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灯叙

▶专注收集耽美小说网站

第96章 武林大会不能被破坏,然而郝伸玉几人摸不准解奚琅会怎么做,只能提前做好万全准备,但光靠掌事院出人出力是远远不够的。

第96章

武林大会不能被破坏,然而郝伸玉几人摸不准解奚琅会怎么做,只能提前做好万全准备,但光靠掌事院出人出力是远远不够的。
“解奚琅不是普通的习武之人,他身后还站着谈夷舟,仅靠我们的人,根本没办法挡住他们,况且解奚琅若真想趁此机会报仇,他不会只身来洛阳。”乔平烨分析道。

唐明知赞同乔平烨的分析:“难道我们要找别的宗门支援?”

“不行。”郝伸玉摇头:“不能让参加大会的宗门知道解奚琅可能来寻仇的消息,否则就乱套了。”

关于赵无涯和玄剑阁的传闻还没结论,如果现在就让各宗门知道解奚琅寻仇的消息,那不就坐实了传闻吗?除此之外,武林大会是商讨江湖事的地方,由不得人打打杀杀。

丁扬秋提醒说:“我们不说他们也猜得到。”

“猜到是一回事,主动告知又是一回事,二者不能相提并论。”郝伸玉道:“你们可别忘了,这次召开武林大会,最重要的是选出武林盟主。”

木云蟾死后,盟主之位空缺至今,这些年来,以玄剑阁为首的宗门对盟主之位虎视眈眈,妄图成为新武林盟主。可秋风乱的缺失,让继任人选久久没有着落,一拖便是七年,直到现在江湖必须有一个武林盟主了。

丁扬秋懂郝伸玉的话,便没有再说什么。

“掌事院的人本是不够,又不能找别的宗门求助,那你们说怎么办?”唐明知抛出问题道。

乔平烨开口:“找外人。”

唐明知听的一愣,很想反问乔平烨是不是被冻傻脑子了,要不然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武林宗门都不能依靠,他们还能去依靠外人?

郝伸玉却是一下就听懂了乔平烨的话,他先是一愣,没想到乔平烨会这么想,但随后他却大喜起来。

是啊,掌事院是没这本事,可江湖之大,有本事的人不少啊。

丁扬秋这下也明白了,他吃惊地看着乔平烨:“你要去找它?”

谜语似的话听得唐明知头晕,也消耗干净他的耐心,唐明知急道:“它?什么它?”

“溯光阁。”郝伸玉解释说:“溯光阁拿钱办事,只要钱给的足够,什么活都接。”

乔平烨打的注意,正是去溯光阁寻求帮助。

长期以来,溯光阁广接各种委托,不过大多是杀人放火的活,像掌事院想委托的保护人的活,溯光阁接的比较少。但正如郝伸玉说的那般,只要给的钱多,溯光阁什么活都接。

唐明治犹豫起来:“堂堂掌事院去找溯光阁,这若被外人知道,怕是不妥吧?”

“和武林大会不能顺利召开,不妥又算什么?”郝伸玉反驳说:“这些年去溯光阁委托的人不知凡几,可你有听说过谁的信息被泄露么?”

丁扬秋代替唐明治回答:“没有。”

除了委托人自己透露出的,溯光阁没透露过任何委托人的信息,而这种得罪人的事干久了,溯光阁更没被打击报复,足以证明溯光阁能力之强。

乔平烨决定道:“伸玉兄,麻烦你去一趟溯光阁,先和他们说说我们的意愿,看看他们的态度。”

和冯虚楼不同,溯光阁没那么多分楼,离洛阳最近的分楼在长安,所以乔平烨话一说完,郝伸玉就先行离开了。

看着郝伸玉离开的背影,乔平烨眉头紧皱,暗想:希望一切顺利。

*

相桢厨艺一如当年好,他做了一桌解奚琅爱吃的菜,菜香弥漫在小院,晏笙被菜香勾出了馋虫,跑进厨房趁着菜出锅,伸手拿了一口尝:“好吃好吃,掌门厨艺比之前更好了。”

看到晏笙偷吃菜,相桢无奈地笑了:“急什么,马上就能吃饭了。”

“菜太香了我忍不住啊。”晏笙咧嘴笑,大声道:“阿鸿,再拿两壶酒来,等会好好喝喝。”

归鸿还没回话,相桢先开口了:“昨晚喝了那么多,今天还想喝?”

掌门发话了,晏笙不敢违抗,哪怕很想喝,她也只能忍住。

“不喝了。”晏笙哼了一声,气呼呼地端起菜往外走。

相桢失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晏笙原本还在伤心不能喝酒,但等走出厨房看到解奚琅,她又立马笑了起来,嘴甜地喊了句大师兄:“菜都做好了,大师兄快坐好。”

“阿鸿,盛饭。”晏笙叫归鸿办事:“二师兄,你去拿筷子。”

归鸿跟袁罗衣对视一笑,各自忙去了,解奚琅站在门口,看着面前的一切,极尽全力忽略心头异样的感受,可他实在太久没有这种体验了,饶是他再努力,心间仍趟过一股暖流,叫解奚琅大受触动。

一个人不是不能过,但有人陪还是更舒服。

吃完饭,解奚琅带着谈夷舟起身告别,晏笙知道解奚琅要走,很是不舍,试图留客:“这儿也能住啊,比住客栈舒服多了。”

小院本就比住客栈舒服,更别说解奚琅为了躲晏笙等人,这次住的还是很一般的客栈,舒适感更差了。只是解奚琅有事在身,他又不想将晏笙几人牵扯进来,所以住小院远没有住客栈方便。

但这理由就不能说出来了,否则以晏笙的脾气,解奚琅今天就别想离开了。

然而解奚琅不说,难道做了他二十多年师妹的晏笙会看不出来?

“师哥想做什么?”晏笙不懂委婉,话说的很直接:“我们可以帮忙。”

晏笙了解解奚琅,之前他能躲着不见他们,现在他就能瞒着他们去办事,对于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开门见山。

闻言,解奚琅下意识要否认,可晏笙却不给他开口的机会,转头跟相桢告状:“掌门,大师兄把我们当外人。”

解奚琅噎住了,没想到晏笙会来这一招。

相桢接话,看着解奚琅说:“晏笙说的没错,小琅有什么事可以说出来,我们能帮你。”

相桢都这么说了,解奚琅不好再否认,可他还是原先的想法,不想曾经的师门参与到他的私事来。但要什么都不说又不现实,于是解奚琅沉思半响,挑了件没那么危险的事说:“确实遇到了麻烦事。”

晏笙着急道:“什么事?”

“我少时有一好友,后来他高中,入朝做了官,双亲便举家搬入京城了,近来我有事寻他,却得知他贬官离京了,现在不知在何处。”解奚琅说了汤连溪名字:“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们能帮我找找这个人。”

这是重逢后,解奚琅说的最长的一段话了,相桢无声叹了口气,心道不能急,得慢慢来,好歹也愿意说自己的事了。

“贬去哪了?”相桢问。

解奚琅刚要答,晏笙就啊的叫出声:“这个名字好耳熟。”

解奚琅收回到嘴边的话,看着晏笙问:“你认识?”

晏笙是他们那一批弟子里家世最好的,父亲是宗亲,母亲亦来自大家,她说耳熟,就是真耳熟。

“听我娘提过。”晏笙努力回忆,终于从记忆中找到相关片段:“我想起来了!”

晏笙是家中独女,双亲特别宠她,哪怕晏笙离开沧海院不愿回京城,还要入江湖做侠女,父母也没有阻止她。只是之前回京城,晏夫人会唠叨一下她的婚事,说谁谁谁嫁了个好夫家,还问她有没有心上人,如果有的话,她好先做准备。

这其中就有汤连溪。

“我娘说汤连溪虽然家世一般,但为人正直有才华,很受圣上喜爱,将来必有大作为。”晏笙道:“那段时间,京中许多世家都想与汤家结亲,而最后跟汤家结亲的,好像是…是…”晏笙顿了顿,肯定道:“是常家。”

听到熟悉的姓氏,解奚琅眉拧了起来:“常家?”

“对,就是常家。”晏笙道:“常家和别的世家不同,这是一个以清贵著称的书香世家,家中子弟读书很厉害,代代有进士。”

解奚琅想起他和谈夷舟救的那伙人,他们好像就姓常,难不成世界这么小?

解奚琅止住思绪,接着问:“常家谁嫁给了汤连溪?”

“嫡长女常凌霜。”晏笙道:“常凌霜还有个妹妹叫常凌雪,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常家祖籍正是洛阳。”

都对上了,他们救的人就是晏笙口中的常家人!

“怎么了大师兄?”看解奚琅表情不对,晏笙面露疑惑。

解奚琅摇头,说了句没事:“不用找汤连溪了。”

袁罗衣皱眉问:“大师兄找到了?”

解奚琅嗯了一声:“找到了。”

何止是找到了,缘分就这么奇妙,他想要找的人,原来就在眼前。