直想着自己抢占来这人的军功,却忽略了这人的秉性。

这人从来都不是贪恋权势的人,此时能够回家和家人相聚,这人心里说不定怎么欢喜呢,而且自己也没那个本事抢占他的军功。

想通之后,沈冲也不再纠结,脸上也显出一个爽朗的笑,熟捻的用力回了一锤,笑骂道:“你才多愁善感呢,竟然敢骂老大哥,你是不是皮痒了。”

石靖琛感受到他恢复平常,脸上才真心的露出一个笑容,举举手,讨饶道:“小弟说错话了,沈大哥大人大量。”

沈冲此时哪会那么容易放过他,便趁机敲诈道:“想要我饶过你,也不是不行,你那里的好酒,拿出一些来,老哥我可是惦记很久了。”

离开静海卫之后,想要喝到纪家酒坊出品的特级好酒,便没有那么容易了。

此时不好好敲诈一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这么好的机会。

而且他相信,就算是在万里之遥的海上,这人身边也一定缺不了这些东西。

纪修然那人是多么在意这人,他心里再清楚不过,而且出门在外,一切多不比在家里,定然不会短了这人这方面的好东西。

石靖琛听了他话,挑眉一笑,痛快的应道:“倒是久不与大哥畅饮,颇为怀念,小弟也正有此意,到时可要不醉不归。”

沈冲当即也痛快的应道:“这是自然。”

当然酒宴不可能只有他们两人,沈冲等人新来乍到,要代替石靖琛指挥海师,而石靖琛也要起身回国。

这酒宴便是沈冲的欢迎会,也同是石靖琛的送别宴。

席上,石靖琛向大家做了一个介绍,而沈冲也是一个爽快的人,待石靖琛介绍完,便端起酒杯向众人敬了一杯。

然后自己先爽快的先干为敬,他的一番爽利不做作的行为,顿时获得了众人的好感。

而且他们同朝为官,也多少听说过沈冲的英勇事迹,知道他的才干和智谋非凡,也都心生敬意。

这样两方人马顿时便痛快的拿起酒杯,互相敬起来。

待酒酣淋漓之后,众人便也都熟悉起来,也都从心里接受了沈冲,开始勾肩搭背的称兄道弟起来。

石靖琛端着自己的酒杯,小酌着,看着众人欢闹的情形,眼中浮现淡淡的笑意。

对于这种情景,他是乐见其成的。

坐在他身旁的王和,此时并没有加入大家,只是一脸淡然的坐在那里,端起自己的酒杯轻酌一口,瞟了一旁一番怡然自得的人,说道:“你真会甘心?”

这人从开始便没有太过意外的反应,不知是真心接受皇上的安排,还是心思太深。

石靖琛听到他的话,转头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才又转过去看着那些人胡闹,淡然的开口道:“没有什么不甘心的。”

他从来就没想过什么建功立业,主动请缨参战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这些。

此时能够把自己身上的担子交给应该交的人,他也算是功德圆满。

想到之前收到的家书,眼中忍不住露出一个温柔的笑意,离开的太久了,他早就有些归心似箭了。

而且今天他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冷静,并不是他心理素质过硬,而是之前信中修然就隐晦的提了提。

所以对于圣旨的内容,对于皇上的安排,他心中也有些准备。

王和盯着这人看了一会儿,没有看出任何不妥,便一脸平静的收回目光,转而看向那些闹的欢腾的人,看了一会儿,才敛下眉,拿起手中的酒喝了一口,轻声说道:“你是一个好将领,和你共事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