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88章

第88章
说完便缓缓低下头,靠近纪修然的面庞,笑着低喃道:“那为夫便向修然道歉。”

话语一落,便覆上他的唇,眼中满是笑意。

突如其来的动作,惹的纪修然不满的“唔”了一声。

这时,从门外传来“咄咄”的敲门声,随后便传来宝真的通报声:“主子,刘统领和毛副统领求见!”

这一声恰好打断两人的亲密互动,石靖琛不得不直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微恼和可惜。

纪修然也赶紧理了理自己的衣襟,正襟危坐。

石靖琛看到他的动作,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然后心情颇好的走到一旁坐好。

对着门外唤了一声:“进!”

话音刚落,门外之人推门进来。

那两人进门之后,便恭敬的并肩立在房中,向纪石两人行礼问安。

纪修然出声让人起身,转头看了石靖琛一眼,对二人到了的原因一无所知,面带疑惑的看向石靖琛,无声询问。

石靖琛接受到他的眼神,沉吟了一瞬,淡淡的摇了摇头,他也不知这两人为何而来。

随后,正了正脸色,看着二人,沉声问道:“你们二人过来,可有要事?”

立于房中的毛猴和刘壮互相看了一眼,然后,躬了躬身,回道:“卑职听说伯爷有意为各位兄弟说亲……”

纪修然听了,忍不住笑了一声,开口打趣道:“你们二人看中了谁家姑娘?”

说完还挑了挑眉,促狭的看向石靖琛。

这些大兵跟在石靖琛身边多年,东奔西走,居无定所,终身大事都耽搁下来了。

自从石靖琛决定定居青山村之后,这些大兵才算是安定下来。

前不久,纪修然出面,在村子周围给他们划了一片地,给每人都盖了一座宅子。

这不,安顿下来之后,便有一个大兵,主动求到他面前,让他帮忙说门亲事。

纪修然这才反应过来,这些大兵都还没成家。

但让他说亲却是难为他了,好在,纪母听到之后,主动把事情揽了过去,这才算圆满解决

这段时间,又陆陆续续有人来请求,现在已经解决了大部分人。

没想到,这两人今天过来也是因为这事。

不过两人接下来的话,倒真是让纪修然有些意外。

毛猴听到纪修然的话,推了推刘壮,刘壮回头看了他一眼,收到他的眼神,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

笑着,粗声回道:“回伯爷,没有姑娘,是……我们两个……结契!”

纪修然听到之后,怔愣了一下,随后愣愣的“啊!”了一声,才猛然反应过来。

一脸惊异的转头看向石靖琛。

当看到那人脸上并无意外,便不满的暗暗瞪了他一眼。

随后便平复了一下心情,面色平整的淡淡“嗯”了一声,开口赞道:“这是好事!”

两人得到他的夸赞,面上欣喜不已,随后便双双上前,行礼说道:“卑职此次前来,便是想请将军和伯爷给我们主婚。”

纪修然听了,回头和石靖琛交换了一个眼神,才回过头,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点点头,应了一声:“好!”

两人这才欢天喜地的离开。

……

契礼当天,布置好的结契礼堂,处处透着喜庆。

纪修然身着一身伯爵冕服,石靖琛一身赭色武官服,端坐在主宾位。

两个身着大红色喜服的新人,立于堂下,随着礼宾的赞唱声,行礼。

“一拜天地!”

“二拜主位!”

“夫夫对拜!”

“送入洞房!”

两人端坐于主位,面带微笑的受了两位新人的礼。

看着他们的礼拜,思绪不禁飘远,仿佛看到自己的结契礼。

那时的他还只是把这人当成是兄弟,是责任,并没有想过,此后的日子里,会心系这人。

想到这,便忍不住转头看过去,没想到身边那人也恰好看过来,四目相对中,仿佛有无限情谊流转。

轻轻的覆上对方的手,心中有感,能与这人相遇,相知,相恋,此生无憾;

能够一路相伴,余生定不弃不离,亦不悔!

……

 第 224 章

初秋的青山村,气候十分宜人。

纪修然送走来访的客人,从书房出来,回到自己的房子。

建房子的时候,他便特意把自己房间相连的庑廊隔出来,做成一个单独的小间。

四面通畅,是两人平时休闲,最喜欢的去处。

此时,进了房间,没看到石靖琛,纪修然便自然的转脚走过去。

果然看到那人,正坐在窗边的躺椅上。

随意的靠坐在躺椅上,胳膊自然的搭在曲起的膝盖上,手里还拿着一本兵书。

另一只手则端着一个酒杯,此时,正一脸惬意的,一边看着手中的书,一边随意的呷一口。

纪修然看到此番情景,忍不住笑了一声,“兵书就酒,三哥倒是好雅兴!”

石靖琛听到他的声音,抬头看过去,笑了笑,放下酒杯,坐起身,挪了挪身子,给他留出一个地方。

拍了拍,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

纪修然自然不会和他客气,走过去,坐下来。

特别定制的躺椅,足够宽敞,坐下两个成年人,也丝毫不挤。

石靖琛见他坐定,弯了弯唇,靠坐着,偏头看向他,问道:“修然忙完了?”

纪修然紧挨着他坐下,见他躺下,便自然的把头靠在他的肩头,淡淡的回了一句:“嗯。”

石靖琛看他面露疲惫,便挪了挪身子,伸手把人揽进怀里,让这人靠的更舒服些。

纪修然便顺势挪了挪身子,在他胸口蹭了蹭,看到旁边小几上放置的酒壶,随口问道:“今年的新酒开坛了?”

石靖琛轻轻点点头。

纪家酒闻名大夏,销量可观,这酿酒更是他们家所有产业中的重中之重。

但纪修然和石靖琛各有公事忙碌,都顾不上这头。

纪父便把这酿酒之事都接了过去。

最近又到了新酒开坛的时候,自然又是一番热闹情形,不过,他前一段时间忙的天昏地暗,没能顾及,便错过了。

好在这些琐事都有家里人分担,不用事事经手,也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此时也不过是看到了,随口问问,问过便也不再在意。

随后困顿的打了一个哈欠,闭上眼。

突然想到一些事,便强忍着睡意,咕哝道:“三哥可要看好酒窖,莫让臭小子摸到……”

话还没说完,便陷入了沉睡。

石靖琛低头看了他一眼,看到他已经闭眼沉睡,心疼又无奈的摇摇头。

不再多说什么,手掌轻轻的抚着他的后背,让这人安心休息。

这人未尽之言,他也明白。

去年旧府里藏着的好酒,便被嘉宝、二青、三青几个皮小子祸害了。

当时,纪修然知道,气愤不已,发了一通火,好好修理了几人一番。

今年,新府建成,纪修然便特意把酒窖建在隐秘的地方,防着几个臭小子。

想到嘉宝几人,石靖琛也忍不住有些头疼。

几个小子平时看着挺乖巧,谁想到还是隐藏的小酒鬼。

家里考虑他们年岁小,都限制他们饮酒。

却没想到,几个臭小子会胆大的去祸害酒窖。

虽然事后都被好好收拾了一番,但还是可惜了那些窖藏多年的好酒。

石靖琛想了一会儿,便把思绪收回来,看着怀里人,听到他均匀的呼吸声,面色轻松,心里安然。

忍不住低下头,轻轻的蹭了蹭他的额头,这才重新拿起手边的书,继续看起来。

温和的阳光悄悄的变幻着自己的角度,却也不忍心打扰到安静共处的人。

门外响起细碎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便顿住。

想来是被守在门外的宝真拦住。

此时门外,拿着账册过来汇报今天工作的宝善立在门口,看着拦住自己的宝真,悄声问道:“伯爷没空闲?”

宝真示意他收声,然后探头看了看,发现纪修然正靠在石靖琛的肩头,睡得香,便回过头对宝善交待道:“爷睡着呢,没要紧的,便等会再来吧!”

宝善点头应下,本来也只是例行通报一天的账目,晚点也不耽误。

出了正房,恰好碰到来汇报的另外两人,赶紧把人拦住,一起去书房候着。

没人打搅,纪修然便就着这样的姿势,睡了半个时辰,才悠悠醒来。

睁开眼,便蹭了蹭脑袋,掩着唇,打了一个哈欠。

感觉到身旁之人,有些僵直的身体,才清醒过来,坐起身。

转头看向身边之人,感觉到那人姿势的不自然,便抬手帮他揉了揉麻痹的肩膀。

口中微微埋怨道:“三哥,怎么不叫醒我。”

这样保持半个时辰不动,胳膊可不是要麻嘛。

石靖琛因为胳膊上传来的不适,微微皱了皱眉头,低呼了一声,随后便笑着,安慰道:“无妨。”

这人已经连着三天没休息好,今天终于可以安然入睡,他又怎么舍得吵醒他。

纪修然低头给他揉捏着肩膀,脸上心疼又有些微微动容。

朝廷因为要广开海外贸易,必须制定新的关税制度。

本来也不关他一个闲散伯爷的事,但,谁叫公孙子瞻开了口呢。

对于公孙的请求,他不能不管。

于是,便有了这几天,不眠不休的忙碌。

好在,他手里有记忆之书,又系统了解过大夏的税收制度,做起来倒是得心应手。

尽管如此,但因为时间紧急,他不得不加班加点,花费了三天三夜的时间,赶制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刚刚送走了暗探,他才完全放松下来,也才会如此安心的,在这人身边睡过去。

石靖琛也是心疼他,才会如此纵容。

纪修然面带心疼的给他按摩着肩膀,便听到门外传来宝真的通报声:“伯爷,曾老爷来访。”

纪修然疑惑的转了转眼,低吟了一声,开□□待道:“让他去偏厅候着。”

说完自己手上的动作不停,低声疑惑的开口道:“不知这家伙有什么事?”

去年曾老爷子去世,曾君辉便带着家人回来奔丧,之后便一直留在青阳县。

因为有孝在身,一般也不会随意外出。

不知今天过来,有什么要事。

石靖琛笑了笑,随意的回道:“孝期已过一年,想来知愚也该出孝了。”

纪修然这才反应过来,对于这人过来的原因也大致有了猜测,点点头,说道:“想必是了。”

石靖琛感觉自己手臂已经恢复,抬手抓住他还在不停揉捏自己的手,低笑一声,说道:“好了,修然,已经无碍,你去忙吧。”

纪修然挣开他的手,依然不放心的按了按,问道:“不麻了吗?你确定?让他等一会儿也没事。”

石靖琛笑着抓住他的手,说道:“真的没事了,你忙去吧。”

纪修然仔细看了看他的脸色,发现不是说谎,这才起身,去见客。

石靖琛见他离开,才起身,活动一下自己酸软的腰身,起身去往嘉宝的院子,打算去看看他的训练情况。

……

纪修然来到偏厅,便看到一身素色道袍的曾君辉正坐在椅子上,喝茶吃点心,很是惬意。

一旁端坐的知愚,则脸色有些担忧的看了他一眼。

不过曾君辉却完全没有自觉的,依然吃喝的欢乐无比。

纪修然进门便轻咳了一声。

曾君辉当即放下手中的茶点,悠然的拿起帕子擦了擦手,起身行礼,笑着说道:“纪伯爷,别来无恙呀!”

纪修然斜睨了他一眼,施施然走到正位坐下,才淡淡开口道:“你何时变得如此多礼了!”

曾君辉听了,笑了笑,也不再端着,顺势坐下。

知愚见他们两人说完话,便上前主动行礼问安。

纪修然和颜悦色的打量了头一番,便开口让他起身免礼,开口夸赞道:“知愚果然一表人才。”

曾君辉得意的笑着,说道:“那是自然,此次过来,便是为了知愚读书之事。”

纪修然了然的笑了笑,开口道:“知愚入青山书院自是没问题,只不过师承何人便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曾君辉听了,知道知愚读书之事算是解决了,便开口道谢道:“那便多谢修然了。”

知愚也起身道谢。

事情三两句便解决了,曾君辉心情甚好,不过他还有其他事要说,便开口道:“知愚,之前不是说要来恭贺嘉宝嘛,你且去吧。”

纪修然听了,也顺势开口道:“宝真给曾少爷带路。”

等两人离开,曾君辉转过头来,恭喜道:“还没恭喜修然呢!”

嘉宝十岁便考过了童生试,算是他们这里少有的神童了,自然值得庆贺一番。

纪修然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小孩子家家的,不用如此大费周章,省得他骄傲。”

曾君辉笑着,说道:“不知道还以为你炫耀呢,这事放在谁身上都要好好庆贺,反倒是你稀奇,反其道而行之。”

纪修然不以为意:“童生而已,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

谁还没考过了!

曾君辉不赞同的摇了摇头,但看他不以为意,便也不再多说,顺势转开话头,说道:“听说朝廷要开通海贸?”

纪修然端起茶杯,小饮一口,轻笑一声:“你倒是消息灵通!”

这事现在还没发公文,知道的人并不多。

曾君辉挑挑眉,得意的说道:“怎么也沉浸商场多年,人脉还是积攒了一些的!”

纪修然也不追究他哪里得来的消息,放下手中的茶杯,挑眉看过去:“怎么?你有兴趣?”

曾君辉在他面前自然不会藏着掖着,点头肯定:“我和郑大哥都有兴趣,毕竟手里的钱多了……”

纪修然自然明白他的未尽之言,了然的点头,十分赞同:“倒是好主意。”

这个时候倒是最好的时机,很多人都持着观望的态度,此时插手,必定占尽先机。

而且还可以在朝廷那里,占个好名声,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曾君辉此次过来,自然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而是想在纪修然这里讨一些方便,想到这,便面色正经的问道:“不知修然可有门路?”

他们要想开通商路,自然是要组建自己的商队,但商船买卖并没有那么容易。

纪修然就知道他会有此一问,让人拿来自己的名帖,准备好纸墨,当即修书一封。

交给他,然后开□□待道:“你让郑大哥去找云州香川船坞的主事者,把我的名帖和书信交给他,那人自然会帮你们。”

关骁这些年还一直和他保持联系,每过一段时间还会写信过来,询问是否有新的设计。

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曾君辉接过名帖和信,欣喜的笑了起来:“哎呀,修然果然厉害,香川船坞可是咱大夏最大的船坞。”

有了这个关系,不怕组不出一支超强船队。

纪修然在信里要求多提供两艘,配备了红衣大炮的战船,不过这些他并没有特意的向曾君辉说明。

等他们到了那里,发现这个惊喜,想来那时的反应定然很有意思。

曾君辉拿到了想要的东西,便起身告辞,郑大哥还等着他回信呢。

“修然,这次的海外贸易还是像之前一样分利。”

纪修然点点头,这些身外之物他都不甚在意,不过有利可图,他也不会推辞就是了。

他们之间合作了多年,最基本的信任还是有的。

纪修然让人把曾家父子送出门,自己则来到阁楼上,举目远望。

石靖琛走上来,看着他站在窗前有些寂寥的背影,走上前,扶着他的肩头。

纪修然自然的往后仰,靠在他的胸前,怅然的开口:“海外之地,倒是令人向往!”

这一段时间,他都困在这青山村里,空闲时间顶多在周围县城走走,有近四年的时候没有出过远门了。

但,学院里的事,府里的事,还有各处的产业,处处都离不开人,他就这样被绊住了,动不了身。

石靖琛听到他语气里带出来的怅然若失,拍了拍他的肩头,安慰道:“等过一段时间,我陪你出去走走。”

纪修然听到,便欣喜的笑开了。

只是没想到这个承诺,一等便是十年……

第 225 章

平坦的官道上,疾驰的马车里,一人靠在另一人肩头,拿着手里的书信看着。

随后便对着身边人,语带兴奋的开口道:“公孙大哥终于舍得离开京城了!”

他手中拿的信,便是公孙子瞻送来的。

信中提到他已经辞去首辅一职,打算四处云游,现在正赶往麓州,希望能够和纪修然一聚。

可惜,他们二人现在正在去往灵州的路上。

自从三年前,嘉宝二十岁考中探花,又成了亲,纪修然二人便没了什么牵挂。

又恰好,大青辞官回到青山村,入了书院。

纪修然便果断把院长一职扔给他,和石靖琛一起云游起来。

这两年,二青也考中进士,在外任职,三青果断放弃科考,去投奔二哥。

现在,过足了坑人的瘾,便也回到青山村。

纪修然便把手里的产业交给他打理。

纪父纪母两人身体依然健壮,更有纪大哥他们照料。

这样一来,两人更是没有后顾之忧,便自在的在外面逍遥。

这些年,纪修然和石靖琛从大夏的最西端开始,去过西北大漠,去过西南高原,看过雪山,趟过沙河。

走遍了大夏西部的大|片土地,也记录了各地的风情。

现在正要去往最后一处,西南灵州。

但,现在接到公孙子瞻的信,不得不暂停自己的旅程,调转方向,快马加鞭的往麓州赶。

等两人赶到麓州的时候,公孙的车架也恰好到。

两方人马都默契的不想引人注目,便选择了一处僻静的旅馆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